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回医烙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张瑜;冶尕西;关淑婷;王顺吉;任文静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回医烙灸, 玻璃酸钠, 关节腔注射
摘要:目的:比较回医烙灸联合玻璃酸钠与单纯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寒湿证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治疗组同时给予烙灸治疗,每周2次,取穴膝眼、梁丘、阳陵泉、血海、阿是穴、大杼、腰阳关.两组均5周为1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VAS)、Lysholm's膝关节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Lysholm's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31/40),两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回医烙灸联合玻璃酸钠较单纯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寒湿证膝骨性关节炎更有效.
山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姜树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举隅

    姜树民教授为辽宁省名中医、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曾先后师从于国医大师李玉奇、周学文教授.行医30余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汇通中西,尤善治疗脾胃病.现将姜树民教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戚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悬吊针配合放血疗法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悬吊针配合放血疗法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确诊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人采用悬吊针配合放血疗法;对照组31人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3.75%和96.87%,对照组分别为25.81%和67.74%,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悬吊针配合穴位放血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较好.

    作者:郝宏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回医烙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回医烙灸联合玻璃酸钠与单纯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寒湿证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治疗组同时给予烙灸治疗,每周2次,取穴膝眼、梁丘、阳陵泉、血海、阿是穴、大杼、腰阳关.两组均5周为1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VAS)、Lysholm's膝关节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Lysholm's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31/40),两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回医烙灸联合玻璃酸钠较单纯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寒湿证膝骨性关节炎更有效.

    作者:张瑜;冶尕西;关淑婷;王顺吉;任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四妙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熏洗治疗肛周脓肿术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四妙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进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术后第2天开始于换药前用四妙散合黄连解毒汤熏洗创面,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腐肉脱落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四妙散合黄连解毒汤熏洗能明显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刘健;温世华;王丽丽;刘秀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银台芍六君汤儿科运用举隅

    六君子汤由人参、茯苓、白术、半夏、陈皮、炙甘草组成,源自于《医学正传》,具有燥湿化痰、益气健脾之功,临床多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兼痰湿证.在六君子汤基础之上加银柴胡、台乌、白芍即为银台芍六君汤,该方曾被杜光明主任医师用于脾虚泄泻、气虚发热之证,后备受云南四大名医之一的儿科名家康诚之先生所推崇,广泛运用于儿科临床.明代大家万全提出小儿生理特点为“三不足、二有余”,即肺脾不足、肾常虚、心肝有余.导师张云洲教授在康老基础上遵从小儿生理特点,运用银台芍六君汤加减治疗小儿疾病,临床疗效颇佳,兹举例如下.

    作者:刘如鹏;唐香倩;唐明珠;张云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补肾促卵颗粒对体外受精周期颗粒细胞骨形成蛋白-15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促卵颗粒对IVF周期颗粒细胞骨形成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15,BMP-15)的影响,探讨提高妊娠率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IVF治疗周期加用补肾促卵颗粒)42例,对照组(IVF治疗周期加用安慰剂颗粒)40例.观察临床肾虚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用药天数,取卵数、优质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颗粒细胞BMP-1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肾虚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Gn用量及用药天数低于对照组,优质卵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细胞BMP-15蛋白表达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促卵颗粒改善了卵母细胞成熟度,提高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率,可能与通过提高颗粒细胞BMP-15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陈艳花;李仲云;张雪洛;崔向荣;柳俊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便秘验案举隅

    1 典型病例1.1 刘某,女,32岁,2016年8月4日初诊.排便困难3年,加重1周.症见:排便困难,艰涩不畅,5~7日一行,时伴腹胀、腹痛,排便后可稍缓解,大便稍干、量少,食欲欠佳,睡眠差.伴口干口苦,舌紫黯、边有瘀点、苔白而干,脉弦涩.诊断:慢传输型便秘(气滞血瘀).治法:行气活血,通络通便.药用:当归、山楂、龙骨、牡蛎各30 g,黄芩、白芍、熟地各20 g,延胡索、柴胡、制半夏、党参、麦冬、白术、茯苓、桃仁、枳壳、炙甘草各15 g.6剂,每日1剂,水煎2次,取药液300 mL,早晚各服150 mL.

    作者:张斯瑶;于永铎;于厚仁;齐颖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火针结合艾灸、火罐治疗难治性背痈1例

    糖尿病脓肿属于难治性脓肿,单纯的切开引流换药,很难达到如期愈合,且易反复.在属中医痈疡范畴.笔者根据该病各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采用火针结合隔姜灸及刺络拔罐等辨证施治,从而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现举典型案例报道如下.

    作者:阳涛;刘新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脑积水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脑出血后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均为3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后脑积水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王栓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急性脊髓炎1例

