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飘;曾倩;梁腊梅;曾秋月
目的 观察精细化管理在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5月采用传统方法管理,2014年6月—2015年5月采用包括重点协作、精细管理抗菌药物、精心落实防控措施、精细监管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结果 传统方法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2.23%,精细化管理发生率1.06%.结论 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各环节的落实与质量,降低了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海英;郑振杰;徐金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术后疼痛及其母亲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术后7 d疼痛程度、母亲焦虑状态、母亲对患儿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FLACC评分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S-A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小儿术后疼痛及其母亲焦虑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易宏;谢颖;罗丽;凌卫忠;张展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影响.方法 将133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需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分为PICC组68例和留置针组65例,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置管并发症方面,PIC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留置针组,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PICC置管输液对肢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安全可靠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留置针.PICC置管不仅能够方便、 快速地完成临床用药;同时还可以减少护士工作量,降低护士劳动强度,使护理人员有更多时间用于观察病情和健康教育;患者又有更多时间进行康复训练,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红;卢青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对于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家属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出生的早产儿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长参与式的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智商发育、身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早产儿给予家长参与式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干预效果,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生症发生率和出血次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子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细查病情、切口护理、饮食指导和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感染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血清CRP、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细查病情、切口护理、饮食指导和心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切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并减轻全身炎症状态,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梁爱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人工气道指的是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或者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 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两种,用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及有效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1]. 人工气道建立后因为缺少上气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和加湿作用,容易引起呼吸道气管黏膜的干燥,分泌物黏稠而致痰栓的形成,阻塞气道.又因为呼吸道纤毛摆动功能受损,黏液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气道黏膜上皮发生炎性反应改变,从而致使肺部感染的发生,分泌物的黏稠又可阻塞小气道而致肺不张的发生. 撤去呼吸机后又不能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护理干预给以气道湿化可以起到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气道的湿润、改善患者憋闷感的作用,有效的排痰是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方法. 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顾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安全措施应用于急诊120病房的有效性.方法 将327例急诊120病房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223例)和预见性护理组(104例),观察2组留观时间、治疗效果、不良事件、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留观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见性护理组治疗效果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120病房,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留观时间,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伟;王云芳;朱月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在产妇试产失败行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试产失败行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试产失败行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试产失败行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整体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粟秋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7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咳痰、喘息、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闵桂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病情观察、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归纳、总结该疾病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 在接受护理治疗干预后,80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67例患者治愈,10例患者病情好转,3例患者死亡;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9.15±7.74)d.结论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防范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2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产前心理护理,对2组孕妇心理状态、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娩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孕妇围生期给予产前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不良心理,提高顺产率,减少分娩不良事件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引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PDCA循环法在护理实习生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的60名护理实习生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5年的60名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实习生使用PDCA循环法对进行技能培训,为对照组实习生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技能培训,对比2组培训满意度及效果.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的满意度和技能培训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护理实习生技能培训中,能够使培训工作更加标准及规范,显著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培训合格率及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梅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其中试验组进行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及舒适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护理实施前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护理舒适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是患者容易接受的一种护理方式.
作者:叶贤斌;徐文珠;黄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饮食健康教育卡在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新增维持性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教育方式,由专科护士的护士实施饮食健康教育;观察组由专科护士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饮食知识掌握情况,制定个体化饮食健康教育卡,实施饮食健康教育.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饮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指标达标率和饮食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健康教育卡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郭菊;董竹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模式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差别.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确定感评分,面对、回避、屈服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不确定感评分以及面对、 回避、 屈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乳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其负性情绪,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作者:姚惠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伴高血压患者行双极电切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痉挛、血尿和尿反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痉挛持续时间和引流液转清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是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后的高危因素,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膀胱痉挛,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林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新生儿及婴幼儿期机体系统各个脏器功能的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 纯母乳喂养为生命提供了完美的开端,在营养学、免疫学和心理学方面有重要意义[1],母乳喂养也是产科母婴同室病区永恒的护理主题. 但在临床工作中,产科护士发现由于配方奶多年来已深入人心,新生儿使用奶瓶奶粉现象比比皆是,出现了新生儿混合喂养、过度喂养、乳头错觉、母乳喂养中断甚至是新生儿呛奶窒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远期将出现儿童肥胖、哮喘、过敏性疾病增加等[2].在我院积极落实爱婴医院长效管理中发现,有加奶指征新生儿的加奶一般使用奶杯和小勺喂养的家属们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温度、一次喂养量等,从而不能降低奶瓶喂养率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李伶莉;雷小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专职人员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复发率和医疗费用.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和医疗费用.
作者:钟红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GD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GDM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