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托拉塞米治疗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临床观察

杨彩娜

关键词:重症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托拉塞米,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静脉滴注高渗盐水联合托拉塞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补盐和间断静注托拉塞米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2.0%的高渗盐水和持续静注托拉塞米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水平和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钠水平和心功能分级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静脉滴注高渗盐水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和低钠血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奥洛他定与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奥洛他定与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取普拉洛芬联合奥洛他定治疗的6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联用组,同时选取早期单独采取奥洛他定治疗的58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单用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临床体征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联用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用组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评分均低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洛芬联合奥洛他定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效果明显,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游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北流市村医对缺血性脑卒中抗栓药物应用认知调查分析

    目的 掌握村医对缺血性脑卒中抗栓药物应用认知现状,为村医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问卷,对北流市20个镇543名村医进行缺血性脑卒中抗栓药物应用认知调查.结果 阿司匹林名称知晓率73.11%,氯吡格雷、华法林、双嘧达莫等常用抗栓药物名称及正确用法知晓率低,临床应用知识掌握差.结论 村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常用抗栓药物名称、用法及临床应用知识掌握差,应引起重视并加以培训.

    作者:卢运康;彭丽玲;吴显儒;凌政;杨武伟;陈斌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探索及同伴教育干预

    目的 对同伴教育以及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探索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方式.方法 抽取我县10所学校的2 0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和需求,开展相关教育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学生的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观念(KABP)调查结果和知晓率,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开展同伴教育与参与式教学活动各17次,学生的KABP评分由干预前的(18.92±1.0)分提高至干预后的(25.98±2.6)分,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干预前的72.80%提高至干预后的9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伴教育和参与式教学对提升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林玉冬;李珍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艾灸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5年9月72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为艾灸联合抗生素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每组36例.抗生素治疗组单纯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艾灸联合抗生素治疗组在静脉滴注抗生素同时联合给予艾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平均住院日及随访指标.结果 艾灸联合抗生素治疗组较单一应用抗生素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艾灸联合抗生素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83±1.32)d,单纯抗生素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53±1.50)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灸联合抗生素治疗组随访结果优于单一应用抗生素治疗组患者.结论 艾灸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优于单一应用抗生素.

    作者:张宝双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生殖道感染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分析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生殖道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将80例生殖道感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1组20例应用药物治疗,对照组2组20例采用有创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红外生物效应技术治疗生殖道感染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金镇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一起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调查

    目的 调查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在学校、医疗机构进行病例主动搜索,开展病例个案、现场勘察及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该起事件暴发始于12月14日18:00,持续48 h,发病高峰12月15日12:00;共报告91例病例,罹患率为13.2%(91/690);症状以发热、呕吐、腹泻为主,伴有腹痛、头痛及恶心等症状;学生患者便检可及疑食物鸡刨豆腐中检出同型的沙门菌;病例暴露于学校食堂,致病餐次为12月14日午餐,污染食品为鸡刨豆腐.结论 这是一起由沙门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规范和落实学校食堂餐饮监管,加强教育、卫生、食品监管等各部门的联防联控,对学校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至关重要.

    作者:陈慧中;常春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出生缺陷儿184例监测分析

    出生缺陷的致病原因在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但在我国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增加,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相应地带来整体人口素质下降、增加家庭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等等一系列的突出问题.应加强围生儿缺陷监测,专业、系统、长期地对一定范围内的出生缺陷儿数据进行收集并整理、统计,进而分析并加以利用,从而掌握其发生趋势、动态变化规律等,为降低其发生率,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对我院2015年-2016年期间共184例出生缺陷儿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加强管理后我院近5年剖宫产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加强剖宫产手术管理后剖宫产率及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评价管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5年余姚市各医疗保健机构分娩方式年报表.结果 近5年余姚医疗机构剖宫产率、本市户籍产妇剖宫产率、本市和非本市户籍产妇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逐年下降;本市户籍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本市户籍产妇;有20.79%的产妇采用无痛分娩.结论 我市医院剖宫产率、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逐年下降,历年来处于宁波大市低水平,成效显著.但本市户籍产妇剖宫产率下降还有很大空间,医务工作者应该继续努力,严格掌握剖宫产的相关指征、控制社会因素.

