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清;郭树榜;刘雁;宋从东;谢明夫;曹娟
自1958年Kassander首次提出糖尿病胃轻瘫(DGP)概念以来,DGP患者的数量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而增多,大约50%以上糖尿病患者伴有DGP[1],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血糖波动,并且加速病情恶化.目前,西医主要以红霉素以及西沙必利、莫沙必利、吗丁啉等具促胃动力作用的药物治疗,但临床存在疗效较低、停药易复发且具有一定副作用等缺陷.近年来,中医药对DGP的研究和治疗上已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综述如下.
作者:胡方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汪新象(1922-),1939年跟师学习中医,1945年开德仁堂悬壶济世,1959年任四川泸州医学专科学校中医教研组组长,1978年任泸州医学院中医系副主任、主任,1983年晋升副教授,1987年晋升中医内科教授.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7年评为泸州市十大名中医.汪新象教授在6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针对结石患者正气不足,导致湿热下注而成尿路结石的病机,采用攻补兼施法,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用五淋汤加味治疗每收良效,其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汪世强;赵尔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采用下瘀血汤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孕三烯酮胶囊.3个月1疗程,用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下瘀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与孕三烯酮相当.
作者:侯志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润肠汤配合耳针及腹部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润肠汤配合耳针及腹部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56例,疗程3个月.结果:本组56例,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9%.结论:中药配合耳针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稳定,无副作用.
作者:王翠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血安冲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常规西药加中药制剂心血安冲剂,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加心血安冲剂模拟剂.结果:中医证候总积分和部分具体症状积分、6 min步行试验、生存质量量表计分较对照组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血安冲剂能提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运动耐受量和生活质量,缓解症状.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有很大改善.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几乎无不良反应,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心血安冲剂联合西药较单纯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够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提高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猝死的发生.
作者:牛天福;李娟;祁慧霞;王建平;耿强;孙小红;杨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由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组成,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笔者取此方疏肝理气之义灵活运用于多种病症,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陈素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脑梗死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提高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至关重要.针药结合治疗方法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在脑梗死急性期、恢复及后遗症期临床研究中均表明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研究亦有新发现.针药结合治疗方法具有协同增效效果.
作者:朱庆;倪光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治疗肛门湿疹2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松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马云枝教授系河南省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业医30余载,长期从事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笔者有幸师从马云枝教授,兹将吾师多年来临证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头晕经验介绍于同仁,以解广大患者之苦.
作者:任应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缺血型早期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光凝术后的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缺血型早期视网膜静脉阻塞97例(107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51眼)和治疗组49例(56眼),对照组在视网膜激光光凝基础上加用西药治疗;治疗组辨证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脾虚气弱、肝郁血热4型,光凝治疗后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49例(56眼)中,临床痊愈17眼(30.36%);好转34眼(60.71%);无效5眼(8.93%),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48例(51眼),临床痊愈2眼(3.92%);好转36眼(70.59%);无效13眼(25.49%),总有效率74.51%.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型早期视网膜静脉阻塞激光光凝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冯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以青春期女性尤为多见,严重者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本病往往在月经初潮后一段时间建立起正常周期不久即发生,此种痛经经检查显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临床上称为原发性痛经或功能性痛经,多数不影响婚后生育.
作者:郑俊华;刘莹莹;付雨;曹俊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糖尿病(DM)是中老年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又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2009年9月至11月,运用针药结合治疗DPN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旭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法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西沙必利治疗.服药20天后观察治疗效果及其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治愈24例,好转22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中治愈12例,好转24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药升清降浊法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疗效较好.
作者:姚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输卵管阻塞或盆腔粘连是女性常见的不孕因素,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宫内感染等增多,输卵管病变造成女性不孕的发生率增高.1996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7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陕贤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症患者450例,采用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每日1次,1周为1疗程,治疗1~2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87例,好转63例,总有效率为100%(95%CI=98.7%~100%).结论: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肾助孕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益肾助孕胶囊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西药克罗米芬治疗,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排卵率为66.7%,妊娠率为56.7%;对照组排卵率为75.0%,妊娠率为50.0%(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对照组53.2%(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E2、P、LH、F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RL明显下降.B超连续动态观察显示,各时相服药后卵泡明显增长(P<0.05),且相同时相均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该药对排卵障碍不孕症有较好疗效,且在改善症状、调理月经周期方面优于西药克罗为芬,可改善垂体、卵巢内分泌机能,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
作者:刘丽清;郭树榜;刘雁;宋从东;谢明夫;曹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3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夹脊穴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静滴治疗,14天为1疗程.结果:3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3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结论: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消除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
作者:胡良先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骨质退行性病变,又称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综合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型,约占60%~70%,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笔者运用腹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赵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凉血消银丸治疗血热型寻常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凉血消银丸治疗血热型寻常银屑病100例.结果:治愈28例,显效46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53%.结论:本疗法对血热型寻常银屑病疗效显著,治疗安全.
作者:杜桂营;李凤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静点阿奇霉素及加替沙星,阴道给予土霉素或四环素上药.连用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治愈22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7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疗效满意.
作者:李瑛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