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青霉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朝红

关键词:盆腔炎, 盐酸左氧氟沙星, 青霉素,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盆腔炎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青霉素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2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青霉素治疗以及青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2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36%,高于对照组的80.3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青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可对总有效率的提高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改善作出充分保证,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患者14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经超声诊断为恶性肿瘤,图像可见典型恶性特征,乳腺内导管内可见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可见强回声钙化,血流信号丰富,血流阻力指数为0.77±0.1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慧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D-二聚体检测在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新进展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E),其具有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VTE并及时予以恰当的治疗有着极大的临床意义[1]. D-二聚体早在20余年前即被用于诊断可疑性VTE,虽然D-二聚体对VTE的敏感性较高,但其单独诊断VTE的特异性相对较低, 因此其主要临床价值在于对VET的排除诊断[2].近年来,为提高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不少研究者对其在临床中的新应用进行探索,本文就D-二聚体在VTE诊断中的应用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雷敏;江德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宣肺止嗽合剂与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宣肺止嗽合剂与氨溴特罗口服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分为2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宣肺止嗽合剂为观察1组,使用氨溴特罗口服液为观察2组.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1组总有效率92.00%,优于观察2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除降温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症状的改善时间观察1组均短于观察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以及心律不正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氨溴特罗,在缩短患儿治疗时间的同时提升了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很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陈阳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低剂量CT影像引导下肺部肿瘤微创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低剂量CT影像引导下肺部肿瘤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102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2组患者均进行微创治疗.其中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的CT影像引导,试验组51例患者采用低剂量CT影像引导.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肺部肿瘤影像学质量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同时观察2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肺部肿瘤影像学质量评分为(78.76±5.49)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16±0.22)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86.27%(P<0.05).结论 肺部肿瘤患者在低剂量CT影像引导下进行微创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蒲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重症颅脑创伤患者ICU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ICU收治的重症颅脑创伤患者180例,严密观察和监测病情,进行止血、脱水、抗炎和抗感染处理.统计本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致病菌分布情况、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脑功能评分.结果 本组患者在ICU共发生肺部感染46例,占25.56%.共分离出致病菌86株,致病菌类型以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为主,另有真菌4株.其中混合性细菌感染20例,占23.26%;单一性致病菌感染66例,占76.74%.经治疗后患者显效32例,有效9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89.13%.患者脑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颅脑创伤患者在ICU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

    作者:张世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头颈部血管造影128层螺旋CT成像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诊或确诊为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128层螺旋CT血影造影,同时进行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和大密度投影,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各种后处理技术得到的图像经过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显示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颈内、颈外、 椎动脉图像比较清晰.100例患者中没有发生病变的患者19例(19.0%),动脉狭窄或动脉硬化68例(68.0%),颈内动脉动脉瘤4例(4.0%),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9例(9.0%).结论 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成像在诊断头颈部血管性病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无创、准确性高、快速、安全性高的优势.

    作者:陈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差异分析

    针灸是中医常用治疗手段,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按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的特点,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思想.本文就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针灸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张栋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缬沙坦联合黄葵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随机方式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治疗,对2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予以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2.50%,观察组疗效显著更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38%,低于观察组的9.38%(P<0.05).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肾功能充分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学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行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的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行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并分析血液细胞、凝血功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1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中,55例患者治愈出院,比率为90.16%,6例患者延长治疗时间后也痊愈出院.在住院期间,检查出患者的骨髓内有核细胞增生较为活跃,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均明显升高;49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全血细胞减少现象,占比为80.33%;59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占比为96.72%.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在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显著.

    作者:张大燕;张桂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膝关节炎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针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结果 对比2组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清IL-1、血清5-HT水平,均提示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膝关节炎患者实施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倪凤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改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对改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送检的328例病理组织石蜡切片,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164例.常规制片后,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组采用改良HE染色.观察2组切片的染色诊断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胃镜活体检查、子宫内膜、脂肪组织、骨组织、肝胆胃肠的标准率分别为98.18%,94.74%,96.97%,95.45%,93.75%,较对照组的88.89%,79.49%,81.82%,66.67%,64.71%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HE染色应用于病理诊断中,能够根据切片特点采用不同染色技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斯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加服苏子降气汤,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变化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苏子降气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和血气水平.

