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祥;郭修财;刘小年
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剖宫产后CSP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行经阴道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确诊率及超声表现.结果 74例患者中,初次诊断确诊71例,误诊为流产1例、宫颈部妊娠1例、滋养细胞疾病1例,后期复诊时均修正之前判断,诊断确诊率95.95%.74例超声图像显示,44例子宫大小与形态均正常,30例显示子宫增大.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利于准确判断患者血供情况、肌层厚度以及孕囊着床位置,为CSP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高效、科学的诊断依据,对后期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陶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飞利浦HD11XE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分析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诊断结果.结果 60例患者中,54例患者超声检查可见盆腔积液,6例患者可见宫腔内存在液性暗区.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共58例,诊断符合率为96.67%,右侧输卵管异位妊娠26例(44.83%),左侧输卵管异位妊娠32例(55.17%);误诊2例,误诊率为3.33%.结论 对于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而言,利用阴道超声检查可更好地明确异位妊娠的部位,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邱丽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肺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行抗结核治疗并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老年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n=30)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研究组(n=30)在此基础上增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肺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作者:罗兴旺;杨小庆;陈泰来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新时期社区如何做好肿瘤随访工作.方法 对本社区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8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随访形式将其分为新模式组(n=40)和旧模式组(n=40).旧模式组患者接受旧模式随访,新模式组患者接受新模式随访,对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模式组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医生与疾病的关系、情感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旧模式组(P<0.05);但2组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 功能状况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新时期社区群体康复活动小组形式的新模式肿瘤随访工作效果较旧模式随访好,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郭铭锐;曾秀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显著低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氧指数、吸入氧浓度等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
作者:刘炯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剂量),和观察组40例(给予组阿托伐他汀40 mg/d).给药前,2组患者均负荷300 mg氯吡格雷2 h,患者均在服药后10 d后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大聚集率(MARP).结果治疗2 h后,2组患者1μmol/L和2μmol/L的ADP诱导的MARP显著下降至(38.00±11.44)%vs(32.00±8.14)%和(46.00±8.66)%vs(40.50±6.08)%(P<0.05).治疗10 d后,1μmol/L和2μmol/L的ADP诱导的MARP进一步下降至(35.66±7.50)%vs(20.66±4.46)%和(38.32±9.15)%vs(32.82±5.33)%,与基线及口服2 h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服用20 mg阿托伐他汀比较,ACS患者服用40 mg阿托伐他汀可以在短时间内减轻氯吡格雷的抵制,且不会发生残存血小板高反应.
作者:周富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用于阴道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54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273例,不应用任何镇痛干预措施)和观察组(273例,采用耳穴压豆镇痛),观察2组患者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催产素使用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生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镇痛中应用耳穴压豆可使分娩结局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长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卒中早期预防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2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脑卒中组,同时选取我院220例健康体检员工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取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其检查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检查显示颈动脉硬化性斑块者26例,动脉壁上粥样斑块者20例,单纯性内-中膜增厚者88例,内-中膜厚度<0.9 mm且内膜光滑以及管腔壁清晰者86例;脑卒中组患者显示颈动脉硬化性斑块者105例,动脉壁上粥样斑块者42例,单纯性内-中膜增厚者73例.脑卒中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脑卒中早期诊断具有明显效果,且有无创、操作简单方便、经济等优点,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防跌倒流程管理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骨科住院患者行防跌倒流程管理,比较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并抽样调查跌倒高危患者实施流程管理前后预防跌倒的知识、行为、跌倒效能情况.结果 实施防跌倒流程管理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实施后患者对预防跌倒知识、行为、跌倒效能得分较实施前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 防跌倒流程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对预防跌倒的认知度及跌倒效能,减轻患者害怕跌倒的心理,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王桂芬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强化抗血小板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预防社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第1周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第2周起单纯口服氯吡格雷75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均为12个月.随访1年,治疗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治疗前、后空腹抽血进行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检测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脑卒中复发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分别为(3.25±1.64)mmol/L、(2.63±1.12)mmol/L、(1.03±0.36)mmol/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为(2.50±0.62)mmol/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狭窄程度以及斑块超声分型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脑卒中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观察组为6%(3/5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抗血小板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再发,显著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立娜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102例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用米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米氮平和文拉法辛治疗,对比2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和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单用米氮平相比,米氮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明显提高,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磊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活血痛经方治疗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诊治痛经妇女68例,应用活血痛经散基本方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从月经前3 d服药至月经来潮后3 d停药,连续服用3个周期.结果本组68例痛经患者经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治愈50例(73.53%,50/68)、好转14例(20.59%,14/68)、无效4例(5.77%,4/68),总有效率为94.12%,服药过程中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以活血痛经基本方加减治疗痛经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冯金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2016年收治的27例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取净肝内外结石后,胆总管外引流11例,肝叶切除(左外叶切除6例,左半肝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2例)胆管外引流10例,左或右肝管外引流5例.肝门胆管经整形后空肠Roux-en-Y吻合1例,并行脾动脉结扎2例,并行断流术1例,本组患者未行分流术.27例中发生9种近期并发症,2例死亡,其余经治疗痊愈.结论 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时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需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并可能联用多种治疗方式,其中出血和肝功能衰竭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董家刚;庞显伦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6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综合护理.比较2组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4,30天视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组内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的35.48%(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吴胞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提高肠道激惹症(IBS)临床疗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IBS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IB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立毅;周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利用数字奇偶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行常规原发病治疗;观察组行常规原发病治疗+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对2组糖尿病肾病疗效、血糖水平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疗效、血糖水平控制效果、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血脂变化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糖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从而优化临床疗效.
作者:戴秀娟;李山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观察组)和74例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儿年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人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阳性率、白细胞数(WBC)、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病程时间等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R、CRP、MP-Ab阳性率以及病程时间是患儿发展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病程时间、ESR、CRP、MP-Ab阳性率均是小儿发生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高危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进而发生率.
作者:赵枫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将急诊120病房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67例)和早期护理干预组(74例),观察并比较2组DVT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 在早期预见性护理模式下,DVT的发生率为4.1%(3/74),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模式下的22.4%(15/67);患者焦虑评分(1.76±0.58)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54±0.34)分;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2.67±0.32)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2.14±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芳;周伟;朱月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储存式自体血是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一种可行方法[赖福才,王梁平,汪传喜.试论自体输血在我国的应用与推广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8):689.],在采血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不同心理问题.分析自体血采集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加以有效预防,以减少自体采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保障采血过程顺利完成.
作者:王秀芸;贾彦卿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并在术后出现肠瘘并发症的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26例和观察组(外科手术治疗)41例,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瘘的效果更为确切,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但需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确保治疗安全.
作者:肖声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