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丽君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9,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治疗组(n=69,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理想手术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春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针灸是中医常用治疗手段,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按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的特点,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思想.本文就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针灸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张栋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 CV)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体检正常者的相关资料,将其中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心绞痛患者30例作为心绞痛对照组,同期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Hcy与RDW CV水平进行测定,分析两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Hcy、RDW CV水平均显著高于心绞痛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大于Hcy、RDW CV单独检测阳性率,联合检测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预测准确值均显著大于单独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与RDW CV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涂金生;陈忠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炎症指标在支气管扩张临床症状分型中的意义.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将16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根据主要临床症状进行分组,分为咳痰组、咯血组、混合组,比较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沉.结果 3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比较,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组患者中女性更多,咯血组年龄的平均数在3组中小.3组ES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咯血组在炎症指标方面均居3组中小值.结论 咯血组年龄均数小,提示临床症状分型有助于支气管扩张的早期诊断.炎症指标方面的比较,提示可能咯血组更少需要使用抗生素.
作者:吴玉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88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结论 对小儿慢性咳嗽患儿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以及布地奈德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唐学栋;卿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断他汀类药物对预后和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为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观察组为中断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分析中断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原因,并对比2组患者梗死后1年的预后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病残程度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中因不良反应严重停用的占16.67%(10/60),而因其他因素停用的占83.33%(50/60).急性期2组患者BI、m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后1年,观察组BI评分较对照组低,mR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18.33%)较对照组(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断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患者的预后较差,且复发率更高.
作者:戴国荣;吴鹏;洪智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在肿瘤全身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3月接受的40例肿瘤全身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综合疗法在肿瘤全身化疗患者中有显著作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同时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值得推荐.
作者:易小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改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送检的328例病理组织石蜡切片,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164例.常规制片后,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组采用改良HE染色.观察2组切片的染色诊断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胃镜活体检查、子宫内膜、脂肪组织、骨组织、肝胆胃肠的标准率分别为98.18%,94.74%,96.97%,95.45%,93.75%,较对照组的88.89%,79.49%,81.82%,66.67%,64.71%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HE染色应用于病理诊断中,能够根据切片特点采用不同染色技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斯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随机方式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治疗,对2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予以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2.50%,观察组疗效显著更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38%,低于观察组的9.38%(P<0.05).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肾功能充分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学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 钼靶X线、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3例,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MRI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超声检出率为90.36%,钼靶X线检出率为65.06%,MRI检出率为96.39%,MRI检出率与超声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钼靶X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与MRI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各有优缺点,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杨滢;兰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宣肺止嗽合剂与氨溴特罗口服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分为2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宣肺止嗽合剂为观察1组,使用氨溴特罗口服液为观察2组.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1组总有效率92.00%,优于观察2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除降温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症状的改善时间观察1组均短于观察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以及心律不正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氨溴特罗,在缩短患儿治疗时间的同时提升了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很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陈阳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68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婴幼儿组(30例)和学龄前组(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发热、热程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持续干咳、喘鸣和湿啰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龄前组MP-IgM滴度≥1:160明显高于婴幼儿组(P<0.05);2组X线下小叶实质浸润和肺段实质浸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肺外症状者率(26.3%,10/38)高于婴幼儿组(6.7%,2/30).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较隐匿,实验室检查敏感性较低,临床治疗中应予充分重视,防止误诊或漏诊.
作者:罗迪;杨前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有明确病理资料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良性SPN 20例,炎症性SPN 13例,恶性SPN 3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后15 s、30 s、60 s、120 s、180 s、240 s、300 s共7个序列进行扫描,统计分析患者各时相的CT值.结果 炎性及恶性SPN在增强扫描的7个序列中的CT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良性、炎性SPN在增强后15 s、30 s CT值的净增值与大净增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SPN在增强后15 s、30 s、60 s CT值的净增值与大净增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后15 s、30 s、60 s的CT值净增量可以为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作者:曲佩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症,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虽大部分为生理性,但因患儿家长缺乏相关知识、黄疸病因复杂、病程进展难以预测以及各种经济社会因素(如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交通因素、错误的建议、医疗条件等)等,影响黄疸患儿家长的就医行为,导致诊疗延误,因此加强对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国内外关于新生儿黄疸的健康教育的研究历史、现状、进展进行比较分析,为探索合理高效的新生儿黄疸健康教育模式提供新思路.
作者:陈运文;樊利春;王丽卿;朱慧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不合格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分析影响其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规避后进行二次采血检验,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血凝指标变化.结果 血凝检验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操作因素、样本因素、 用药因素及其他因素,研究组PT(19.03±3.76)s、APTT(39.28±6.91)s、TT(18.75±8.61)s及FIB(1.31±0.84)g/L等血凝指标与对照组的(13.12±0.68)s,(26.63±5.42)s,(13.52±1.14)s,(2.82±0.53)g/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应引起重视,必要时进行二次检测,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有效.
作者:邓进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壳聚糖复合万古霉素凝胶对兔骨髓炎模型的疗效.方法 采用右胫骨骨髓腔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建立兔骨髓炎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壳聚糖组(5 mg/kg)、壳聚糖复合万古霉素组(5 mg/kg),每组10只,骨髓腔内注射给药,术后第6周对右胫骨行X线检查并行Laurence评分.结果模型组动物均有典型骨髓炎表现,壳聚糖组7只动物有骨髓炎表现,壳聚糖复合万古霉素组3只动物有骨髓炎表现.壳聚糖复合万古霉素组Laurence评分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或壳聚糖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壳聚糖复合万古霉素凝胶对骨髓炎的预防作用可能与壳聚糖作为载体能延长万古霉素的局部释放时间有关.
作者:齐明;张军;黄楠;武永刚;李金宸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在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72例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经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对比2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观察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结论 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可增强用药合理性,值得借鉴.
作者:潘海英;潘金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超声定位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输尿管上段结石和肾结石患者90例分为2组,每组45例.传统组采取传统经皮穿刺肾造瘘肾镜取石手术,研究组行超声定位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肾造瘘管拔除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结石Ⅰ期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结石Ⅰ期取净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胸腔积液、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肾造瘘管拔除时间、 出血量、 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超声定位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造瘘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和出血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全白春;李晓荣;吴洪;周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加服苏子降气汤,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变化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苏子降气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和血气水平.
作者:姜莉;张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隐匿性骨折采用X线平片和CR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骨折患者102例,均同时进行X线平片及CR检查.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的成像质量及对骨折辨识度的差别.结果隐匿性骨折X线平片诊断阳性率为31.37%,CR诊断阳性率为96.08%,CR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CR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成像更加清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玮;易群;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