    作者:李立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两种护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两种护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根据手术时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38例)和舒适护理组(6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舒适护理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焦虑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术前2组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舒适护理组患者各生命体征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保持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还能明显降低术后焦虑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云;张秀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及单纯西医组各80例,单纯西医组实施西医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气虚血瘀型加用补阳还五汤共50例(67.50%);痰瘀阻脑型加通窍活血汤共18例(22.50%);镇肝熄风汤治疗阴虚阳亢型12例(15.00%),依病情在主方基础上加减用药,每日1剂,共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2组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 2组入院时各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1个疗程后中西医结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22±2.78)分,低于单纯西医组的(14.02±3.24)分;Barthel指数评分(80.12±8.23)分、治疗总有效率96.25%,高于单纯西医组的(71.24±7.45)分、86.25%(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辨证治疗脑梗死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Barthel指数,疗效较西医组明显,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李皓如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西药人工周期联合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青春期功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西药人工周期联合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人工周期治疗,研究组采用西药人工周期联合中药健脾益肾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为93.3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完全止血时间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月经周期与经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研究组为13.3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人工周期联合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青春期功血临床效果显著,止血时间短,月经周期、经期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建华;高英;张雪梅;郭桂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崔桐华治疗痰饮水湿特色总结

    痰饮水湿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广泛的病理因素,是导致各种病证的罪魁祸首.如果人体感受六淫外邪,或为饮食七情所伤,影响肺脾肾的气化功能,水液代谢遭到破坏,则水液或停或聚,为痰为饮,为水为湿.可见,四者均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津液不归正化而成.一般地说,津停则为水,弥漫则为湿,寒凝则为饮,热煎则为痰,叶天士说:“津液凝滞,不能输布……,水之清者悉变为浊,水积阴则为饮,饮凝阳则为痰”.可见,四者同出一源,其治疗亦均从肺脾肾三脏人手.

    作者:段传皓;李云飞;崔桐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社区干预对中老年人群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对中老年人群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2014年1月选取我市某社区中老年人4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社区干预对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健康指导.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2组的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病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高血压和脑卒中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中老年人使用社区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中老年群体的高血压和脑卒中发病率,促进中老年群体保持健康,干预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薛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持续改进探讨

    针对阳泉市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运行状况与省、市、区县疾控中心、各级结核定点医院工作人员咨询交流,并就现阶段结核病“三位一体”运作的医疗背景、现阶段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对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持续改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作者:李海清;梁雪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针对性护理对扁桃体切除术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扁桃体炎切除术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扁桃体炎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闫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托拉塞米治疗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静脉滴注高渗盐水联合托拉塞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补盐和间断静注托拉塞米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2.0%的高渗盐水和持续静注托拉塞米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水平和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钠水平和心功能分级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重症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静脉滴注高渗盐水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和低钠血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彩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AKA APF抗CCP抗体抗MCV抗体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抗体(MCV)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和AP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CP和MCV.结果 对59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3例其他风湿病患者,3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进行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AKA阳性率为50.8%,APF阳性率为66.1%,CCP阳性率为76.3%,MCV阳性率为69.5%.结论 联合检测可弥补单一检测漏检的缺陷,提高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芦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低场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以来在我院接受MRI诊断的55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5例患者X线平片和CT均未发现膝关节骨挫伤征象,经低场磁共振成像能明确诊断55例患者的膝关节骨挫伤,并能显示部分患者合并有半月板、韧带损伤情况.结论 低场强M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显示非常敏感,并能准确判断其附属结构的损伤部位和程度,是临床诊疗的重要依据.

    作者:贾天礼;昝青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和腹水中白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和腹水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300例肝硬化 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A组)与300例肝硬化但并未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B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抽取2组患者腹水及静脉血,观察血清、腹水中的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血清、腹水中的白蛋白明显低于B组.结论 血清、腹水中白蛋白检测有利于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早期诊断.

    作者:贾国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达克宁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达克宁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18例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4%;观察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例数为5例.结论 与克霉唑栓相比,达克宁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更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封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