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陶丹

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 诊断, 经阴道超声检查,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剖宫产后CSP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行经阴道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确诊率及超声表现.结果 74例患者中,初次诊断确诊71例,误诊为流产1例、宫颈部妊娠1例、滋养细胞疾病1例,后期复诊时均修正之前判断,诊断确诊率95.95%.74例超声图像显示,44例子宫大小与形态均正常,30例显示子宫增大.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利于准确判断患者血供情况、肌层厚度以及孕囊着床位置,为CSP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高效、科学的诊断依据,对后期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临床普及价值高.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流程管理在骨科跌倒高危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防跌倒流程管理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骨科住院患者行防跌倒流程管理,比较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并抽样调查跌倒高危患者实施流程管理前后预防跌倒的知识、行为、跌倒效能情况.结果 实施防跌倒流程管理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实施后患者对预防跌倒知识、行为、跌倒效能得分较实施前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 防跌倒流程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对预防跌倒的认知度及跌倒效能,减轻患者害怕跌倒的心理,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王桂芬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不良反应探究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将10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每天使用生理盐水灌肠治疗;观察组使用云南白药实施保留性灌肠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聂新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益肾活血方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方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12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对照组60例)及添加中医辨证益肾活血方治疗(观察组6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患者(80.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益肾活血方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同时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国林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4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应用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70例)与甲状腺次全切术(观察组,70例)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差异,同时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剂量、整体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间复发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97.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镇痛剂使用剂量、整体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4.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4.3%)与对照组(2.9%)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术与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均有较好的效果,但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手术指标更为优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启旺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并在术后出现肠瘘并发症的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26例和观察组(外科手术治疗)41例,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瘘的效果更为确切,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但需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确保治疗安全.

    作者:肖声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超声检测S/D比值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S/D比值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孕妇300例,待其妊娠28周后行常规超声检测S/D比值联合胎心监护检测,并将其与新生儿Apgar评分诊断宫内缺氧进行对比.结果 无反应型及S/D≥3孕妇中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无反应型及S/D<3次之,反应型及S/D≥3较低,反应型及S/D<3低,其余3组均显著低于无反应型及S/D≥3.结论 超声检测S/D比值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准确率较高,有助于改善胎儿预后.

    作者:廖慧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2014年—2016年我院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 分析本地区尿液培养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14年—2016年送检的2380例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并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病原菌87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75株,革兰阳性球菌137株,真菌66株.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结论 我院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监测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对合理用药很重要.

    作者:胡利萍;陈小伟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心电图检查ST-T改变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心电图检查ST-T改变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从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8例为调查对象,均行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心电图诊断结果.结果 心电图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的冠状动脉造影,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上,心电图较为局限,仅可用于辅助诊断.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半月板损伤诊断中MRI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对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分析43例(46膝)怀疑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MRI影像特点,以关节镜下表现为对照,探讨MRI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本组患者46膝共92个半月板中,经关节镜确诊半月板正常6个、退变14个、撕裂72个;MRI诊断分级显示正常及退变的半月板为22个、撕裂70个.MRI检查的诊断敏感性94.44%、特异性90.00%、准确度为93.48%.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27.结论 MRI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较高,与关节镜检查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应用于临床,对于后续关节镜下诊疗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南继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Meek植皮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Meek植皮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治疗的3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微粒皮加异体皮移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Meek植皮术治疗,对比并分析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植皮成活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创面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分别为(1.48±0.26)h、(25.14±2.13)d、(34.56±4.02)d,均短于对照组的(7.69±1.21)h、(36.28±3.14)d、(46.05±5.98)d,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给予Meek植皮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王峰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高血压护理干预要点及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高血压的护理干预要点及其对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利用双盲、对照的方式,将2016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析比较2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压达标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施以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吴世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培菲康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培菲康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症状缓解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培菲康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可促进患者症状缓解、溃疡愈合,提高根治率,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

    作者:欧阳美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晚期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胃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化疗为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疗效较差.分子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效果优于单独化疗已经得到临床认可,目前有关胃癌的分子靶点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周期抑制剂、免检查点阻滞剂、C-MET信号通路抑制剂等,其中一些已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就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略阐述.

    作者:张宇欣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瘢痕妊娠(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剖宫产后CSP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行经阴道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确诊率及超声表现.结果 74例患者中,初次诊断确诊71例,误诊为流产1例、宫颈部妊娠1例、滋养细胞疾病1例,后期复诊时均修正之前判断,诊断确诊率95.95%.74例超声图像显示,44例子宫大小与形态均正常,30例显示子宫增大.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利于准确判断患者血供情况、肌层厚度以及孕囊着床位置,为CSP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高效、科学的诊断依据,对后期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陶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及CR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及数字X线(CR)特征.方法 本研究所选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均为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儿中53例为支气管肺炎,22例为间质性肺炎,16例为大病灶肺炎,9例为大叶和(或)结节性肺炎.结论 在对新生儿肺炎进行诊断时,可以将胸部CR检查作为首选方式,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和全面的分析,及时明确诊断.

    作者:孙玮;易群;张燕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4年12月—2017年1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以入院顺序平均分为2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2组PHQ-9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作者:雷晓霞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复方玉液汤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复方玉液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n=39)实施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n=39)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玉液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组间临床疗效分布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血糖指标水平与本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复方玉液汤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冷华任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接受血液检验的患者,共37例,抽血之后即刻进行多项生化指标检测,剩余的样本分成3管,其中一管在室温下存放,一管在4℃冰箱存放,一管在-20℃冻存,室温和4℃放置2 h和12 h检查生化指标,-20℃冻存1周检测.结果在室温和4℃环境下放置2 h后检测,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的结果均比即刻检测值更低,其中室温下偏低的更多;在室温和4℃环境下放置12 h后检测,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的结果均比即刻检测值更高,其中室温下偏高的更多;-20℃冻存1周检测,钠、钾、氯和葡萄糖的检测值和即刻检测值差不多,但是总蛋白的含量比即刻检测值要小.结论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多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在临床上好标本采集之后即刻检测,以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年德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CT与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54例,共92髋,均分别给予CT检查和MRI检查.以手术所见诊断结果为依据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所选54例(92髋)研究对象中共39例(71髋)经手术确诊为早期股骨头坏死;其中经CT检查确诊57髋,确诊率为80.28%;经MRI检查确诊67髋,确诊率为94.37%,MRI检查确诊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MRI检查在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中准确性优于CT检查,可将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黄金高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急诊抢救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急诊科人员配置、抢救器材的准备提供依据,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急诊科抢救室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就诊月份、抢救室滞留时间、疾病谱等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随着急诊患者增多抢救室患者也同步增多,尤其是6,7,8月是急诊患者高峰;抢救室接诊患者人数与滞留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急诊入抢救室人数随年龄增高比例逐渐增多,90岁以上组入抢救室比例达43.49%;60岁以下患者滞留时间中位数无差异,6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滞留时间延长;晚期肿瘤患者滞留时间较非晚期者时间长;多发伤患者滞留时间明显长于非多发伤患者;抢救室疾病谱分析前5位分别是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创伤、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结论 急诊医学专业应根据急诊主要人群、高发年龄、不同就诊时间、主要疾病谱、滞留时间较长的疾病等因素合理安排急诊人员配备,进行重点培训,保持急诊工作有序安全进行.

    作者:杜鹏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