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阑尾周围脓肿穿刺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秦有年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 穿刺脓液,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摘要:目的 分析阑尾周围脓肿穿刺时抽取脓液的细菌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 .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治疗的12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脓肿穿刺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其结果 .结果 患者的脓液标本中有101例检出细菌,检出率为78.9%,分离到的菌株共84株.84株中革兰阴性菌69株(占82.1%),革兰阳性菌15株(占17.9%);需氧菌72株(占85.7%),厌氧菌12株(占14.3%).检出多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而这些细菌对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及三、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尤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对无偿献血人员中梅毒筛查阳性者提供后续服务的探讨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 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临床上可分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Ⅲ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梅毒可通过性、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传播途径与艾滋病基本一致,梅毒螺旋体的感染与艾滋病感染具有相互促进、彼此协同的关系[1,2],有研究表明,梅毒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4~5倍,从而促进艾滋病的传播[3].本文对大同市无偿献血人员梅毒感染及其提供后续服务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涛;梁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体会

    目的 探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妇女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方法 对245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分别采用硝酸咪康唑栓阴道后穹隆内置(观察组)与克霉唑栓阴道内置(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120例患者中治愈96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17%;对照组125例患者中治愈85例,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具有使用方便、可重复进行、起效迅速、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热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病,西医认为多数与病毒感染有关,少数合并有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 加之多年来基层医院抗生素及激素的大量滥用,导致小儿体质更加虚弱,单纯西医对症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越来越差. 笔者有感于祖国医学的长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风热感冒颗粒治疗60例风热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特报道如下.

    作者:袁兴利;赵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抗生素联合艾灸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抗生素联合艾灸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2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取抗生素、艾灸以及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治疗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炎性指标、影像正常时间以及症状消除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指标优于对照组,影像正常时间和症状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抗生素联合艾灸加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案.

    作者:陈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补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补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滴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氨溴索,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肺汤辅助治疗.比较2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急性发作次数.结果 观察组各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如: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补肺汤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健脾化痰、清肺止咳的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刘玉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及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及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保守治疗的20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3个月及6个月血肿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手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能够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康复,是无手术禁忌的老年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李斌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7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随机、双盲方法 分为2组,对照组根据患儿个体情况给予不同时长的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茵栀黄颗粒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120 h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4.2%,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手段, 辅助茵栀黄用药能加快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且不良反应少,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理化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目的 分析理化检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总结相应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院理化检验人员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潜在职业危害,从而制定针对性防护对策.结果 理化检验人员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较多,包括试剂、电离辐射等多个方面,为确保理化检验人员健康,必须给予针对性防护对策.结论 针对理化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给予相应防护对策,可有效确保该类医务人员的健康.

    作者:李秀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以及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续护理应用到糖尿病患者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糖尿病知识水平,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提升了糖尿病小组的管理能力.

    作者:樊瑞丽;王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2015年在我院分娩的8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产妇仅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2组产妇的临床疗效和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诊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分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以有效改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改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类型浅表脂肪瘤的超声特点及诊断结果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浅表脂肪瘤的超声图像特点,为脂肪瘤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30例脂肪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诊断.结果 130例患者中106例(82%)被超声确诊为脂肪瘤.结论 不同类型的脂肪瘤有各自的超声影像特点,其可检测到典型脂肪瘤的纤维组织因而易于诊断,超声检查可作为脂肪瘤诊断的临床辅助检查.

    作者:王芳;高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甲氨蝶呤不同给药方式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甲氨蝶呤全身及局部给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诊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全身组50例采用甲氨蝶呤单次肌注治疗,局部组5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在异位的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治疗,2组均同时予以米非司酮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妊娠包块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局部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全身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身组,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前平均血 β-HCG及妊娠包块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局部组血β-HCG和妊娠包块直径均低于全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全身给药相比,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早期异位妊娠起效快,治疗成功率高,副作用少,临床优势明显.

    作者:田飞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京万红软膏联合硝酸甘油软膏治疗肛裂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京万红软膏联合0.2%硝酸甘油软膏治疗Ⅱ、Ⅲ期肛裂的疗效.方法 将Ⅱ、Ⅲ期肛裂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京万红软膏联合0.2%硝酸甘油软膏)和对照组48例(0.2%硝酸甘油软膏),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8.7%)(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京万红软膏联合0.2%硝酸甘油软膏治疗Ⅱ、Ⅲ期肛裂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其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为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水平,本文从目前医学免疫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出发,阐述其存在的弊端,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入手,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免疫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李冉辉;赵兰华;文雅婷;游晓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珍黄丸加扑尔敏外用治疗接种白破疫苗引起的局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用珍黄丸加扑尔敏外用治疗接种白破疫苗引起的局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疗效.方法 2012年4月—2016年6月我院共发生55例因接种白破疫苗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患儿,分别给予珍黄丸加扑尔敏用米醋混合外涂(治疗组)27例,传统扑尔敏肌注加干热敷(对照组)28例.结果 随访5 d,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珍黄丸加扑尔敏外用治疗接种白破疫苗引起的局部血管神经性水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戴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站前社区居民脑卒中预防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站前社区居民对脑卒中预防知识、信念及行为情况培训干预的效果.方法 根据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干预项目要求,2013年以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站前社区≥40岁的居民作为目标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TIA和卒中人群进行社区规范化干预管理,对社区居民按照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进行健康教育培训.2015年再次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对比干预前后危险因素分级情况,风险控制良好.可控危险因素有所减少,社区居民对脑卒中高危因素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 脑卒中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应加强脑卒中健康教育宣传,筛查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作者:董瑞;李金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马教授讲中医——三部六病基层医师园地第七讲整体气血论——协调疗法与整体病的治疗

    整体气血论是三部六病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中医的补充发展.其对情志因素导致的心身疾病和慢性内伤杂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生理学混合教学之健康校园行的初步研究

    江南大学作为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院校,2012年医学院正式成立,经过5年的发展,如今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已经初具规模,教学质量日益提高.提升医学院在整个江南大学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以及从医学角度来丰富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文化一直是医学院老师努力的方向.我们对生理学教学进行了整合,融入了文献汇报、健康校园行、PBL教学等元素,现将生理学教学活动之健康校园行的活动成果予以总结.生理学混合教学之健康校园行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孙海建;周跃涛;杜斌;蔡维维;田文芳;邱丽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人群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人体内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是引起血管壁损伤的重要因素,又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已逐步将Hcy作为心脑血管病临床常规检查指标,与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并列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血栓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HHcy与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关,因此检测血Hcy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娟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门诊工作的32名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措施,比较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措施应用前后护理工作质量状况.结果 人性化管理措施应用后,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职业素养、技术操作和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 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长人性化管理措施,有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