    吴某,女,59岁,2012年10月23初诊.双下肢麻木无力1个半月.患者于2012年9月初,因受凉后出现右下肢疼痛,约半分钟症状可自行缓解,给予静点神经妥乐平治疗,输液第5天,患者右下肢疼痛未再发作,自觉双下肢无力,输液1周后患者于某总医院复诊.查胸椎MR:胸2~胸8椎体水平脊髓内异常信号,考虑炎性脱髓鞘病变,予住院治疗,住院后第二天患者双下肢瘫痪无知觉,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以及针灸、理疗、运动疗法,并予泼尼松激素治疗,由入院时45mg现已减至30 mg,经治病情较前好转,遗留双下肢无力,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现症:神清,精神可,语言清晰流利,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行走,脐以下无知觉,纳可,寐安,小便调,大便2~3天一行.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可,面色正常,双侧上肢肌力5级,左下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2级,双侧巴宾斯基征(+),舌红、苔黄腻,脉弦细.西医诊断:急性脊髓炎;中医诊断:痿证,湿热下注证.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清热利湿为治疗原则.针刺取穴:内关、委中、三阴交、环跳、足三里、阳陵泉、大椎、曲池、双下肢阳明经排刺、腰夹脊.操作方法:内关直刺1.5寸,施捻转提插复试泻法1min;委中穴采取仰卧位直腿抬高取穴,进针1寸,提插泻法,使下肢抽动3次;三阴交沿胫骨后缘与皮肤呈45°角,进针1~1.5寸,提插补法,使下肢抽动3次;环跳直刺2~3寸,强刺激使针感到底足跟;余穴采用常规刺法,留针30 min,1次/天.经治1周,患者左下肢可在床上平移,右下肢可稍抬离床面,小腹下无知觉;治疗2周,患者左下肢可稍抬离床面,右下肢可抬离床面并可保持20 s,双下肢有轻度知觉.

    作者:刘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凝血、心超、血脂等客观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老年房颤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住院的145例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阳虚衰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心脉瘀阻证、痰浊阻滞证五种证型.观察不同证型患者的血脂、凝血功能、心脏超声波检测指标,分析各证型与客观化指标之间的联系及证候特点.结果:145例老年房颤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按比例大小依次为心阳虚衰证、气阴两虚证、心脉瘀阻证、痰浊阻滞证,心肾阳虚证.心阳虚衰证的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收缩期内径增大,与其它4组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阳虚衰证组的EF值、FS值较其他各组减低,与气阴两虚组及痰浊阻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脉瘀阻证的DDT有升高,与其它各证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滞证的TG、CH、LDL有升高,与其他各证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本虚为主,心阳虚衰证较常见,心阳虚衰证多伴有左房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功能低下等表现,痰浊阻滞证多伴有血脂代谢方面的异常,心脉瘀阻证患者体内多呈高凝状态,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化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王芳芳;王忠成;顾驾云;刘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柴胡枳桔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枳桔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感染后咳嗽诊断标准入选病例94例,随机分成柴胡枳桔汤组(中药组)32例、孟鲁司特钠组(西药组)30例、柴胡枳桔汤联合孟鲁司特钠组(联合组)32例,观察咳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治疗组咳嗽症状评分改善明显优于柴胡枳桔汤组和孟鲁司特钠组(P<0.05);联合组愈显率(75.00%)明显高于柴胡枳桔汤组(59.38%)及孟鲁司特钠组(5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3组疗效接近.结论:柴胡枳桔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疗效较好.

    作者:张彦卿;林宁;黄晓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六君子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0.0%和66.7%,对照组相应为70.0%和4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较好.

    作者:李晓慧;刘彩云;周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调和阴阳法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法针药并用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调和阴阳法中药安神汤口服,并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3%与对照组7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和阴阳法针药并用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佩;丁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从五脏相关论治胃脘痛探讨

    针对胃脘痛病证,参考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临床经验,根据脏腑相关学说及整体观理论,从病在胃而不止于胃;疏肝须避过于刚燥;疏肝勿忘肃肺;健脾养胃不宜太过温补滋腻;温补中焦还应补肾;久病入络,行气还应活血等6个方面阐述了治疗胃脘痛应注意的几个要点,旨在为提高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提供参考.

    作者:李时明;赵振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益气祛瘀汤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汤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气祛痰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冠心痛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与对照组(19.51%)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益气祛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良好,抗心绞痛效果较佳.

    作者:燕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腰痛片中杜仲叶有效成分研究

    目的:对腰痛片制剂中的杜仲叶的有效成分进行考察.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7 nm,柱温室温.结果:京尼平苷酸在0.019 ~0.950 μg范围内、栀子苷在0.0445 ~2.225 μg范围内、绿原酸在0.014~0.70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上述三个成分在46小时内稳定性好.189批次腰痛片中京尼平苷酸介于0.02~0.14 mg/片之间;京尼平苷介于0.05~0.33 mg/片之间;绿原酸介于介于0.03 ~0.58 mg/片之间.结论:杜仲叶中主要为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栀子苷)及绿原酸,桃叶珊瑚苷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量很少.

    作者:连云岚;杜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何新慧治疗肺系疾病经验介绍

    何新慧教授是江南何氏世医第29代传人,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研室主任,是博士生导师.其在治疗肺系疾病方面有自己的理论特色及用药特点.何氏认为,治疗肺系疾病时不论在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缓解期,“痰”作为病理因素及病理产物始终存在,故临证注重化痰之法,或温化痰饮,或清化痰热,或燥湿化痰.痰去则咳嗽自止、喘促渐消.另外,肺系疾病大多反复发作,内伤脏腑,阴虚成劳.何氏在《虚劳心传》中谓:“酒伤肺,则湿热熏蒸,则肺阴消铄”,故在治疗时多取补金生水、培土生金之法,再佐以壮水填精以三脏并调,取“保肺金以生肾水”之意,暗合久病及肾之病机.此外,在以清金保肺治疗肺系疾病的同时,还要时时注意顾护脾阴.因“以脾有生肺之能,肺无扶脾之力”,主张清肺不碍脾,补脾不碍肺,宜肺脾同治.笔者有幸侍诊何教授,获益颇多.现撷取其治疗肺系疾病的医案2则,以飨同道.

    作者:姚亮;张元雯;王心悦;王振伟;杨佩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火针配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1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予火针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予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局部外用,均14天为1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3%,对照组有效率68.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配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相比,疗效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局部外用.

    作者:李禄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口服孕三烯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15%,对照组为76.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加成寒软坚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魏绪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