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国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诊或确诊为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128层螺旋CT血影造影,同时进行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和大密度投影,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各种后处理技术得到的图像经过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显示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颈内、颈外、 椎动脉图像比较清晰.100例患者中没有发生病变的患者19例(19.0%),动脉狭窄或动脉硬化68例(68.0%),颈内动脉动脉瘤4例(4.0%),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9例(9.0%).结论 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成像在诊断头颈部血管性病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无创、准确性高、快速、安全性高的优势.
作者:陈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低剂量CT影像引导下肺部肿瘤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102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2组患者均进行微创治疗.其中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的CT影像引导,试验组51例患者采用低剂量CT影像引导.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肺部肿瘤影像学质量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同时观察2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肺部肿瘤影像学质量评分为(78.76±5.49)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16±0.22)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6.27%(P<0.05).结论 肺部肿瘤患者在低剂量CT影像引导下进行微创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蒲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病症,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虽大部分为生理性,但因患儿家长缺乏相关知识、黄疸病因复杂、病程进展难以预测以及各种经济社会因素(如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交通因素、错误的建议、医疗条件等)等,影响黄疸患儿家长的就医行为,导致诊疗延误,因此加强对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国内外关于新生儿黄疸的健康教育的研究历史、现状、进展进行比较分析,为探索合理高效的新生儿黄疸健康教育模式提供新思路.
作者:陈运文;樊利春;王丽卿;朱慧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有明确病理资料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良性SPN 20例,炎症性SPN 13例,恶性SPN 3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后15 s、30 s、60 s、120 s、180 s、240 s、300 s共7个序列进行扫描,统计分析患者各时相的CT值.结果 炎性及恶性SPN在增强扫描的7个序列中的CT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良性、炎性SPN在增强后15 s、30 s CT值的净增值与大净增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SPN在增强后15 s、30 s、60 s CT值的净增值与大净增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后15 s、30 s、60 s的CT值净增量可以为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作者:曲佩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脊柱推拿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脊柱推拿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 脊柱推拿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吴志君;郑庆丰;吕伟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壳聚糖复合万古霉素凝胶对兔骨髓炎模型的疗效.方法 采用右胫骨骨髓腔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建立兔骨髓炎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壳聚糖组(5 mg/kg)、壳聚糖复合万古霉素组(5 mg/kg),每组10只,骨髓腔内注射给药,术后第6周对右胫骨行X线检查并行Laurence评分.结果模型组动物均有典型骨髓炎表现,壳聚糖组7只动物有骨髓炎表现,壳聚糖复合万古霉素组3只动物有骨髓炎表现.壳聚糖复合万古霉素组Laurence评分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或壳聚糖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壳聚糖复合万古霉素凝胶对骨髓炎的预防作用可能与壳聚糖作为载体能延长万古霉素的局部释放时间有关.
作者:齐明;张军;黄楠;武永刚;李金宸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68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婴幼儿组(30例)和学龄前组(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发热、热程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持续干咳、喘鸣和湿啰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龄前组MP-IgM滴度≥1:160明显高于婴幼儿组(P<0.05);2组X线下小叶实质浸润和肺段实质浸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肺外症状者率(26.3%,10/38)高于婴幼儿组(6.7%,2/30).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较隐匿,实验室检查敏感性较低,临床治疗中应予充分重视,防止误诊或漏诊.
作者:罗迪;杨前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 钼靶X线、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3例,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MRI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超声检出率为90.36%,钼靶X线检出率为65.06%,MRI检出率为96.39%,MRI检出率与超声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钼靶X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与MRI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各有优缺点,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杨滢;兰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腭侧埋伏尖牙片段弓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3例腭侧尖牙病例共30颗腭侧阻生尖牙,采用开窗牵引方法,片段弓牵引组使用TMA弓丝个别弯制的悬臂加力单元牵引腭侧阻生牙齿,直接牵引组使用恒力拉簧直接牵引阻生牙齿,对比2组疗效.结果 30颗腭侧阻生的上颌尖牙,拔除3颗,采用其他代偿方法;腭侧阻生尖牙导致侧切牙拔除2颗,27颗阻生尖牙基本牵引进入牙列,时间短6个月,长26个月.结论 片段弓牵引治疗应为正畸治疗腭侧埋伏尖牙的首选方法.
