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玲
目的 探讨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重症肝炎并发感染患者,分析重症肝炎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的一般资料中性别、年龄与免疫功能均是造成患者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男性、年龄超过60岁、免疫功能低下是独立诱导重症肝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通过对症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平肝降浊活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60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氢氯噻嗪片,观察组患者口服氢氯噻嗪片+中医药方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用药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肝降浊活血利水法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服用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50例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的尘肺患者,共进行300例次的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通过听诊法确定其双肺分隔满意后,再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评估其双肺分隔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均经听诊法确定双肺分隔满意后,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评估其双肺分隔情况,结果显示对位满意者128例,对位不满意者22例,对位满意率为85.33%.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及间歇膨肺)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较为安全.
作者:贺晓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于急诊异位妊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接诊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专业的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急诊异位妊娠患者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骆桂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电子护理指引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早产儿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根据护理指引实施护理,对照组按护理常规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达全肠道喂养时间、黄疸消退所用时间、体质量增长、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展性照顾对晚期早产儿增加喂养耐受性达全肠道喂养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体重增长,缩短住院日期起到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了规范的护理框架,使护理过程更为高效,提升了护理专业内涵.
作者:徐清清;李晓梅;潘叶红;于新月;左周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剥除术中使用序贯式止血法对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78例单侧良性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试验组4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传统的双极电凝止血法,试验组采用序贯式止血法.对比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卵巢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对照组FSH、E2等激素水平及AFC计数变化明显(P<0.05),试验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月经紊乱、卵巢储备下降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序贯式止血法对卵巢生理功能影响较小,可以对卵巢进行较好的保护,有利于患者术后正常生理功能尽快恢复.
作者:敖强;王永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T显像在胰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65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先采取超声检测,随后再给予CT扫描,依据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CT诊断的胰腺占位性病变Ⅰ期9例,Ⅱ期8例,Ⅲ期20例,Ⅳ期28例;超声诊断的胰腺占位性病变Ⅰ期14例,Ⅱ期11例,Ⅲ期12例,Ⅳ期28例;病理检查结果胰腺占位性病变Ⅰ期10例,Ⅱ期8例,Ⅲ期20例,Ⅳ期27例.可见CT检查相对于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更高的一致性.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92%,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5.38%.CT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1).结论 CT扫描对于胰腺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庆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对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诊的脑血栓形成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40例)与研究组(n=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胞二磷胆碱经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依达拉奉经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及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1周后、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二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路径,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对照组(P<0.05),患者心肌梗死复发率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和病死率,效果良好.
作者:肖慧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1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应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66例患者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照组66例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UAP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整体疗效较明显,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何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甲泼尼龙与泼尼松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口服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组(MP+PD组)、口服甲泼尼龙组(MP组)、口服泼尼松组(PD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组完全缓解率优于常规甲泼尼龙组及常规泼尼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激素相关并发症的减少方面优于泼尼松组(P<0.05);甲泼尼龙组在激素相关并发症减少方面优于泼尼松组(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较单用能更好地使患者达到 完全缓解,且能减少激素相关并发症.
作者:唐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包含甘露醇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水平及功能恢复情况,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ADL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可使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下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宋玉龙;李宁;赵佩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治愈率及痛死率,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极高,早期细致、系统的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降低病死率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永峰;朱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实行“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前后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医护患一体化”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一体化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该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春霞;董秀春;郭发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空腹采集肘静脉血,观察抗体指标、生化指标及血清免疫学等指标.结果 女性是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高发人群,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以及黄疸等.自身免疫性肝病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准确率高.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诊断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时应综合其临床特点、抗体检测等方法进行判断,熊去氧胆酸联合泼尼松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旭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痛经及月经不调患者采取四物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于2012年8月-2013年8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痛经及月经不调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取西药治疗和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在月经不调及痛经的疗效上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 痛经及月经不调患者采取四物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范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得以有效改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D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透析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作者:巩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SVVC)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3例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后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生活干预及心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方式.结果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在9项干预指标中,除戒烟酒干预前后无明显改变外,其余8项干预指标:注意不安全性行为、经期卫生、按疗程用药、是否能夫妻同治、定期复查、合理膳食、生活作息规律、坚持适量运动、平和心态,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护理干预能改善SVVC患者的生活方式,使其树立未病先防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爱萍;蔡秀丽;姚金艳;陆大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集到的尿液标本198份,分别采取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展开尿液隐血检验,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法检测阳性率为23.23%,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检测阳性率为25.25%,后者高于前者.结论 在尿液隐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法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法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将两者联合使用对于提高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一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分析其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为促进护理人员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的50名护理人员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0名护理人员多数身体状况一般,睡眠质量差,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其中颈、肩、指、腰关节痛占84%,睡眠障碍占30%,内分泌疾病占30%.结论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护理人员健康状况差,应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和谐的药护关系,给予科学的排班以保障护士的休息时间,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学会自我调节身心状态,预防和减少慢性病,以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王祝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