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定元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黄疸的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我市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黄疸消退延迟的新生儿黄疸患儿96例,无明显疾病、一般情况良好.应用茵栀黄口服液的47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未用茵栀黄口服液的49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资料记载的不良反应表现.结果 2组均未发生高胆红素脑病;观察组出现腹泻30例(63.8%),对照组腹泻2例(4.1%);观察组臀红10例(21.3%),对照组无臀红.2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一般情况良好但黄疸消退延迟的新生儿黄疸,预防并发高胆红素脑病的作用不明显,而且具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建议无明显疾病、一般情况良好但黄疸消退延迟的新生儿黄疸,慎用茵栀黄口服液.
作者:茹建萍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黄连素药浴联合洁悠神喷洒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黄连素药浴联合洁悠神喷洒治疗,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涂抹.对比2组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总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黄连素药浴联合洁悠神喷洒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叶乐荣;陈芳芳;江宝玉;舒智源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评估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 临床药师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标进行问题分析、找出原因、确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干预措施.对干预前2017年1月—3月与干预后2017年4月—12月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全院及重点外科科室(不合理使用率前5位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并无明显下降,但全院及重点外科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降低(50.4 vs 31.1 DDDs,86.5 vs 48.1 DDDs,P<0.05),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达标(31.1 DDDs,<40 DDDs).重点外科科室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明显下降(56.7%vs 31.3%,P<0.05).结论临床药师实施有效干预方案,可明显提高重点外科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故临床药师干预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低的重要推力.
作者:蒲强红;唐艳;朱璀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骨伤科术后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2例骨伤科术后发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治疗5 d后,分析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退热起效时间和退热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青蒿鳖甲汤加减应用于骨伤科术后发热治疗中,退热迅速,疗效确切.
作者:周友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PLR)比例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糖尿病肾病(DN)患者33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测,计算NLR、PLR;生化检测血液空腹血糖和肌酐;另留取治疗前24 h尿,生化检测24 h mALB.结果DN组患者NLR、PLR均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且与肌酐和24 h mALB均呈显著正相关性.NLR、PLR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达到0.87和0.85.结论 NLR、PLR是DN较好的诊断标志物,或可推广临床应用.
作者:童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联合增强头颅核磁(MRI)在脑膜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脑膜癌患者的临床、脑脊液细胞学及神经影像学资料.结果 80例患者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瑞-姬氏染色均找到肿瘤细胞,其中60例首次检测发现肿瘤细胞,另外20例经二次复检查出,增强MRI扫描首次检查查出49例脑异常强化.首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检出率为75.00%(60/80),增强MRI扫描检出率为61.24%(49/80),经首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联合增强MRI确诊率为92.50%(74/8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和增强MRI是脑膜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检测手段,两者联合可有效提高确诊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菜籽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评估他汀类药物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他汀类药物治疗和无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随访期内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生化指标,并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方法诊断DME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生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在随访期间,23%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和48%无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出现DM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无他汀类药物治疗组(P<0.05).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中DME和非DME亚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无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中DME和非DME亚组(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可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DME的发生.
作者:杨君;王春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ABO、RhD血型抗原鉴定中采用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106例,首先采用传统试管法进行ABO、RhD血型抗原鉴定,定义为对照组;再采用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进行ABO、RhD血型抗原鉴定,定义为研究组.对比2组监测结果 阳性率.结果 2组ABO、RhD检测结果阳性率均为92.5%和5.7%,符合率达到100%.结论 在ABO、RhD血型抗原鉴定过程中应用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其检测结果与传统试管法完全相符.
作者:赵鲜珍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调查O型孕妇(丈夫为非O型)血清中IgG类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早期检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7年度226例夫妻ABO新生儿溶血病预报实验结果 进行统计.结果 O型孕妇(丈夫为非O型)IgG抗体效价阳性率高;夫妻血型为O-A组的IgG抗体效价明显高于O-B组;高龄孕妇的血清效价水平高于育龄孕妇.结论 对O型孕妇(丈夫为非O型)监测血清IgG抗体效价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可大大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也能相应地减轻新生儿溶血病的危害程度,是优生优育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手段.