作者:赵会杰;许刚;唐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贵州省黔南地区治未病服务在健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黔南地区治未病服务的现状及前景.方法 对接受过治未病服务的人群,采用随机抽选部分服务对象,摘录相关信息,通过黔南州中医医院电话回访中心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中,满意及较满意的人群占到了调查总数的89.63%;对于治未病的疗效,反映非常有帮助的有25人,较有帮助的有105人,占调查总数的79.26%;调查人群中,愿接受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调理方案的,占到了调查总数的92.68%,愿接受人体成分分析的占64.02%,愿接受药茶疗法的占76.21%,愿接受针灸疗法的占到了67.07%,愿意接受中药药膳的占57.92%,愿接受膏方疗法的占55.48%;在依从性调查中,能一直执行的占到了总数的37.19%,断断续续执行的占19.51%,31.09%的人偶尔执行,12.8%的人从不执行.结论 治未病服务效果较好,有着广阔的市场,但仍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与推广,加大健康管理力度,创新健康管理的方式与方法,以提高治未病服务的覆盖面及服务对象的依从性.
作者:黄继斌;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 CV)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体检正常者的相关资料,将其中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心绞痛患者30例作为心绞痛对照组,同期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Hcy与RDW CV水平进行测定,分析两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Hcy、RDW CV水平均显著高于心绞痛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大于Hcy、RDW CV单独检测阳性率,联合检测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预测准确值均显著大于单独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与RDW CV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涂金生;陈忠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磁共振和64排螺旋CT在诊断膝关节创伤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膝关节创伤患者90例,均行64排螺旋CT、MRI及关节镜检查,再由临床医师用双盲法阅片,比较诊断结果.结果 磁共振在骨折、骨挫伤、外侧半月板损伤以及3级韧带损伤的诊断上均无漏诊,漏诊了2例内侧半月板损伤,2例合并有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和2例小于3级的韧带损伤;而CT漏诊了6例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合并有内外侧半月板损伤,6例小于3级的韧带损伤,5例3级韧带损伤以及18例骨挫伤,在骨折、外侧半月板损伤上无漏诊.两者在骨挫伤方面检查的准确性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I对膝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性高于64排螺旋CT,对韧带损伤、半月板伤情的评估更好,接近关节镜检查结果,对于CT阴性结果而症状较重的膝关节创伤患者应考虑行MRI检查.
作者:李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9,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治疗组(n=69,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理想手术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春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接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36例,将其按手术方法分组.应用THR者为T组,共69例;应用内固定术(IF)者为I组,共67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出院半年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评估总体疗效.结果 T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总有效率均高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总住院时长及术后并发症少于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首选THR治疗,其比IF具有恢复快、住院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漆知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在肿瘤全身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3月接受的40例肿瘤全身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综合疗法在肿瘤全身化疗患者中有显著作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同时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值得推荐.
作者:易小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88例小儿慢性咳嗽患儿实施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结论 对小儿慢性咳嗽患儿联合使用孟鲁司特钠以及布地奈德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唐学栋;卿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盆腔炎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青霉素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2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青霉素治疗以及青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2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36%,高于对照组的80.3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青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可对总有效率的提高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改善作出充分保证,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朝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断他汀类药物对预后和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为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观察组为中断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分析中断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原因,并对比2组患者梗死后1年的预后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病残程度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中因不良反应严重停用的占16.67%(10/60),而因其他因素停用的占83.33%(50/60).急性期2组患者BI、m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后1年,观察组BI评分较对照组低,mR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18.33%)较对照组(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断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患者的预后较差,且复发率更高.
作者:戴国荣;吴鹏;洪智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膝关节炎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针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结果 对比2组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清IL-1、血清5-HT水平,均提示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膝关节炎患者实施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倪凤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血凝试验检验结果不合格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分析影响其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规避后进行二次采血检验,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血凝指标变化.结果 血凝检验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操作因素、样本因素、 用药因素及其他因素,研究组PT(19.03±3.76)s、APTT(39.28±6.91)s、TT(18.75±8.61)s及FIB(1.31±0.84)g/L等血凝指标与对照组的(13.12±0.68)s,(26.63±5.42)s,(13.52±1.14)s,(2.82±0.53)g/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应引起重视,必要时进行二次检测,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有效.
作者:邓进进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