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丙帕他莫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抑制效果观察

严小纯;武利军

关键词: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盐酸丙帕他莫, 抑制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盐酸丙帕他莫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抑制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急诊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A组(丙帕他莫组)和B组(生理盐水组),每组28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组在切皮前10 min给予盐酸丙帕他莫2 g静脉注射,B组在切皮前10 mi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2组麻醉时间、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2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丙泊酚用量及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结论 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中应用盐酸丙帕他莫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引发的痛觉敏感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新进展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较为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入,目前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措施,本文对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章丹;汪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凉山地区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并发症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将309例糖尿病患者按照病程分为3组,<5年组(182例),5年~10年组(76例),以及>10年组(51例).分析年龄、性别、HbA1c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性.结果 患者年龄与病程中度相关(r=0.426,P<0.05).不同病程患者HbA1c差异明显(P<0.05),病程较长者血糖控制不佳者比例上升,患者HbA1c、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和病程呈弱相关(r=0.136~0.187,P<0.05).并发症和病程间显示弱的相关性(r=0.125~0.181,P<0.05).结论 不同病程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明显,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直接相关.

    作者:游泽莉;杨成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08例,分为2组,对照组(54例,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54例,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26%,低于对照组的24.0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5.01±1.27)d、症状消失时间(5.29±0.11)d,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的75.93%(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兴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对急诊脑创伤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对急诊脑创伤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急诊脑创伤手术治疗患者68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行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恢复自主呼吸、拔管、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率32.35%,与对照组的23.5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急诊脑创伤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苏醒,减轻麻醉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用瑞芬太尼麻醉.

    作者:胡定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选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微创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钢板螺钉固定术治疗,微创组患者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四肢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疗效更好且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缩短痊愈时间.

    作者:邱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予以尤瑞克林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对照组47例单纯使用尤瑞克林治疗.于1 d、14 d分别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行头颅MRI检查,计算并比较2组间各时间点脑梗死体积、梗死体积吸收率(△V).结果 治疗组1 d、14 d的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后14 d,治疗组△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对减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效果明显.

    作者:张卫东;朱智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骨质疏松性腰椎间盘突出伴糖尿病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糖尿病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骨质疏松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糖尿病患者100例,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各50例.常规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糖尿病予以综合康复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能减轻患者疼痛,快速恢复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黎明;张晋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CT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均接受超声以及CT诊断.将两种方法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 CT诊断的特异度为90.91%(10/11)、准确度为96.67%(58/60);超声诊断的特异度为36.36%(4/11)、准确度为70.0%(4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声检查灵敏度为77.55%(38/49),CT诊断的灵敏度为97.96%(48/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CT诊断的效果非常显著,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夏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困难气管插管全麻复苏喉痉挛置入喉罩维持呼吸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身高165 cm,体重85 kg,ASAⅡ级.主诉:上腹疼痛不适,恶心、呕吐;腹部B超诊断:胆囊结石.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访视患者;查体:意识清醒,心率(HR):89次/min、血压(BP):135/82mm Hg、呼吸(RR):20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98%、体温(T):36.5 ℃、气道评估:张口度3.2 cm.Mallampati:Ⅲ级舌咽关系:仅见软腭,而腭弓和悬雍垂全被舌根遮住,骸甲间距:6.0 cm,颈部活动度可,呈困难气管插管体征.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困难气管插管风险,患者家属表示理解,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作者:黄友芳;李俊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标志物血清CA199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者,检测2组血清CA199、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CA199、TC、TG、FBG、HbA1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CA199的水平与FBG、HbA1c呈正相关,与TC、TG、LDL-C和HDL-C无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可表现为低度升高,且与血糖状态密切相关,与脂类代谢不相关.

    作者:沈爱蓉;王红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MRA与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420例,均行MRA和DSA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DSA和MRA检测中的TOF(time of flying,时间飞跃法)检查和PC(phase contrast,相位对比法)检查图像清晰度无显著差异.MRA检测中的TOF检查和PC检查静脉图像清晰例数显著高于DSA检查.MRA两种检测方法诊出病变的准确性高于DSA.结论 MRA和DSA在检查动脉的清晰度方面无显著差异,MRA对静脉血管的显示也优于DSA.所以MRA在诊断脑部静脉血管疾病方面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尧国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肾移植与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析肾移植与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1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同期接受肾移植治疗的3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存质量等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生存质量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肾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相对较高,并且年龄与患者生存质量呈负相关,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受教育程度则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

    作者:许飞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X线检查用于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X线检查用于颈椎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健康人群56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颈椎X线扫描,对比2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齿突与枢椎棘突轴绀的不重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前屈侧位片中呈现的水平位移率和成角位移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侧位片中呈现的水平位移率和成角位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颈椎病患者采用X线进行检查,有助于及早诊断出病变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帆;周凯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咪唑安定与芬太尼合用在ICU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与芬太尼合用在ICU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从2015年2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ICU需接受镇静镇痛的患者中抽取7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等治疗,研究组接受芬太尼、咪唑安定静脉泵镇静镇痛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平均动脉压、心率等状况.结果 治疗前2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呼吸、心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静达标率、苏醒时间、停药后躁动发生率、停药后恶心率、机械通气时间、咪达唑仑使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将芬太尼、咪唑安定联合用于镇静镇痛,以提升ICU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邓建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上肢骨折患者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上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静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频超声定位肌间沟路径腋窝路径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定位肌间沟路径、 腋窝路径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肌间沟路径组和腋窝路径组,各30例,分别采用肌间沟路径与腋窝路径进行高频超声定位臂丛神经两靶点阻滞.观察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2组阻滞成功率和总麻醉相关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腋窝路径组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肌间沟路径组(P<0.05).肌间沟路径组和腋窝路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和2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频超声定位肌间沟路径、腋窝路径臂丛神经阻滞均具有较高的阻滞成功率,但腋窝路径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更短,在临床中可优先选用.

    作者:黎立清;黄耀;王亚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策略

    桥本甲状腺炎(HT)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的危害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组织结构的改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结节,《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HT的治疗原则是纠正异常的甲状腺功能以及缩小甲状腺肿大.但是HT由于自身免疫监控缺陷,对人体的危害不仅只是甲状腺功能和结构改变,还有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易伴发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外癌的发生率显著升高等.即使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也有如水肿、怕冷、便秘、女性月经不调、肌肉病变、胃胀痛、白细胞减少等并不局限于甲状腺的诸多危害.作为目前尚无法根治的一种慢性疾病,HT的治疗策略应为在对症处理的同时,以控制病情进展和改善临床症状为主.

    作者:熊晓玲;汪虹;邵迎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康复新液在复杂牙拔除术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在复杂牙拔除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复杂牙拔除术的9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术后口服甲硝唑和乙酰螺旋霉素,研究组口服甲硝唑和康复新液含漱,对比2组伤口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伤口愈合优良率、 患者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康复新液在复杂牙拔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罗琼;刘小云;谢丰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念珠菌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念珠菌检验中对其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 选取16株念珠菌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并采用DNA序列分析其中12株念珠菌的分子类型.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不适合利用自动化仪器检测的念珠菌只有1株.结论 念珠菌检验过程中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主要为培养时间、培养温度以及培养基类型.

    作者:贾英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PCT CRP和WBC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患儿65例,依临床诊断分为细菌组31例和病毒组34例,比较2组PCT、CRP和WBC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细菌组的PCT、CRP和WBC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组PCT和CRP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在诊断和鉴别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质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为儿科医生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郭聪华;詹婉霞;陈爱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