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金光浩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6例老年患者麻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取得满意的术中麻醉效果,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受麻醉影响较小.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满意麻醉效果,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分析及展望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70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癌患者中定位正确者100.00%,定性正确者78.57%,误诊及漏诊21.43%.误诊病例中53.33%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33.33%为甲状腺腺瘤局部癌变,13.33%为桥本氏甲状腺炎伴乳头状癌.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超声诊断,诊断符合率高,能很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及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刘芳;姚晓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102例,随机将这102例无痛人流患者分成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麻醉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经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效果优的20例,效果良的29例,效果差的2例,效果优良率为96.08%;对照组效果优的9例,效果良的32例,效果差的10例,效果优良率为80.39%.观察组的效果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c2=12.1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无痛人流患者在常规麻醉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感,增加手术舒适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凤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产妇的产后护理

    产妇产后如果乳房出现胀痛、硬结可以先局部热毛巾敷3至5分钟,再用两只手呈螺旋型按摩一侧乳房,边按摩,边移动手掌,两只手放在乳房的左右两侧,再用双手放在乳房的上下,从乳房的基部朝向乳头的方向顺序按揉,使乳腺管加快通畅,有利于乳汁的排出.乳头的皲裂.当乳头出现了放射状的裂口时即为乳头皲裂,这时应该根据乳头的疼痛程度和裂伤的程度,选择好不同的方式,或者继续喂奶、或者使用乳贴、或者使用吸奶器亦或停止喂奶.

    作者:杨德英;阿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泌特联合胃苏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20例

    目的 观察泌特联合胃苏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患者以泌特联合胃苏颗粒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结果 治愈72例,有效4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3%.结论 泌特联合胃苏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赵海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技术差错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不孕症中的意义

    目的 为了完善我院的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技术水平.提高在不孕症中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采集我院2006至2009三年中近500例经门诊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其中,包括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追踪观察造影结果.结果 双侧输卵管堵塞者159例,一侧阻塞另一侧通而不畅者128例,双侧通而不畅者87例,双侧通畅者43例,宫腔偏小、输卵管未见异常6例(原发不孕),子宫畸形45例,出现技术差错为32例.关于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技术差错,发现以下几种原因:注入造影剂时角度、深度不适造成左侧子宫角梗阻假象者7例,右侧子宫角梗阻假象者2例,注入造影剂不慎混入气体,造成子宫内占位性病变假象者4例,造影中插管不慎使子宫内膜破损引发逆入盆腔静脉丛者13例,逆流进入淋巴网中6例.结论 笔者认为,子宫输卵管照影术技术差错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是至关重要的.子宫输卵管碘油照影术对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不孕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强;曹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健康宣教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效果.方法 对检查患者及家属有内镜专职人员通过口头、书面、图片、电化教育等,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气管镜检查的相关知识、检查的目的 、意义等,使得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应对检查.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缩短了诊疗时间,减少和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讨论 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检查治疗过程中,可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明确诊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增加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降低了医患纠纷.

    作者:张晖;闫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门诊21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健康教育指导及体会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消除家长紧张、焦虑心理,并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增强患儿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止交叉感染及疫情扩散.方法 采取语言、文字、影像等健康教育形式,对手足口病患儿和家长进行预防知识、消毒隔离、居家治疗和护理的健康教育.结果 家长积极配合诊治和隔离,均在门诊治愈,无病情加重病例,无院内交叉感染,门诊病人服务的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 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有利于患儿的康复、防止交叉感染及手足口病的流行的重要举措.

    作者:贾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10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碘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柏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湿包形成的相关因素与控制对策

    目的 探讨湿包形成的原因与控制的措施,减少医院的感染率.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1年1至6月未采取干预有效手段与2011年7月到2012年1月进行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进行比较,全年共进行900个灭菌数量操作.将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为实验组.结果 2011年1月至6月总共形成湿包80个,湿包率是8.89%;采取控制对策之后,湿包个数由80下降到32个,控制率由8.89%降至3.36%.结论 湿包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医疗机构应该规范各医院灭菌的环节,采取正确的灭菌方式、保证灭菌物品包装、装载方法的正确,规范灭菌的各项操作,保证灭菌干燥的时间,减少湿包的形成、保证冷却方法的标准,从而有效降低湿包的形成,提高医院灭菌的效率,避免感染.

    作者:谢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 对比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临床效果,选择更适合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7月到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42例消化疾病患者先行常规胃肠镜检查确诊病灶,经过治疗后进行复查时进行无痛胃肠道检查,将初查结果与复查对比.结果 复查时经无痛胃肠镜检查发现有2例溃疡漏诊,4例息肉漏诊,6例有憩室炎症漏诊,漏诊率为28.57%.结论 无痛胃肠镜检查可比常规胃肠镜检查更仔细全面,患者无呕吐、疼痛感,但其收费标准较高,受患者消费能力限制.

