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林
汪新象(1922-),1939年跟师学习中医,1945年开德仁堂悬壶济世,1959年任四川泸州医学专科学校中医教研组组长,1978年任泸州医学院中医系副主任、主任,1983年晋升副教授,1987年晋升中医内科教授.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7年评为泸州市十大名中医.汪新象教授在6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针对结石患者正气不足,导致湿热下注而成尿路结石的病机,采用攻补兼施法,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用五淋汤加味治疗每收良效,其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汪世强;赵尔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肾助孕胶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益肾助孕胶囊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西药克罗米芬治疗,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排卵率为66.7%,妊娠率为56.7%;对照组排卵率为75.0%,妊娠率为50.0%(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对照组53.2%(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E2、P、LH、F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RL明显下降.B超连续动态观察显示,各时相服药后卵泡明显增长(P<0.05),且相同时相均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该药对排卵障碍不孕症有较好疗效,且在改善症状、调理月经周期方面优于西药克罗为芬,可改善垂体、卵巢内分泌机能,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
作者:刘丽清;郭树榜;刘雁;宋从东;谢明夫;曹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马云枝教授系河南省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业医30余载,长期从事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笔者有幸师从马云枝教授,兹将吾师多年来临证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头晕经验介绍于同仁,以解广大患者之苦.
作者:任应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以青春期女性尤为多见,严重者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本病往往在月经初潮后一段时间建立起正常周期不久即发生,此种痛经经检查显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临床上称为原发性痛经或功能性痛经,多数不影响婚后生育.
作者:郑俊华;刘莹莹;付雨;曹俊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3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夹脊穴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静滴治疗,14天为1疗程.结果:3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3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结论: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消除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
作者:胡良先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采用下瘀血汤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孕三烯酮胶囊.3个月1疗程,用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下瘀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与孕三烯酮相当.
作者:侯志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症患者450例,采用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每日1次,1周为1疗程,治疗1~2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87例,好转63例,总有效率为100%(95%CI=98.7%~100%).结论: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放射治疗是当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放疗在抑制或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同样有毒害作用,给患者增加了痛苦,降低了生存质量.周维顺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诊疗中心副主任,他潜心于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放疗毒副反应的研究已有多年,疗效满意.笔者有幸从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高攀;吴雪燕;张美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语言不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针刺并口服醒脑再造胶囊,治疗中风语言不利50例.疗程30日.结果:痊愈7例,好转3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醒脑再造胶囊配合针灸治疗中风病语言不利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赵瑞华;张晋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治疗肛门湿疹2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松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防风祛痹丸是依据名中医临床经验方研制的中药制剂,对痛风有较好疗效.笔者采用防风祛痹丸治疗慢性期痛风(痰瘀痹阻兼气血两虚证)24例,观察其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乔夕;刘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聂某某,女,66岁,2009年4月21日初诊.1 年前患者无意间发现右手无名指远端指间关节背侧有一绿豆大小的半透明水疱样囊肿,质地较硬,推之不移,无明显不适.半年前,囊肿渐大,有触痛,指关节活动受限.遂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激光烧灼术治疗(具体不详),病理报告示滑膜囊肿,术后复发.5月前,患者再次于该院行激光烧灼治疗.3月前再次复发至玉米粒大小,曾用紫金锭外敷无效.
作者:黄丽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自1958年Kassander首次提出糖尿病胃轻瘫(DGP)概念以来,DGP患者的数量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而增多,大约50%以上糖尿病患者伴有DGP[1],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血糖波动,并且加速病情恶化.目前,西医主要以红霉素以及西沙必利、莫沙必利、吗丁啉等具促胃动力作用的药物治疗,但临床存在疗效较低、停药易复发且具有一定副作用等缺陷.近年来,中医药对DGP的研究和治疗上已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综述如下.
作者:胡方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凉血消银丸治疗血热型寻常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凉血消银丸治疗血热型寻常银屑病100例.结果:治愈28例,显效46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53%.结论:本疗法对血热型寻常银屑病疗效显著,治疗安全.
作者:杜桂营;李凤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糖尿病(DM)是中老年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又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2009年9月至11月,运用针药结合治疗DPN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旭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法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西沙必利治疗.服药20天后观察治疗效果及其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治愈24例,好转22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中治愈12例,好转24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药升清降浊法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疗效较好.
作者:姚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心肾相交是中医学解释心肾之间生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交通心肾是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心肾相交的含义实际上是指心(火)与肾(水)两脏互相制约平衡的一种生理状态,从发生学的角度解释心肾交通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脉络,论述了现代医学对心肾关系的认识,并且阐明心肾交通理论及其在现代临证方药运用中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欧;孙兰军;赵英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骨质退行性病变,又称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综合症.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型,约占60%~70%,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2008年2月至2009年6月,笔者运用腹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赵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它肠液混合,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从而产生的胃黏膜的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主要为手术后幽门缺失,以及幽门功能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等.笔者以疏肝利胆、降逆和胃为主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赵宏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面神经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针灸治疗及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对照组32例,采用同样的针灸方法及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95%CI=85.2%~99.9%);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95%CI=53.2%~86.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642 0,P=0.009 2),差异有显著性;且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患者面神经肌电图潜伏期参数(P<0.05).结论:针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面神经炎疗效优于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其收益为OR=0.07(95%CI=0.01~0.62),NNT=4(95%CI=2.37~11.79).
作者:何乾超;刘永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