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秋芳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专职人员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复发率和医疗费用.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和医疗费用.
作者:钟红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PDCA循环法在护理实习生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的60名护理实习生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5年的60名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实习生使用PDCA循环法对进行技能培训,为对照组实习生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技能培训,对比2组培训满意度及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的满意度和技能培训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护理实习生技能培训中,能够使培训工作更加标准及规范,显著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培训合格率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梅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12月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护理后焦虑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症状消失时间更短,焦虑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患者的焦虑情况,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在心内科微泵使用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采用微泵输液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严密的风险管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输液时意外风险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 管理组意外风险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护理满意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内科微泵使用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输液时意外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成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GD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GDM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分析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稳定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李经远、李栋荣翻译并修订而成的离职意愿量表和自制的养老护理员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对邵阳市18家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 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总分为(13.54±2.63)分,处于较高水平;在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从业年限、职业资格证书、任职方式和职业培训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从业年限、职业资格证书、任职方式和职业培训是影响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婷;郑文君;张细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服用华法林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130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 有3例INR异常患者,其中2例康复,1例死亡.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可大大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服用华法林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芳;王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新生儿及婴幼儿期机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 纯母乳喂养为生命提供了完美的开端,在营养学、免疫学和心理学方面有重要意义[1],母乳喂养也是产科母婴同室病区永恒的护理主题. 但在临床工作中,产科护士发现由于配方奶多年来已深入人心,新生儿使用奶瓶奶粉现象比比皆是,出现了新生儿混合喂养、过度喂养、乳头错觉、母乳喂养中断甚至是新生儿呛奶窒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远期将出现儿童肥胖、哮喘、过敏性疾病增加等[2].在我院积极落实爱婴医院长效管理中发现,有加奶指征新生儿的加奶一般使用奶杯和小勺喂养的家属们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温度、一次喂养量等,从而不能降低奶瓶喂养率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李伶莉;雷小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伴高血压患者行双极电切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痉挛、血尿和尿反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痉挛持续时间和引流液转清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是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后的高危因素,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膀胱痉挛,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林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5岁以下儿童体重及身高(身长)生长发育检查状况,为儿童合理营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对2014年玉林市5岁以下儿童体重及身高(身长)生长发育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体重共检查581016例,体重<中位数-2个标准差23357例,检出率4.02%.5岁以下儿童身高(长)共检查581016例,儿童身高(长)<中位数-2个标准差的矮小儿童检出26662例,检出率为4.59%.结论定期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常规体重身高(身长)检测是发现营养不良和矮小儿童的简易方法,可为早期干预提供有效依据,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杨雪;李梅;聂梅;黄瑜;黄雅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2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产前心理护理,对2组孕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娩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孕妇围生期给予产前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不良心理,提高顺产率,减少分娩不良事件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引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精细化管理在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5月采用传统方法管理,2014年6月—2015年5月采用包括重点协作、精细管理抗菌药物、精心落实防控措施、精细监管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结果 传统方法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2.23%,精细化管理发生率1.06%.结论 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各环节的落实与质量,降低了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海英;郑振杰;徐金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俯卧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0例原发性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俯卧位组)与对照组(仰卧位组)各40例,2组均给予NCPAP、氨茶碱等综合治疗及相关护理,研究组采用俯卧位方法,对照组采用仰卧位方法,观察记录2组治疗1 h、6 h、12 h、24 h的NCPAP通气参数及血气分析指标、氨茶碱用药时间、NCPAP上机时间、 住院时间、 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6 h、12 h、24 h的PaO2及PaO2/FiO2比值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氨茶碱用药时间、NCPAP上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NCPAP较仰卧位NCPAP更能有效改善氧合, 提高动脉氧分压及氧合指数,减少呼吸暂停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经飘;曾倩;梁腊梅;曾秋月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对高热惊厥患儿家属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儿科2013年6月—2016年1月诊治高热惊厥患儿84例,随机分常规教育组及阶段性教育组各42例,常规教育组进行高热惊厥常规护理及随机性健康教育,阶段性教育组在常规教育组的基础上进行下列阶段性健康教育:惊厥急救阶段、惊厥控制阶段、出院阶段.结果 阶段性教育组高热惊厥知识评分(93.25±3.35)分、 护理满意率97.62%,高于常规教育组的(78.25±10.24)分、83.33%(P<0.05);住院时间(4.22±1.09)d,低于常规教育组的(6.01±1.24)d(P<0.05);随访8个月~2年,平均(16.34±4.22)个月,阶段性教育组复发率4.76%,少于常规教育组的19.04%(P<0.05).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应及时进行急救,并且在护理过程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其康复速度.
作者:薛建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手术室是医院任务繁重的科室, 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抢救的重要场所,具有手术量大,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等特点,使其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条件的改善,我院于2014年10月2日整体迁入新院;手术室也从老院的普通手术室搬入新院的层流手术室,从以前的3间普通手术室到现在的7间层流手术间.目前,新院的7间手术间及无菌物品存放间、麻醉准备间及内走廊全部采用层流系统进行空气净化.现就层流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作者:刘咏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健康教育卡在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新增维持性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教育方式,由专科护士的护士实施饮食健康教育;观察组由专科护士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饮食知识掌握情况,制定个体化饮食健康教育卡,实施饮食健康教育.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饮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达标率和饮食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健康教育卡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郭菊;董竹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8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出院时对比2组疗效、护理满意度及LSIA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LSI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整体护理在促进慢性胃炎患者恢复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任昌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人工气道指的是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或者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 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两种,用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及有效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1]. 人工气道建立后因为缺少上气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和加湿作用,容易引起呼吸道气管黏膜的干燥,分泌物黏稠而致痰栓的形成,阻塞气道.又因为呼吸道纤毛摆动功能受损,黏液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气道黏膜上皮发生炎性反应改变,从而致使肺部感染的发生,分泌物的黏稠又可阻塞小气道而致肺不张的发生. 撤去呼吸机后又不能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护理干预给以气道湿化可以起到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气道的湿润、改善患者憋闷感的作用,有效的排痰是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方法. 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顾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对社区糖尿病足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社区延续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创面愈合,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石玉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眼创伤手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眼创伤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2组患儿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眼创伤手术患儿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赛泉;冷从玉;杨凡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