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敏;尹国平
畸胎瘤属于生殖细胞瘤,是卵巢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好发于盆腔,发生于颅内则十分罕见. 国内外第一次关于颅内畸胎瘤的报道是在1864年,但颅内畸胎瘤的发病率仍较低.颅内畸胎瘤是起源于胚胎发育时期的原始生殖细胞的先天性异位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5%[1],我国统计的颅内畸胎瘤占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ICGCTs)的29.2%.颅内畸胎瘤多发生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平均年龄小,反映了新生儿期胚胎发育的因素对畸胎瘤的生长有意义.颅内畸胎瘤的发病性别具有特点,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据国内外专家统计,对于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不论何种类型以及某个部位,均具有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的特点,这可能与胚胎发育因素有关. 颅内畸胎瘤的常见发病部位是松果体区,其次为鞍上池区、下丘脑区,极少发生于第四脑室、侧脑室、小脑幕及基底节区.
作者:冯昕;赵学明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256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256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按照检查时对比剂的剂量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低剂量对比剂,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对比剂,比较2组患者的肺动脉栓塞显示率、肺动脉CT值,评价其各自的图像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2组肺动脉栓塞的栓塞显示率均为100%,在肺动脉CT值、图像质量评分、背景噪声、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等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排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成像,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大大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诊断的安全性,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荣章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我院采集的血液样本共计110份,统计不合格率,并就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7例标本被判定为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4.55%,标本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标本采集不当11例,标本保存不当8例,抗凝剂和血量比例不当8例.结论 临床血液检验中存在一些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如标本采集方式、标本保存方式及抗凝剂比例等,需要在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制定操作规范,从而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影响临床诊断.
作者:陈恒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正常体检的健康宫颈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研究者均采取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宫颈可探及低至中等回声包块,包块直径在2.5 cm以下,患者的宫颈图像显示边缘不规整,并且不清晰.观察组患者的宫有靴状肥大,内部回声不均匀.观察组患者的宫颈前后径和左右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宫颈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比较客观地显示出患者宫颈部位局部的病变和邻近组织的浸润情况,并且操作比较简单,对患者的宫颈大小和血流动力学都能够进行客观地评价.
作者:刘英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增液理气汤加减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选取58例老年便秘患者,均给予增液理气汤治疗,2周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随访3个月.结果 治愈28例,显效16例,好转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9%.结论 增液理气汤加减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症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松青;段传皓;崔桐华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鼻部超短波治疗儿童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4例慢性鼻炎患儿,其中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的3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鼻部超短波+药物治疗的37例作为试验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显著(P<0.05).2组患儿治疗后过敏性鼻炎评分量表(SFAR)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0.8%,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鼻部超短波治疗儿童慢性鼻炎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鼻炎症状,推荐患儿优先选用.
作者:吴莹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给予尿毒清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2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2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尿毒清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实施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cr高于对照组,SCr与BUN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清联合辛伐他汀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曾朝辉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90例,将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90)随机分为3组:B超引导定位法组(30例),神经刺激定位法组(30例),传统异感定位法组(30例),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误刺血管、局部血肿发生情况.结果 B超引导定位法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神经刺激定位法组、传统异感定位法组(P<0.05),操作时间、运动阻滞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均显著长于神经刺激定位法组、传统异感定位法组(P<0.05),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神经刺激定位法组、传统异感定位法组(P<0.05),误刺血管、局部血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神经刺激定位法组、传统异感定位法组(P<0.05).结论 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蒋朝霞;陈启国;李波;廉慧亭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硬膜外麻醉在糖尿病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下肢骨折手术的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2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血压、血糖及尿酮阳性率.结果 2组患者麻醉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开始时、手术30 min及手术后1h的血糖均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时、手术30 min及手术后1 h的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尿酮阳性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下肢骨折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维持血压及心率保持稳定,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水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增生组织切除量更多(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疗效比电切术明显更佳,且有利于患者恢复,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季晨 刊期: 2019年第07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病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与时俱进.应分析当前医院病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对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制订病案管理制度,培训专业医务人员,保证病案书写质量等,加深病案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医院病案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高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近年来,受到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生态环境变化、生活方式多样化以及精神压力增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大幅增高.多个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均发现,多种恶性肿瘤均与糖尿病存在密切的联系.恶性肿瘤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不但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困难,同时也不利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从肝脾肾论治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
作者:赵梦涵;雷星星;姚德蛟 刊期: 2019年第07期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ARMM),是一种低发病率、高恶性的肿瘤. 因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中有约1/3为低色素甚至无色素的类型,故在早期极易被误诊为肛乳头肥大等肛管良性肿物,因此错过佳治疗的时机.现向广大同道分享我科将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肛管良性肿物1例,望以此经验为参考,增强取病理检查意识,减少甚至杜绝此类病症的误诊.
作者:朱智敏;尹国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消化性溃疡采用安胃疡胶囊与兰索拉唑治疗的效果及对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9)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应用奥美拉唑,研究组(n=49)采用安胃疡胶囊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胃泌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胃泌素值为(80.27±9.11)ng/L,低于对照组的(106.72±13.75)ng/L(P<0.05).结论 在予以消化性溃疡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安胃疡胶囊联合兰索拉唑干预疗效显著,可使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溃疡愈合进程加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凤;刘震;刘志勇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试验组采取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就2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试验组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升患者患肢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病情的康复.
作者:曹文宇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按照其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冠脉介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年内生存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观察组1年后生存率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可提高生存率,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罗孝成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施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用药,观察组术后给予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观察组肿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后凸Cobb角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予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使用.
作者:柳裔福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5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贫血率、贫血种类等.结果 500例体检者共检出278例贫血者,其中多的为缺血性贫血175例(35%),其次为地中海贫血90例(18%),其他类型贫血13例(溶血性贫血9例,具有红细胞性贫血3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健康组血清红细胞(RBC)水平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组,显著低于地中海贫血组(P<0.05);健康组、地中海贫血组血清血红蛋白(Hb)水平显著高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健康组血清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水平显著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显著低于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P<0.05);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患者血清维生素B12(VitB12)及铁蛋白(Ft)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地中海贫血组合并感染率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结论 血常规检验可准确检出贫血,并对贫血类型进行鉴别,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施泽瑜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MRI与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CT、MRI扫描检查,并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MRI诊断准确性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征象效果优于CT;CT诊断的钙化、椎间盘积气征象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MRI与CT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诊断各有优势,临床应合理使用,达到互补效果,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作者:宋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我国儿童龋患率快速上升,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损害.儿童龋齿的致病因素包括致龋细菌、饮食卫生习惯、牙齿的易感性等,儿童龋齿可采用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剂,免疫,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措施来预防;当今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治疗手段有非创伤性充填与伢典化学机械去龋法等.本文对儿童龋齿的病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治疗效果,提升儿童生活质量.
作者:海涵 刊期: 201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