    作者:姜莉;张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隐匿性骨折采用X线平片和CR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隐匿性骨折采用X线平片和CR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骨折患者102例,均同时进行X线平片及CR检查.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的成像质量及对骨折辨识度的差别.结果隐匿性骨折X线平片诊断阳性率为31.37%,CR诊断阳性率为96.08%,CR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CR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成像更加清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玮;易群;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肾段动脉阻断与肾动脉全阻断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肾段动脉阻断与肾动脉全阻断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3年8月—2016年2月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术94例肾肿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肾段动脉阻断患者纳入甲组,53例肾动脉全阻断患者纳入乙组.对比2组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肌酐变化情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阻断时间明显较乙组长(P<0.05);甲组肌酐变化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肾动脉全阻断相比较,对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实行肾段动脉阻断可有效减轻因热缺血时间过长所致的肾功能损害.

    作者:陈威;肖龙明;杨巧智;陈壮;陈志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糖尿病高血压与牙周炎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牙周炎发病与糖尿病、高血压的关系,为提高牙周病的预防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筛查我市2017年4家国家事业单位公务人员的体检结果,选取单纯糖尿病患者13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83例及无系统性疾病者55例进行牙周检查,分析比较3组人群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5项牙周临床参数.结果 DM组和HBP组牙周炎的发病率及牙周炎严重程度均远高于N组,两组PD、AL、PLI、GI、BI均高于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疾病增加了牙周病的患病风险,而且由于血糖和血压因素影响牙周炎程度明显加重,医生和患者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王志滨;王文玲;郭艳杰;申秀梅;李梅霞;李咏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病案室人性化服务探讨

    目的 探讨病案室人性化服务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病案室1000份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有病历500份.对照组应用传统病历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人性化病历管理方法.比较两种病历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医患纠纷发生率2.4%,工作差错发生率1.8%,患者满意度96%;对照组医患纠纷发生率18.2%,工作差错发生率7.6%,患者满意度87.6%,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病案室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管理措施可获得显著效果,明显提高病案室工作环境、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磁共振和64排螺旋CT诊断膝关节创伤的准确性比较

    目的 比较磁共振和64排螺旋CT在诊断膝关节创伤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膝关节创伤患者90例,均行64排螺旋CT、MRI及关节镜检查,再由临床医师用双盲法阅片,比较诊断结果.结果 磁共振在骨折、骨挫伤、外侧半月板损伤以及3级韧带损伤的诊断上均无漏诊,漏诊了2例内侧半月板损伤,2例合并有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和2例小于3级的韧带损伤;而CT漏诊了6例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合并有内外侧半月板损伤,6例小于3级的韧带损伤,5例3级韧带损伤以及18例骨挫伤,在骨折、外侧半月板损伤上无漏诊.两者在骨挫伤方面检查的准确性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MRI对膝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性高于64排螺旋CT,对韧带损伤、半月板伤情的评估更好,接近关节镜检查结果,对于CT阴性结果而症状较重的膝关节创伤患者应考虑行MRI检查.

    作者:李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68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婴幼儿组(30例)和学龄前组(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发热、热程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持续干咳、喘鸣和湿啰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龄前组MP-IgM滴度≥1:160明显高于婴幼儿组(P<0.05);2组X线下小叶实质浸润和肺段实质浸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组肺外症状者率(26.3%,10/38)高于婴幼儿组(6.7%,2/30).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较隐匿,实验室检查敏感性较低,临床治疗中应予充分重视,防止误诊或漏诊.

    作者:罗迪;杨前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腭侧异位阻生尖牙片段弓牵引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腭侧埋伏尖牙片段弓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3例腭侧尖牙病例共30颗腭侧阻生尖牙,采用开窗牵引方法,片段弓牵引组使用TMA弓丝个别弯制的悬臂加力单元牵引腭侧阻生牙齿,直接牵引组使用恒力拉簧直接牵引阻生牙齿,对比2组疗效.结果 30颗腭侧阻生的上颌尖牙,拔除3颗,采用其他代偿方法;腭侧阻生尖牙导致侧切牙拔除2颗,27颗阻生尖牙基本牵引进入牙列,时间短6个月,长26个月.结论 片段弓牵引治疗应为正畸治疗腭侧埋伏尖牙的首选方法.

    作者:赵会杰;许刚;唐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 钼靶X线、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3例,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MRI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超声检出率为90.36%,钼靶X线检出率为65.06%,MRI检出率为96.39%,MRI检出率与超声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钼靶X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与MRI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各有优缺点,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杨滢;兰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