    作者:梁祖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舒血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观察对象是从2010年7月到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是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要口服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或者β-受体阻滞剂中的一种药物;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舒血宁加葡萄糖溶液或氯化钠溶液的方式,一天一次,疗程为两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丹参溶液外加葡萄糖溶液或氯化钠溶液的方式,也是一天一次,两周疗程.将所得数据汇总,得出结论.结果 经过对患者疗效和身体各项体征指标的观察,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都有所恢复,且除两例患者在接受接受注射刚开始时有心绞痛的表现,且于注射后消失外,两组患者均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表现,且身体体征正常,内脏功能没有受到影响,但治疗组的疗效要好于对照组,治愈率比对照组要高,恢复得也比较快.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时,使用静脉滴注舒血宁的方式是一个比较安全,治愈率高,见效快的方法,值得推广到临床实践治疗中去.

    作者:曾晖;刘丽;叶益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训练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方法 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44例患者进行分组,包括康复组(24例)和参照组(20例).康复组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渐进式、个性化两种.后通过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膝关节屈曲度,对2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通过康复训练的康复组的治疗效果更为优越.其中,术后6个月,康复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9%,而参照组为60%.结论 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的进一步恢复,同时不容易发生异常现象.

    作者:孙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地高辛中毒的尿毒症患者病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4岁,有尿毒症、冠心病病史,现已规律血透三年,每周2次.因心律失常间断服用心律平治疗.一周前误将地高辛(0.25mg/片)当做心律平口服,每日三次,每次2片,连服一周.累积总量约为10.5mg,入院前3天出现心慌、恶心、呕吐、厌食、无胸闷气短、头晕头痛、谵妄及黄视.入院查体:T36.5℃、P40次/min、R18次/min、Bp110/70mmHg.神志清楚,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律不齐,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叩诊鼓音,肠鸣音5次/min.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辅助检查:入院后查多份心电图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二联律和三联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传导阻滞,ST-T呈鱼钩样改变.心脏超声检查:左房增大,室间隔增厚,EF值53%.实验室检查:血清地高辛浓度8.5ng/ml,血清钾3.74mmol/L,C02结合力22.7mmol/L,Cr637.2pmol/L,BUN14.76mmol/L.入院诊断地高辛中毒.立即给予心电监护,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采用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厂的HA230树脂血液灌流器,肝素钠抗凝,首剂35mg,维持量10mg/h,治疗结束前半小时停用肝素,血流量200ml/min.

    作者:武春燕;任文平;薛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治疗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比夫定,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疗程均为4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4周、48周的肝功能指标ALT、TBIL、ALB和血清HBV DNA水平变化,比较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HBeAg转阴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肝功能及血清HBV DNA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24周、48周ALT、TBIL和血清HBV DNA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周、48周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观察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HBeAg转阴率比对照组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明显改善肝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静注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静注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120例选择全身麻醉方式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缝合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安慰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3h、12h的芬太尼消耗量及术后VS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芬太尼消耗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静注可使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尧永华;吴文峰;苏凤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培元法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文拟通过培元法对中风后气虚便秘治疗的临床研究,观察其对中风后气虚便秘的疗效及观察指标的影响.方法 中风后便秘气虚型患者60例,分别采用培元法中药汤剂与针灸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NIH-CPSI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培元法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等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元法治疗对症状指数评分检查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元法能明显改善症状指数评分检查.

    作者:武玉和;沈晗;佟波;张立坤;王利明;刘为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8年入住我院儿科的509名患儿应用静脉留置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头皮、四肢表浅静脉穿刺一般能保持3-7d,穿刺部位临床观察5d以内无红肿、硬结.结论 较传统一次性输液钢针,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减轻了患儿痛苦,保护了浅表静脉,减少护理工作量,临床应用效果好.

    作者:邵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小儿重症肺炎予机械通气前后的血气特点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并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 在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后,患儿在各项指标上与上机之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重症肺炎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作者:唐育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及第二产程延长后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研究

    目的 对于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及第二产程延长后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第二产程延长的产妇50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分析.对影响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以及不同分娩方式与其的关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胎位异常、宫缩乏力、脐带异常、阴道异常以及分娩困难等均导致产妇的第二产程延长,而产妇的第二产程延长会导致新生儿出现新生儿窒息.结论 第二产程延长的主要原因为脐带异常、宫缩乏力、胎位异常以及产道异常等,而导致第二产程延长后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升高的原因主要为胎儿窘迫、阴道助产以及脐带异常等.

    作者:刘银春;成素芳;杨美球;黄文静;屈洁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对面神经的保护意义

    目的 探讨在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的保护意义.方法 16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均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仪进行面神经监测,通过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术后对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面神经解剖保留15例(约93.8%),6个月后面神经功能Ⅰ级+Ⅱ级共占81.3%.结论 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的保留率.

    作者:张晶晶;逯霞;栾新平;木依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