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艾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内科组(52例)和介入组(70例),内科组患者采取内科常规治疗,介入组患者采取神经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随访24个月后,介入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再次发生率为1.4%,内科组为9.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组患者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高于内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可降低再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且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魏官;辛雁瑞;韩慧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对同伴教育以及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探索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方式.方法 抽取我县10所学校的2 0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和需求,开展相关教育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学生的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观念(KABP)调查结果和知晓率,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开展同伴教育与参与式教学活动各17次,学生的KABP评分由干预前的(18.92±1.0)分提高至干预后的(25.98±2.6)分,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干预前的72.80%提高至干预后的9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伴教育和参与式教学对提升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林玉冬;李珍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其发病14d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依据得分分为抑郁组(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和非抑郁组.计算PSD的发生率,并比较2组患者之间情况,了解影响PSD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PSD总的发生率为38.3%;患者发病前性格、近期负性事件等都与PSD的发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高血压、糖尿病与PSD的发生有关,并且危险因素越多,越易发生PSD(P<0.05);卒中次数、卒中病灶个数越多,越容易发生PSD(P<0.05),与卒中部位无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PSD主要以轻、中度抑郁为主,PSD患者的发病前性格、近期负性事件、家庭关怀、收入及居住地都与PSD的发生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多病灶患者PSD的临床发病率要高于单病灶患者;高血压、糖尿病与PSD的发生有关.
作者:田晓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中老年人群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2014年1月选取我市某社区中老年人4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社区干预对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健康指导.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2组的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病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高血压和脑卒中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中老年人使用社区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中老年群体的高血压和脑卒中发病率,促进中老年群体保持健康,干预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薛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适应用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因子宫瘢痕妊娠入住我院妇产科的患者100例,A组50例展开保守疗法,B组50例展开子宫动脉栓塞疗法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A组治愈率为80.00%,明显低于B组的100%(P<0.05);B组住院时间、血β-HCG指数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短于A组(P<0.05).结论 采用子宫动脉栓塞疗法治疗子宫瘢痕妊娠,不仅效果突出,而且安全性更有保障,可作为首选.
作者:郑庆艾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95例)和对照组(95例),研究组采取克霉唑阴道片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对照组单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烧灼感、疼痛、瘙痒等)及药物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89%,高于对照组的89.47% (P<0.05);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克霉唑阴道片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好,患者症状改善明显,恢复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郭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和腹水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300例肝硬化 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A组)与300例肝硬化但并未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B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抽取2组患者腹水及静脉血,观察血清、腹水中的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血清、腹水中的白蛋白明显低于B组.结论 血清、腹水中白蛋白检测有利于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
作者:贾国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常规采用庆大霉素液湿敷,研究组予以胰岛素+山莨菪碱注射液+庆大霉素湿敷.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溃疡愈合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胰岛素和山莨菪碱注射液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进行局部湿敷,可显著提高愈合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梁殿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咳痰方法采集标本,观察组采用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对比2组标本合格率、痰培养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集标本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检出阳性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能够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易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 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94例为SCH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接受孕检的1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行常规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并跟踪记录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SCH组患者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H组患者发生自然流产、胎儿受限、早产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同时可能影响孕妇妊娠结局,因此要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给予治疗.
作者:张瑗;何红梅;刘颖;瞿邦敏;郑雯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辅助药品使用的合理性,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使用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脾多肽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的住院病历各50份进行点评,分析辅助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脾多肽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的使用合理率分别为100%,92%,68%和44%.结论 辅助治疗药品的使用率高,占医疗资源比例大,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应及时制定辅助药品诊疗规范,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沈云珠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掌握村医对缺血性脑卒中抗栓药物应用认知现状,为村医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问卷,对北流市20个镇543名村医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抗栓药物应用认知调查.结果 阿司匹林名称知晓率73.11%,氯吡格雷、华法林、双嘧达莫等常用抗栓药物名称及正确用法知晓率低,临床应用知识掌握差.结论 村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常用抗栓药物名称、用法及临床应用知识掌握差,应引起重视并加以培训.
作者:卢运康;彭丽玲;吴显儒;凌政;杨武伟;陈斌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酒精性脂肪肝(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特点,研究中医体质与AFLD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48例AFLD患者进行体质分型,并分析结果.结果 男性的患病率远远高于女性;脑力劳动者所占比例大;体型异常者(超体质量及肥胖)所占比例高于体质量正常者;9种体质的平均转化分中,痰湿质得分高,依次为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得分低是特禀质.结论 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是AFLD患者主要的偏颇体质类型,其中痰湿质相对重要.中医体质分析对指导AFLD患者养生保健、临床治疗、康复和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庆学;王德学;李振伟;牛栋良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和宫颈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和宫颈妊娠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其中55例患者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另55例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3%,低于对照组的2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和宫颈妊娠治疗中采用宫腔镜进行手术效果更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乡镇卫生院在医学领域里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检验医学在疾病的诊断、分析、治疗、预防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为现代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临床检验医学在乡镇卫生院的作用重大.
作者:龙友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组,护理组(n=35)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n=35)应用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依从性和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组的护理依从性是97.1%,高于对照组的74.3%(P<0.05).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8.9±0.4)d,短于对照组的(12.0±1.6)d(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促使其早期康复出院.
作者:柯华晨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生殖道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将80例生殖道感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1组20例应用药物治疗,对照组2组20例采用有创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生殖道感染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金镇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瘢痕子宫产妇在2年之内再次怀孕容易发生子宫破裂,本科2015年6月收治1例2胎的孕妇虽在剖宫产后1年内顺利怀孕,此次分娩终发生子宫破裂,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玉红;徐恒法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头孢西丁在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患者应用注射用头孢西丁静滴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注射用头孢替安静滴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感染预防效果、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肛肠外科术后患者采用头孢西丁静滴治疗,可有效预防感染,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晚期肿瘤患者恶性胸腹水应用细胞蜡块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00例晚期肿瘤合并恶性胸腹水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胸腹水常规检测,同时将胸腹水做成细胞蜡块行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与组织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细胞蜡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蜡块能够较好地检出恶性胸腹水,判定肿瘤来源,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对于一些取标本困难的患者对确诊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富新;丁维岭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