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0例临床疗效观察

刘炯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高频振荡通气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显著低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氧指数、吸入氧浓度等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益肾活血方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益肾活血方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12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对照组60例)及添加中医辨证益肾活血方治疗(观察组6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患者(80.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益肾活血方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同时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国林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4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应用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70例)与甲状腺次全切术(观察组,70例)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差异,同时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剂量、整体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间复发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97.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镇痛剂使用剂量、整体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4.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复发率(4.3%)与对照组(2.9%)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术与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均有较好的效果,但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手术指标更为优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启旺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4年12月—2017年1月为时间段,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以入院顺序平均分为2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2组PHQ-9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作者:雷晓霞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1 d、7 d颅内压、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d、7d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且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宪祥;郭修财;刘小年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我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均予以餐前口服瑞格列奈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晚20: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对比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静脉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血糖首次达标时间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胰岛素联合胰岛素促泌剂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时间更快,血糖控制程度更佳.

    作者:王蕊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心电图检查ST-T改变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心电图检查ST-T改变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从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8例为调查对象,均行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心电图诊断结果.结果 心电图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的冠状动脉造影,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上,心电图较为局限,仅可用于辅助诊断.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及CR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及数字X线(CR)特征.方法 本研究所选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均为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儿中53例为支气管肺炎,22例为间质性肺炎,16例为大病灶肺炎,9例为大叶和(或)结节性肺炎.结论 在对新生儿肺炎进行诊断时,可以将胸部CR检查作为首选方式,结合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和全面的分析,及时明确诊断.

    作者:孙玮;易群;张燕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急性胃穿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参考组30例,确诊后行为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30例,确诊后行单纯修补术治疗.观察2组的手术及术后情况,术后2组均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统计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参考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复发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行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各有优劣,临床应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万汉朝;朱炳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培菲康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培菲康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症状缓解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Hp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培菲康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可促进患者症状缓解、溃疡愈合,提高根治率,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

    作者:欧阳美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清肺汤联合西医抗感染治疗老年慢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清肺汤联合西医抗感染治疗老年慢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肺炎患者,共114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对照组(57例)和试验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抗感染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清肺汤联合西医抗感染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0.7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肺汤联合西医抗感染治疗老年慢性肺炎,相较于单纯西医抗感染治疗临床疗效更佳,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毛志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效果比较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比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联合利福平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联合利福喷丁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的疗效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喷丁和利福平均可以作为治疗肺结核的一线药物,但利福喷丁对肝肾损害的程度低于利福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图像特征比较

    目的 比较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图像,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各40例患者,应用百盛CLASS C和飞利浦H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探头频率4~13 MHz,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2组甲状腺结节疾病超声检查结节内部血流各指标及结节直径、内部回声构成(实质性/混合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腺瘤组边缘存在低回声晕环、境界清楚、结节周边血流各指标(Vmin、Vmax、阻力指数)高于甲状腺肿组(P<0.05).结论 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部位、形态、数目、大小、结节血流等均能明确检出,两者各有其特征,超声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作者:曹燕;杭晓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耳穴压豆用于阴道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用于阴道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54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273例,不应用任何镇痛干预措施)和观察组(273例,采用耳穴压豆镇痛),观察2组患者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催产素使用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生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镇痛中应用耳穴压豆可使分娩结局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长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活动性及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对不同类型肺结核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活动性及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对不同类型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情况.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90例,按照活动性及非活动性肺结核分成活动组49例,非活动组41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CT检查结果.结果 活动组及非活动组累及双侧肺叶病灶分别为67.35%(33/49)、26.83%(11/41);单侧肺叶病灶分别为32.65%(16/49)、73.17%(30/41).结论 活动性及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对不同类型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情况良好.

    作者:张圣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自体血采集过程中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储存式自体血是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一种可行方法[赖福才,王梁平,汪传喜.试论自体输血在我国的应用与推广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8):689.],在采血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不同心理问题.分析自体血采集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加以有效预防,以减少自体采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保障采血过程顺利完成.

    作者:王秀芸;贾彦卿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94例哮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常规组47例与研究组47例.护士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院内护理流程,为研究组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评估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 常规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1秒末用力肺活量(FEV1)结果低于研究组(P<0.05).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6.60%,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3.62%,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住院期间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哮喘患者满意度,改善肺功能.

    作者:陈凤娇;方艳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维生素D对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探析

    目的 观察维生素D在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均分为甲组与乙组,乙组给予常规治疗,甲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补充维生素D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果.结果 甲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7.8%)显著高于乙组(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复发率(4.9%)低于乙组(29.3%),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予以维生素D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有效控制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华;施娜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体位改进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体位改进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在甲状腺手术中采取传统体位,观察组在手术中采用改进体位,比较2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躁动、术后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率分别为4%,4%,2%,对照组为32%,38%,30%;观察组术中VAS评分为(2.01±0.50)分,对照组为(6.02±1.08)分;观察组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74%,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改进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中能够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呕吐、头痛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钟亚春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提高肠道激惹症临床疗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提高肠道激惹症(IBS)临床疗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IBS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IB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立毅;周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剂量),和观察组40例(给予组阿托伐他汀40 mg/d).给药前,2组患者均负荷300 mg氯吡格雷2 h,患者均在服药后10 d后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大聚集率(MARP).结果治疗2 h后,2组患者1μmol/L和2μmol/L的ADP诱导的MARP显著下降至(38.00±11.44)%vs(32.00±8.14)%和(46.00±8.66)%vs(40.50±6.08)%(P<0.05).治疗10 d后,1μmol/L和2μmol/L的ADP诱导的MARP进一步下降至(35.66±7.50)%vs(20.66±4.46)%和(38.32±9.15)%vs(32.82±5.33)%,与基线及口服2 h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服用20 mg阿托伐他汀比较,ACS患者服用40 mg阿托伐他汀可以在短时间内减轻氯吡格雷的抵制,且不会发生残存血小板高反应.

    作者:周富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