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ocus 超声刀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作用观察

巫国海;张名文;林元沛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Focus UHS, 甲状旁腺功能,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 Focus 超声刀(UHS)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旁腺(parathyroid,PT)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70例,随机分成2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 Focus UHS 手术,对比分析2组 Ca2+、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及手术情况。结果术后,对照组的 Ca2+和 PTH 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切口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 Focus UHS 效果较好,可稳定 Ca2+与 PTH 水平,有效保护 PT,避免PT 功能减退,且安全性较高。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语言应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观察组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语言应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P<0.05);观察组患儿低血氧、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患儿麻醉后意识恢复速度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玮玲;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DCA 循环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应用 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开始施行 PDCA 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结果相比于 PDCA 循环实施前,实施后门诊患者数量明显增多,预约时间和等候时间缩短,有效投诉事件数量减少,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应用 PDCA 循环管理能够增加就诊例数,缩短患者预约与等候时间,降低投诉事件的发生概率,另外还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解凌云;李成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论情绪弹性在民办高校专职教师职业倦怠中的作用

    情绪弹性指个体在面对负面情绪刺激时产生积极情绪,并从负性情绪中恢复的能力[1]。情绪弹性可以促使人克服困难,减轻压力,缓解心理的不适,能有效提高个体应对应激及压力的心理水平。20世纪70年代以来,职业倦怠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2]。职业倦怠又称“心理枯竭”,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在工作中因为外界对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个体无法应对而产生的挫折感,终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机能失调现象[3]。 Maslach 等提出枯竭、倦怠的三维度模型,认为枯竭是个体在面对工作中持续的负性情绪及应激源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综合征,包括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等三个维度[4]。据中国人力资源网发布的“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在众多的行业中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指数位居第3[4]。

    作者:李英;刘芳娥;李晓明;单珊;张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川崎病冠脉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川崎(KD)病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临床确诊 KD 患儿103例,按年龄分为0~12个月龄组、13~24个月龄组、≥25个月龄组,分别为45,32,26例,比较3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的差异。再将 KD 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30例,冠状动脉正常组73例,2组按入院当日或次日分别检测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心肌酶谱(CK-MB)并进行对比。结果 KD 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数在0~12个月龄组为19例,发生率为42.22%;13~24个月龄组为6例,发生率为18.75%;≥25个月龄组为5例,发生率为19.23%,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0~12个月龄组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4个月龄组与≥25个月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KD 患儿入院当日或次日冠状动脉损害组与正常组相比较,WBC、PLT、CRP、ESR、CK-M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年龄、WBC、PLT、CRP、ESR、CK-MB 可作为预测 KD 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指标。

    作者:江莹子;谢辉;沈彤;傅美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66例,随机分为2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4,12,24周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时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二伟;吴长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OEM 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运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 POEM 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4 d 即可食用流质食物,临床症状显著缓解;术后3 d 食管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术前;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可取得理想的短期疗效,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且术后并发症少,但远期疗效及并发症还有待考证。

    作者:魏作林;彭贵勇;韩容;田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余慧华副主任医师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特点介绍

    余慧华副主任医师师从海派创始人金义成,临床从事小儿推拿3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小儿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疾病,本文从小儿肌性斜颈的概念、中西医对其的认识、治疗方法、病案举隅等方面重点介绍小儿推拿专家余慧华副主任医师治疗该病的特点。虽为管窥之见,也能反映出余慧华副主任医师对该病的临床学术思想,值得我们后世者学习借鉴。

    作者:许榕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后于胸腔内灌注滑石粉两种方法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1例为观察组,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3例为对照组。观察组行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胸腔闭式引流后于胸腔内灌注滑石粉。比较2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胸水控制情况。结果术后12周,观察组完全缓解率90.3%,有效率96.8%,对照组完全缓解率33.3%,有效率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在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灌注滑石粉。

    作者:曾绍杉;周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以器官系统为模块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实践

    医疗专业教育中,临床医学部分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引领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提高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在课程安排上将桥梁课、临床课、实践课程系统融合,以器官系统安排授课顺序,形成以系统排课为主线、网络课程为保障、多维课程为补充的教改方案,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系统思维能力。

