学术投稿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意义

张晶晶;逯霞;栾新平;木依提

关键词:桥小脑角肿瘤, 面神经, 神经电生理监测
摘要:目的 探讨在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的保护意义.方法 16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均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仪进行面神经监测,通过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术后对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面神经解剖保留15例(约93.8%),6个月后面神经功能Ⅰ级+Ⅱ级共占81.3%.结论 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的保留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纵向小切口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目的 纵向小切口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纵向小切口结合空心拉力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61例,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7-12个月,骨折均已愈合,愈合率100%.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纵向小切口结合空心拉力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简便易行、创伤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美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5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疾病的体会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0例小切口不离断腹直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小切口组术后切口疼痛轻,发生剧烈疼痛23例(3.5%),无胆漏、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7.0天.结论 只要选择好病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操作简便、安全和经济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显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胰腺肿瘤的CT诊断

    1 对象和方法随着胰腺癌患者的增多,在我院进行胰腺癌治疗的患者病例就有28例,一般年龄均在24到66岁之间.通过就诊发现,大多数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为:不同程度黄疸、上腹隐痛等.经过术后病理,确诊患有胰体癌和胰头癌的患者分别有:6例和18例,患有胰尾癌和胰腺癌的患者分别有:3例和1例.针对这些病例,我院将采用螺旋Light Speed Uitra 16 CT扫描机,利用平行扫描的方式,先从患者的肝顶依次扫描到胰腺勾突下端,然后再针对患者的胰腺区进行双期加强螺旋CT扫描,并通过工作站GE advantage workstation 4.0将收集到的原始病例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作者:田俊波;李截;陈万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78例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小儿急性喉炎患儿78例,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注射液;另一组对照组33例,用病毒唑注射液.并对两组患儿腹泻时间、呕吐、脱水消退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比对照组消失早(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77%,对照组总有效率84.8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可迅速控制病情,与病毒唑比较,在腹泻时间、呕吐、脱水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铁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产妇的产后护理

    产妇产后如果乳房出现胀痛、硬结可以先局部热毛巾敷3至5分钟,再用两只手呈螺旋型按摩一侧乳房,边按摩,边移动手掌,两只手放在乳房的左右两侧,再用双手放在乳房的上下,从乳房的基部朝向乳头的方向顺序按揉,使乳腺管加快通畅,有利于乳汁的排出.乳头的皲裂.当乳头出现了放射状的裂口时即为乳头皲裂,这时应该根据乳头的疼痛程度和裂伤的程度,选择好不同的方式,或者继续喂奶、或者使用乳贴、或者使用吸奶器亦或停止喂奶.

    作者:杨德英;阿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静滴替硝唑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替硝唑为新一代硝基米唑类新型抗厌菌氧药物,此药跟同等剂量的甲硝唑相比疗效快,组织穿透力强,其不良反应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抗厌氧菌感染,其过敏性休克报道少见,本所于2012年4月10日发现1例替硝唑4克静滴致过敏性休克,特此报告,以此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除在临床用药前要询问药物过敏史外,用药中一定要严密观察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切忌疏忽大意,并且要备好常用急救药品及器械,以便及时救治,使病人及时脱离险境.

    作者:喻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3500例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妇的自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方法 对3500名初孕妇健康教育前后进行母婴健康素养知识及技能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初孕妇经健康教育后对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的知晓率从44.25%上升到95.63%(p<0.01);初孕妇经健康教育后对孕妇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正确从50.45%上升到95.00%(p<0.01).结论 孕期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初孕妇的自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值得推广和深化.

    作者:吕俊菊;蒋红懿;吴红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免疫印迹法在临床TORCH项目检测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医学检验中免疫印迹法指标分析在TORCH项目检测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0例需要免疫印迹法进行检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酶标IgE和生物素/抗生物素酶标IgE三种检测支原体方法及酶标IgG检测军团杆菌Ⅰ型方法,进行了血清抗体测定.结果 筛选出的50例患者(皮肤点刺在+ + +以上)检测阳性率为100%,眼结膜激发试验检测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2.3%,有效性为91.4%.其引发的症状一般较轻微,仅限于眼部和鼻部.结论 免疫印迹法指标可作为TORCH的检测诊断指标,在一定程度可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永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效果

    目的 观察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64例眼球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手术前、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焦虑积分变化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相比较焦虑积分均明显好转,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焦虑积分、疼痛积分、住院天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对眼球摘除术患者有重要意义,应该常规进行心理护理.

    作者:周薇;马东萍;岳丽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名,均为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在职的护理人员,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划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两组护理管理前自评或他评工作积极性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管理前操作评分及理论知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管理后均有提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医生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分别为77.5%,8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管理中开展分层次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患者及医生满意度,综合水平,对护理质量的改善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作者:单联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在本社区范围内,对22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采取相关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药物指导、行为干预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 加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吕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中医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年4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结果 通过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为92.3%,对照组39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护理有效率为74.4%.结论 临床上采用中西医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世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6例老年患者麻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取得满意的术中麻醉效果,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受麻醉影响较小.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满意麻醉效果,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光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0例胸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促使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医院2010年-2011年期间在院治疗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这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在临床上应用的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孢菌素类等3类药物.结果 ①本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概率为100%,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为40%,在基本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占32%,在不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占28%.②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后的血常规检查、咳痰以及体温等检查情况显著的好过不合理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胸外科手术患者.③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感染的情况有1例,在不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出现感染的情况有6例.两组患者在胸外科的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有着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 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促使病患身体尽快康复,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和作用.

    作者:李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丈夫对产后避孕意识和避孕必要性认知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 调查丈夫对产后避孕的意识和避孕必要性的认知度,研究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方法.方法 采用研究者自己制作的调查问卷表.问卷内容包括对象的属性、产前及产后的避孕意识和避孕方法、避孕方法的选择理由、产后避孕必要性等.随机抽取75名产妇的丈夫或性伴进行调查.结果 丈夫对产后避孕知识的缺乏,必要开展包括以丈夫、夫妻为对象的生育健康教育.

    作者:何少红;籍秋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用药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用药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4年2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284例临床患者资料.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用药剂量减少、用药品种减少、出现并发症时间延缓、费用减少.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糖尿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配合各种治疗,达到合理用药,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绚茗;谢继红;陈国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彩色超声在药物终止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彩色超声在药物终止妊娠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彩色超声对药物终止妊娠进行观察.结果 彩色超声在药物终止妊娠中有重要作用.结论 彩色超声是药物终止妊娠的重要保证.

    作者:汪秋红;王金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正压留置针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本文主要是阐述护士在临床护理中正压留置针护理的方法和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从而降低患者的风险,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使患者从中受益.

    作者:杨佳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切口位置选择的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切口位置的选择对手术的影响及术中出血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经产妇,回顾性分析120例再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手术位置选择瘢痕组织上2厘米切口,对照组产妇手术位置选择瘢痕组织下2厘米切口,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产妇,且术后出血情况也小于对照组.结论 经过充分的调查结果显示,产妇手术位置选择瘢痕组织上2厘米的位置在各方面比手术位置选择瘢痕组织下2厘米切口位置情况表现良好,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作者:苟明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病患病人数的日益增多,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并发症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社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行分级管理,综合个体化干预后,可大幅度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从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范小萍;叶东海;李波;崔梅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