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晓芳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卧床护理等术前护理,以及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防范并发症和基本护理等术后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在接受临床护理后,6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在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腰椎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卫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荧光素钠是一种诊断用药,用于供诊断眼角膜损伤、溃疡和异物,眼底血管造影和循环时间测定,也用于术中显示胆囊和胆管,以及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诊断等. 但该药可以引起过敏反应,主要包括荨麻疹、呼吸困难、哮喘发作、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心脏停搏、心肌梗死、肺水肿和脑梗死等,因此该药用药前必需做皮试.但本文介绍1例做荧光素静脉造影患者在做皮试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主要告知大家在给患者做皮试时也应提高警惕,密切观察皮试用药过程中的反应,用药前准备好抢救药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红顺;马忠金;焦晓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模式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差别.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确定感评分,面对、回避、屈服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不确定感评分以及面对、 回避、 屈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乳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其负性情绪,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作者:姚惠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生症发生率和出血次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子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结肠水疗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结肠水疗患者分成对照组62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结肠水疗,试验组在常规结肠水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试验组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每次进水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每次水疗冲灌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结肠水疗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可缓解水疗患者焦虑、提高对水疗的耐受程度,从而延长每次进水时间和水疗冲灌时间,明显提高了肠道清洁程度.
作者:郁秀梅;郭芳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做好脑脊液漏患者的病情观察,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以及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 68例患者均无颅内感染发生,康复出院66例,转诊2例.结论 对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积极的观察与护理,可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其治疗和预后.
作者:陆晓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在心内科微泵使用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采用微泵输液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严密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输液时意外风险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 管理组意外风险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护理满意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内科微泵使用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输液时意外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成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包括术前心理指导、知识宣教以及术后活动锻炼、药物预防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3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拴的发生率,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乃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范祠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在产妇试产失败行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试产失败行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试产失败行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试产失败行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整体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粟秋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专职人员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复发率和医疗费用.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和医疗费用.
作者:钟红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2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产前心理护理,对2组孕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娩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孕妇围生期给予产前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不良心理,提高顺产率,减少分娩不良事件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引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中52例文化休克症状相对明显的患者,采用我院自拟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观察其文化休克阳性率及类型的发生情况,分析出现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探讨处理对策.结果 所选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差异与沟通交流差异上所占比例较高,认为日常生活活动差异、沟通交流差异是造成住院患者文化休克的主要因素,而风俗习惯差异与态度信仰差异为次要因素.结论 针对住院患者出现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使患者以佳的状态接受治疗,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术后疼痛及其母亲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术后7 d疼痛程度、母亲焦虑状态、母亲对患儿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FLACC评分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S-A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术后疼痛及其母亲焦虑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易宏;谢颖;罗丽;凌卫忠;张展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细查病情、切口护理、饮食指导和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感染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血清CRP、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细查病情、切口护理、饮食指导和心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并减轻全身炎症状态,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梁爱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对于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家属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出生的早产儿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长参与式的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智商发育、身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早产儿给予家长参与式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干预效果,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无保护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均分为常规助产组与无保护助产组,常规助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无保护助产组实施无保护助产护理,观察2组会阴侧切率、Ⅱ度裂伤率、出血量、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无保护助产组VAS评分和总出血量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与常规助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保护助产组会阴侧切率、Ⅱ度裂伤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常规助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保护助产护理可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控制分娩损伤,减少产后并发症,促进产妇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病情观察、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归纳、总结该疾病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在接受护理治疗干预后,80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67例患者治愈,10例患者病情好转,3例患者死亡;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9.15±7.74)d.结论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防范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人工气道指的是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或者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 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两种,用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及有效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1]. 人工气道建立后因为缺少上气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和加湿作用,容易引起呼吸道气管黏膜的干燥,分泌物黏稠而致痰栓的形成,阻塞气道.又因为呼吸道纤毛摆动功能受损,黏液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气道黏膜上皮发生炎性反应改变,从而致使肺部感染的发生,分泌物的黏稠又可阻塞小气道而致肺不张的发生. 撤去呼吸机后又不能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护理干预给以气道湿化可以起到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气道的湿润、改善患者憋闷感的作用,有效的排痰是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方法. 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顾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6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进行回顾分析,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2组康复效果,护理前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相较于A组类风湿性关节炎康复效果更高(P<0.05);护理前2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B组相较于A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活动障碍和肿胀等临床症状,提高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方聆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对某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采取干预措施前后指标的变化,探讨该院抗菌药物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方法 对2006年—2015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并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搜集整理资料,并进行作图分析.结果2006年—2015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要求,并且优于国家监测网和省监测网的数据.结论 该二级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模式有效并有可持续性.
作者:刘洁;王超花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