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干预模式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

姚惠珍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 综合干预, 心理状态, 影响
摘要: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模式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差别.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确定感评分,面对、回避、屈服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不确定感评分以及面对、 回避、 屈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乳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其负性情绪,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分析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稳定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李经远、李栋荣翻译并修订而成的离职意愿量表和自制的养老护理员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对邵阳市18家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 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总分为(13.54±2.63)分,处于较高水平;在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从业年限、职业资格证书、任职方式和职业培训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从业年限、职业资格证书、任职方式和职业培训是影响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婷;郑文君;张细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骨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模式在骨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骨创伤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症状消失时间和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性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在手术治疗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骨创伤疾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效果非常明显,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康复.

    作者:兰雪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浅析延续性护理对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专职人员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复发率和医疗费用.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和医疗费用.

    作者:钟红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急性胰腺炎80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病情观察、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归纳、总结该疾病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在接受护理治疗干预后,80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67例患者治愈,10例患者病情好转,3例患者死亡;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9.15±7.74)d.结论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防范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重症监护室压力性损伤防治护理新进展

    从压力性损伤的管理、预防、治疗方面综述了重症监护室压力性损伤临床护理进展,提出早期干预是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发展的关键.对危重患者落实相关措施,可以很好地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使压力性损伤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作者:卫方方;许雅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细查病情、切口护理、饮食指导和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感染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血清CRP、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细查病情、切口护理、饮食指导和心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并减轻全身炎症状态,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梁爱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品管圈在降低神经内科患者血糖漏测率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血糖漏测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3月神经内科住院78例患者需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的漏测率,探讨漏测原因、拟定目标、制定质量改进措施,与2016年4月—6月实施QCC活动后神经内科需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的67例住院患者漏测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QCC活动,患者空腹及三餐后血糖的总漏测率由实施前的28.86%降至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的实施降低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血糖漏测率,提高了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综合素质,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燕;郭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异位妊娠腹腔镜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术中护理干预对低体温的预防及影响.方法 将160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80)和干预组(n=80),对照组实施常规腹腔镜手术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术中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结果 对照组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作者:张瑞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接受发展性照顾早产儿行鸟巢式护理与抚触式护理的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鸟巢式护理与抚触式护理在接受发展性照顾早产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72例早产儿分为鸟巢组和抚触组各36例,鸟巢组实行鸟巢式护理,抚触组实行抚触式护理.结果 鸟巢组患儿护理后睡眠时间、奶摄入量,体重分别为(18.5±3.5)h/d、(207.5±25.8)mL/d、(2857.5±136.6)g,均优于抚触组的(14.6±3.2)h/d、(158.5±26.2)mL/d、(2286.5±125.8)g;平均住院时间上鸟巢组为(7.2±1.8)d,低于抚触组的(9.8±2.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对早产儿进行发展性照顾期间实施鸟巢式护理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进食和生长,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其早日出院.

    作者:王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12月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护理后焦虑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症状消失时间更短,焦虑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患者的焦虑情况,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呼吸机脱机后拔管困难的人工气道湿化护理进展

    人工气道指的是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或者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 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两种,用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及有效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1]. 人工气道建立后因为缺少上气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和加湿作用,容易引起呼吸道气管黏膜的干燥,分泌物黏稠而致痰栓的形成,阻塞气道.又因为呼吸道纤毛摆动功能受损,黏液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气道黏膜上皮发生炎性反应改变,从而致使肺部感染的发生,分泌物的黏稠又可阻塞小气道而致肺不张的发生. 撤去呼吸机后又不能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护理干预给以气道湿化可以起到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气道的湿润、改善患者憋闷感的作用,有效的排痰是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方法. 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顾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包括术前心理指导、知识宣教以及术后活动锻炼、药物预防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3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拴的发生率,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乃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范祠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整体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8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出院时对比2组疗效、护理满意度及LSIA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LSI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整体护理在促进慢性胃炎患者恢复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任昌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6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进行回顾分析,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2组康复效果,护理前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相较于A组类风湿性关节炎康复效果更高(P<0.05);护理前2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B组相较于A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活动障碍和肿胀等临床症状,提高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方聆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恢复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在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处于恢复期的15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便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便秘7例,压疮3例,尿路感染5例,并发症率为2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处于恢复期的骨科术后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应用.

    作者:朱凌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0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比2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结果 在护理总有效率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对疾病特征等加以了解后,合理选择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加以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于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6月共322例(519眼)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掌握健康教育内容129例(79.5%),对照组94例(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6±0.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7±1.2)d(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凤珠;张丽芬;黄桂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气管插管患者预防气道感染的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气管插管患者行机械通气时面临着气道感染的危险,为预防患者出现气道感染,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以促进康复.本研究对相关的护理措施和检测指标进行综述,并提出气道感染预防的措施,以提高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覃燕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住院患者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中52例文化休克症状相对明显的患者,采用我院自拟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观察其文化休克阳性率及类型的发生情况,分析出现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探讨处理对策.结果 所选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差异与沟通交流差异上所占比例较高,认为日常生活活动差异、沟通交流差异是造成住院患者文化休克的主要因素,而风俗习惯差异与态度信仰差异为次要因素.结论 针对住院患者出现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使患者以佳的状态接受治疗,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4例于我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相关知识达标率及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柏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