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幼云
公共场所是人群密集聚集、人口集中,且流动频繁室内场所,其卫生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了解大同市公共场所室内环境卫生质量, 严把卫生许可关,有目的地进行防控,确保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对大同市公共场所历年来室内环境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
作者:刘宁;韩俊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改良后的血液成分制备技术是否能够得到高质量血液,减少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按照新的处理方法制备多种改良血液成分,调查其临床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与传统血液成分制备技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比较其改良效果.结果 改良血液成分制备技术后,总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5%,明显低于传统血液成分制备技术不良反应发生率0.29%(P<0.05).改良后,多种血液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传统技术有明显改善,其中以血浆的改善为显著(P<0.05).结论 改良血液成分制备技术可明显改善血液质量,降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以提高血液的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煤矿创伤致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11例煤矿伤导致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统计创口感染的细菌学分布,分析引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311例煤矿伤导致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感染率为24.10%,共分离出39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19株、占55.87%,革兰阳性菌173株、占44.13%.创伤机制、 损伤程度、 清创前的时间间隔、 术前抗菌药是导致煤矿开放伤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煤矿创伤致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创伤机制及损伤程度,缩短急救时间,清创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元占玺;黄海;韩兰芳;张喜才;郭艾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比较分析2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前,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占预标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VC、FEV1、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较护理前以及对照组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并能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单纯的饮食控制,观察组5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早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宫内窘迫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顺产率,降低患者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明显.
作者:王灵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然分娩产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人性化组,每组70例.常规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人性化组产妇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 人性化组产妇产程短于常规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产程、提升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美玲;叶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分析鼻创伤患者鼻骨侧位CR片与普通X线平片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鼻创伤患者,采用CR片与普通X线平片对鼻骨侧位进行诊断,对比2种诊断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CR片鼻骨骨折的显示率明显高于普通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片应用在鼻创伤患者鼻骨侧位诊断中,作用要优于普通X线平片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德虎;周国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在围术期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水肿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护理当中,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水肿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温秀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间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菌药物治疗,不进行特殊服药指导及护理;试验组给予合理用药指导.2组患儿在用药前均向其家属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及家属的药物过敏史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儿疾病的预后情况.
作者:刘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治疗内镜息肉切除诱发胃溃疡4周与8周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内镜息肉切除诱发胃溃疡的60例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兰索拉唑服用方法及剂量与对照组相同,连续治疗时间为8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率及溃疡面积.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溃疡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溃疡面积均缩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治疗内镜息肉切除诱发胃溃疡8周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提高溃疡愈合率,缩小溃疡面积.
作者:李文英;刘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2种心电图监测心率失常结果和心肌缺血情况.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和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且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患者能够帮助对早期心肌缺血进行诊治,且能够及时地诊断心绞痛型、心率失常型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利普刀联合医用伤口护理膜用于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造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普刀行造口术,术后联合医用伤口护理膜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疼痛时间、伤口肿痛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瘢痕率、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随访,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普刀联合医用伤口护理膜对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有良好应用价值,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疼痛,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小秀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2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乳酸菌片,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入乳酸菌片及复方胃蛋白酶散.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肺炎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给予乳酸菌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被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氧分压(PaO2)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pH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对症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馨渔;万兴富;吴坤雾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MMA)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芬太尼PCIA镇痛,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对比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外周血CD4+/CD8+比例.结果 观察组术后12 h、24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72 h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72 h的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可明显缓解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炎性反应,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叶海啸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究针灸配合牵正散合桂枝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7年5月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牵正散合桂枝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面部神经功能.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H-B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牵正散合桂枝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海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ECT全身骨显像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00例肿瘤相关ECT全身骨显像患者,分析其申请检查目的及结果.结果 400例患者中,174例为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占43.5%;95例为肿瘤的临床分期,占23.8%;131例为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估及随访,占32.8%.结论 ECT全身骨显像在肿瘤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在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肿瘤临床分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及预后随访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尤其可用于诊断恶性肿瘤的骨转移,也可以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张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CT诊断涂阴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为涂阳肺结核患者,试验组为涂阴肺结核患者.2组患者均使用CT进行检查,并比较2组患者的CT征象和病灶分布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支气管增厚、多发空洞、单发空洞、肺段以上实变以及磨玻璃影的检查概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检出4种以上活动性CT征象的概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CT对涂阴肺结核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诊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浩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伴甲亢患者应用甲巯咪唑以及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84例糖尿病伴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参照组42例患者实施单一的甘精胰岛素治疗,联合组42例患者予以甲巯咪唑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糖水平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低于参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伴甲亢患者采用甲巯咪唑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万幼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B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4例确诊为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过B超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经B超检查定性诊断49例,物理诊断5例,检出率100.00%;经CT检查定性诊断45例,检出率8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对肝脏血管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检出率高,且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便携、费用较低等特点,是肝脏血管瘤等肝占位性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陈志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