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婷;郑文君;张细梅
目的 观察延续护理对社区糖尿病足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社区延续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创面愈合,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石玉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精细化管理在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5月采用传统方法管理,2014年6月—2015年5月采用包括重点协作、精细管理抗菌药物、精心落实防控措施、精细监管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结果 传统方法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2.23%,精细化管理发生率1.06%.结论 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各环节的落实与质量,降低了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海英;郑振杰;徐金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分析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稳定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李经远、李栋荣翻译并修订而成的离职意愿量表和自制的养老护理员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对邵阳市18家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 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总分为(13.54±2.63)分,处于较高水平;在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从业年限、职业资格证书、任职方式和职业培训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从业年限、职业资格证书、任职方式和职业培训是影响养老护理员离职意愿的重要因素.
作者:马婷;郑文君;张细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包括术前心理指导、知识宣教以及术后活动锻炼、药物预防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3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拴的发生率,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乃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范祠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从压力性损伤的管理、预防、治疗方面综述了重症监护室压力性损伤临床护理进展,提出早期干预是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发展的关键.对危重患者落实相关措施,可以很好地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使压力性损伤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作者:卫方方;许雅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析心理护理在产妇试产失败行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试产失败行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试产失败行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试产失败行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整体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粟秋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其中试验组进行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及舒适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护理实施前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护理舒适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是患者容易接受的一种护理方式.
作者:叶贤斌;徐文珠;黄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12月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护理后焦虑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症状消失时间更短,焦虑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患者的焦虑情况,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卧床护理等术前护理,以及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防范并发症和基本护理等术后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在接受临床护理后,6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在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腰椎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卫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鸟巢式护理与抚触式护理在接受发展性照顾早产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72例早产儿分为鸟巢组和抚触组各36例,鸟巢组实行鸟巢式护理,抚触组实行抚触式护理.结果 鸟巢组患儿护理后睡眠时间、奶摄入量,体重分别为(18.5±3.5)h/d、(207.5±25.8)mL/d、(2857.5±136.6)g,均优于抚触组的(14.6±3.2)h/d、(158.5±26.2)mL/d、(2286.5±125.8)g;平均住院时间上鸟巢组为(7.2±1.8)d,低于抚触组的(9.8±2.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对早产儿进行发展性照顾期间实施鸟巢式护理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进食和生长,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其早日出院.
作者:王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俯卧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0例原发性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俯卧位组)与对照组(仰卧位组)各40例,2组均给予NCPAP、氨茶碱等综合治疗及相关护理,研究组采用俯卧位方法,对照组采用仰卧位方法,观察记录2组治疗1 h、6 h、12 h、24 h的NCPAP通气参数及血气分析指标、氨茶碱用药时间、NCPAP上机时间、 住院时间、 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6 h、12 h、24 h的PaO2及PaO2/FiO2比值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氨茶碱用药时间、NCPAP上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俯卧位NCPAP较仰卧位NCPAP更能有效改善氧合, 提高动脉氧分压及氧合指数,减少呼吸暂停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经飘;曾倩;梁腊梅;曾秋月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GD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GDM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心率与血压.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及血压、 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应激反应.
作者:宋慧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人工气道指的是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或者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 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两种,用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及有效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1]. 人工气道建立后因为缺少上气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和加湿作用,容易引起呼吸道气管黏膜的干燥,分泌物黏稠而致痰栓的形成,阻塞气道.又因为呼吸道纤毛摆动功能受损,黏液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气道黏膜上皮发生炎性反应改变,从而致使肺部感染的发生,分泌物的黏稠又可阻塞小气道而致肺不张的发生. 撤去呼吸机后又不能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护理干预给以气道湿化可以起到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气道的湿润、改善患者憋闷感的作用,有效的排痰是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方法. 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顾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在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处于恢复期的15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便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便秘7例,压疮3例,尿路感染5例,并发症率为20.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处于恢复期的骨科术后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广应用.
作者:朱凌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眩晕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中医护理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眩晕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肖慧;张莹莹;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结肠水疗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结肠水疗患者分成对照组62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结肠水疗,试验组在常规结肠水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试验组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每次进水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每次水疗冲灌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结肠水疗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可缓解水疗患者焦虑、提高对水疗的耐受程度,从而延长每次进水时间和水疗冲灌时间,明显提高了肠道清洁程度.
作者:郁秀梅;郭芳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50例作为观察对象,创建风险管理小组,强化风险意识,制订风险管理策略,充分落实相关日常护理制度,终对护理安全性做出有效保证.结果 干预后护理风险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率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坠积性肺炎以及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老年病房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出现概率均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邵金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荧光素钠是一种诊断用药,用于供诊断眼角膜损伤、溃疡和异物,眼底血管造影和循环时间测定,也用于术中显示胆囊和胆管,以及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诊断等. 但该药可以引起过敏反应,主要包括荨麻疹、呼吸困难、哮喘发作、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心脏停搏、心肌梗死、肺水肿和脑梗死等,因此该药用药前必需做皮试.但本文介绍1例做荧光素静脉造影患者在做皮试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主要告知大家在给患者做皮试时也应提高警惕,密切观察皮试用药过程中的反应,用药前准备好抢救药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红顺;马忠金;焦晓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8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出院时对比2组疗效、护理满意度及LSIA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为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LSI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整体护理在促进慢性胃炎患者恢复及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任昌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