    作者:杨柳;郝晓柯;马越云;李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缬沙坦与叶酸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肾病确诊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缬沙坦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缬沙坦与叶酸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肾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降压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采用缬沙坦与叶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冯健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数字X线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数字 X 线对尘肺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确诊尘肺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数字 X 线与高千伏 X 线检查,对其诊断结果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76例患者采用数字 X 线诊断的准确率为93.4%,高于采用高千伏 X 线诊断的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千伏 X 线相比,数字 X 射线摄影显示出的细微结构清晰度更好,更利于临床医师进行诊断。结论 X线数字成像技术的应用为尘肺病诊断提供了具有较高价值的信息,在尘肺病原诊断基础上提供了新的影像线索,有助于医师作出更加客观、准确的诊断。

    作者:黄亨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臭氧治疗手术切口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例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例。在常规换药基础上,对照组予加空气灌冲;治疗组给予40%臭氧治疗30 min。分别观察2组切口疼痛、愈合时间,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切口疼痛病例和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切口分泌物经培养无细菌生长。结论在临床中使用40%臭氧灌冲30 min 可促进感染伤口愈合,且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手术切口感染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苏军;胡建山;赵久敏;唐广应;肖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及血脂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叶酸(FA)、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妊娠糖尿病孕妇50例作为试验组,健康妊娠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NC 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的空腹血糖(FPG)、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 NC 组比较,GDM 组孕妇血清中的 Hcy、FPG、TC、TG、LDL 含量水平明显升高,叶酸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cy 与 FPG、TC、TG、LDL 呈正相关(P<0.05),与 FA 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 Hcy 水平与 FPG、FA、TC、TG、LDL 有一定相关性,在产科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加强血糖、血脂的监测,预防妊娠糖尿病合并其他并发症。

    作者:陈雪;康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 MRI 与 CT 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 MRI 与 CT 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 MRI 和 CT 检查结果。结果 MRI 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较高,为94.2%,明显高于 CT 检查的81.6%(P<0.05)。结论 MRI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性较高,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杜红;胡含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4年12月儿科收治的137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71例和联合组6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小儿咳嗽布地奈德药物治疗,联合组采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对比2组治疗2个月后的效果。结果联合组在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达到93.9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24%(P<0.05);且联合组患儿的肺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哮喘采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患儿的病情恢复以及肺功能恢复明显加快,安全有效。

    作者:刘烽;杜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6年收治的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297例,男165例、女132例,发生吻合口瘘25例(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5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肿瘤大小、肿瘤距肛缘距离等因素与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关系。结果患者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营养状态(NRS 评分)、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分期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而年龄和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众多,有必要对高危人群制定围术期治疗方案以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 ABCB1基因型乳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 ABCB1基因型乳腺癌患者在应用紫杉醇治疗时毒副作用的差异。方法根据是否进行紫杉醇药物基因检测,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乳腺癌患者分成检测组、未检测组,每组各100例。患者中选择应用紫杉醇联合环磷酰胺化疗方案,且坚持完4周期化疗的患者入试验组。终检测组中符合入组标准的53例患者编为试验一组,未检测组72例患者编为试验二组。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应用4周期后,出现Ⅲ度及其以上骨髓抑制的情况。结果试验一组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仅为7.5%,试验二组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多达43.1%。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通过检测 ABCB1基因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患者血液学毒性风险。

    作者:杨晓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美洲大蠊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美洲大蠊提取物来源丰富,药用价值高,不良反应低,在医药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制剂康复新液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肺结核的辅助治疗,且外用于各种创伤。本文就美洲大蠊提取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黄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HbA1c 血脂 UMA 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尿微量白蛋白(UMA)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方法收集近年我院糖尿病的患者,定义为研究组,根据研究组 HbA1c 值分为低水平组(HbA1c<10%)、高水平组(HbA1c≥10%)。对照组为同期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健康人群。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血脂、HbA1c、UMA水平。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血脂、HbA1c、UMA 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生化指标和 UMA 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生化指标和 UMA 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 HbA1c、血脂水平密切相关,UMA 可灵敏反映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

    作者:邱光艳;张正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3月入住我院的9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压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08%,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玫侠;李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