作者:苏晓晶;罗秀芬;黄巧莉;邱小兰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临床感染性疾病致病菌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2177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2177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6.80%,革兰阳性球菌占23.20%.对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类活性强,其次为酶抑制剂复合剂;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分析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经验性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赛海芳;荣伟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在腹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对治疗精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12月在我院进行诊疗的腹部肿瘤患者10例,均采用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治疗,患者前后(z)、头脚(y)、左右(x)方向上的线性摆位误差通过锥形束CT影像技术获取,对x、y、z轴旋转进行建立,而后对相应的u、v、w旋转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共施行40次CT检查,扫描检查结果显示:x、y、z方向上的线性摆位误差分别为(0.14±0.08)cm、(0.09±0.12)cm、(-0.13±0.11)cm,u、v、w旋转摆位误差分别为(0.75±0.26)°、(-0.19±0.28)°、(0.21±0.18)°.其中摆位误差小、居中、大分别为:x方向、z方向、y方向,其外扩值分别为0.57 cm、0.65 cm、1.10 cm.结论在腹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检查摆位误差,起到提升治疗精度的作用.
作者:邹钦凤;聂晓历;黄丽娜;蒋思思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医院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及预防对策.方法 调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23835人次输血治疗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分布以及输血史、妊娠史、输血量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23835人次输血治疗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3%(78/23835);从输注血液类型分布上来看,输注病毒灭活血浆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0.94%);从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分布来看,过敏性输血反应占比高(82.05%);有输血史者、有妊娠史者以及输血量≥1600 mL者输血不良反应更高(P<0.05).结论输血治疗中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性输血,诱发不良反应的主要血液类型为病毒灭活血浆,输血史、妊娠史及输血量均可能影响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需加强警惕.
作者:梁冬香;阙庆和;邱启东;苏晓晶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属于慢性睑板腺功能异常,其主要特征为睑板腺分泌物变化、或是睑板腺终末导管阻塞.该病的治疗标准尚未统一,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有物理治疗、激素治疗、药物治疗、营养支持、人工泪液替代疗法、中医治疗等,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秀娟;朱晓燕;林媛;郭连春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患者CT血管成像检查(CTA)时采用双低剂量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接受CTA检测主动脉的A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管电压:80~100 kV;对比剂碘海醇:300 mg I/mL)及对照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碘海醇:370 mg I/mL),各40例.对2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值、主动脉根部、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平均CT值、碘摄入量、有效辐射剂量(E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值、主动脉根部、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平均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碘摄入量、E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CT血管成像检查时采用双低剂量技术能够在获得良好图像质量以及各主动脉血管CT值的前提下,降低碘摄入量以及有效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微创取石术后残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微创取石术后残石患者中选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21)应用常规对症疗法,研究组(n=21)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组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整体疗效、 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38.10%(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微创取石术后残石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复发,值得借鉴.
作者:郭昌文;周告生;文薇;刘志文;谢家金 刊期: 2018年第28期
医疗机构通过辅助用药管理能够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从而降低患者的用药费用.为此,本文通过实践调查了解,总结了当前医疗机构临床辅助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出发进行思考,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应用到实践中.分析了管理策略的效果,使辅助用药管理真正发挥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辅助用药、提升患者对医疗机构满意度和信任度的作用.而且这种方式也正是对我国现行医疗改革的深入践行,深化落实当前的医疗改革政策,对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也有较大帮助.
作者:张英俊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内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45例重症监护室(ICU)内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及45例中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为观察组,中年高血压性脑出血为对照组.2组患者住院后均接受相关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出血部位主要发生在丘脑及小脑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0%)高于对照组(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提高重症监护室内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就有必要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手段进行治疗.
作者:邱奉敏;刘小强;李晓东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7周的治疗后,观察组空腹以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地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宁静 刊期: 2018年第28期
职业病网报工作开展10余年来,为职业病统计、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本文对在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报告卡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职业病报告的质量,达到数据利用大化.
作者:邓云珺;李风琴;李旭春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E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维生素E联合拉贝洛尔治疗的42例作为观察组,单纯采用维生素E治疗的4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水平变化,比较2组母婴预后.结果 2组治疗后心率、血压水平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维生素E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季鑫;彭慧琼;刘旭东 刊期: 2018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