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贠丽萍

关键词:重症肝炎, 感染, 危险因素, 综合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重症肝炎并发感染患者,分析重症肝炎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的一般资料中性别、年龄与免疫功能均是造成患者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男性、年龄超过60岁、免疫功能低下是独立诱导重症肝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通过对症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梗死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的药理和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运用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的药理作用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进行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3次/d,3粒/次,疗程2周.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1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6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魏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苗医丰氏推拿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节段空间位置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苗医丰氏推拿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节段三维空间位置角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颈椎病的机制.方法 将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苗医丰氏手法治疗.2组使用CT从颅底扫描至T1水平的范围,获得数据,再采用ITKSANP软件根据原始数据完成颈椎椎体的重建.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结构三维空间角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C3-7椎体三维角度X轴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C4、C5椎体三维角度Y轴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苗医丰氏推拿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的三维空间角度有明显调整作用,其可能是丰氏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之一,同时证实该手法对颈椎病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为其在临床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任一;李溥;梁子聪;陆永刚;曹杨彬;胡建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状况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的发生率、影响因素等,总结临床经验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4年10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280例住院患者采取问卷调查法,依据自身感受据实填写或作答,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0例患者中无焦虑120例,轻度焦虑82例,中度焦虑52例,重度焦虑26例,焦虑发生率57.1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平均评分(14.9±2.7)分.患者中无抑郁148例,轻度抑郁58例,中度抑郁50例,重度抑郁24例,抑郁发生率47.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平均评分(23.2±4.9)分.干预后HAMA、HADM平均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发生率较高,经过有效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效果满意.

    作者:李爱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铸型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铸型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7例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铸型结石并伴术后结石残留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我院治疗的,但术后结石完全清除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给予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均手术成功,无穿刺失败、胸膜、腹腔脏器、肾蒂血管损伤等情况.观察组发生中重度肾积水、有既往手术史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石大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石大小、手术时长、既往手术史、中重度肾积水与术后结石残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治疗上应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结石残留的发生.

    作者:刘冠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晚期早产儿电子护理指引模板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电子护理指引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早产儿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根据护理指引实施护理,对照组按护理常规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达全肠道喂养时间、黄疸消退所用时间、体质量增长、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展性照顾对晚期早产儿增加喂养耐受性达全肠道喂养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体重增长,缩短住院日期起到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了规范的护理框架,使护理过程更为高效,提升了护理专业内涵.

    作者:徐清清;李晓梅;潘叶红;于新月;左周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实行“医护患一体化”模式前后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医护患一体化”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一体化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该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春霞;董秀春;郭发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拔火罐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2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拔火罐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在神阙穴拔火罐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统计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组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和EOS计数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拔火罐疗法治疗AD疗效显著,对血清总IgE及EOS计数也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作者:龚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手足口病150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以便能够及早发现、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选患儿均满足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对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了解,分析其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结果 102例轻症,占68.0%;48例重症,占32.0%.150例患儿首发症状以发热、出疹为主,105例患儿出现发热症状,占70.0%;97例患儿伴有典型皮疹症状,占64.7%;出疹部位主要以手、足、口为主,手部出疹率占94.0%,足部出疹率占83.3%,口部出疹率占83.3%.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主要为8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儿童为常见;患儿首发特征为出疹、发热,及时发现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国华;刘泉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均采取鼻内镜鼻窦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及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同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鼻内镜鼻窦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1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O.0%,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好、安全性高,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龙海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调强放疗在鼻咽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评 价调强放疗在鼻咽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疗配合同步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调强放疗配合辅助化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6%,2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毒副反应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调强放疗可有效应用于鼻咽癌的临床治疗,其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控制肿瘤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彭划斌;黄星星;黄平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对泌尿外科住院患者药物过敏性休克实施抢救及护理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30例,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及护理方法分为2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分析其抢救护理过程及结果.结果 经及时抢救与护理,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达100%;对照组有2例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实施积极抢救与护理,严格遵照医嘱用药,确保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春阳;吴振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和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和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临床护理路径组以及联合组各50例,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恐惧及焦虑比例2.00%,均低于心理干预组及临床护理路径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18.6±0.6)d,明显低于心理干预组及临床护理路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干预组与临床护理路径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相近(P>0.05).结论 在科学的护理路径指引下,结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促进心功能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心理应激状态也明显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素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肺结节的结果对比

    目的 探讨采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扫描对于肺结节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CT扫描,观察组采用低剂量CT扫描,观察2组扫描效果、结节数目和形态特征,并对定性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扫描图像效果、定性诊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2组发现结节数目和肺结节形态特征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对于肺结节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而低剂量CT扫描辐射更小,值得推广.

    作者:姬建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CysC Hcy及mAl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健康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CysC、Hcy及mAlb水平并做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妇血清CysC、Hcy及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患者血清CysC、Hcy及mAlb水平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清CysC,Hcy及mAlb联合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程华;江丹;钱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前者给予一般性护理措施,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积极开展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3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护士身心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分析其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为促进护理人员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的50名护理人员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0名护理人员多数身体状况一般,睡眠质量差,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其中颈、肩、指、腰关节痛占84%,睡眠障碍占30%,内分泌疾病占30%.结论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护理人员健康状况差,应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和谐的药护关系,给予科学的排班以保障护士的休息时间,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学会自我调节身心状态,预防和减少慢性病,以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王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透析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贫血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以及CRP水平与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以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入组时以及持续透析1年后CRP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贫血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46例患者持续透析1年后,CRP、红细胞压积(Hct)以及血红蛋白(Hb)水平和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变化不大(P>0.05).对透析1年后CPR水平≥8.0 rmg/L(CPR升高组)和<8.0 mg/L(CRP正常组)的患者贫血相关指标进行比较,Hb、Alb以及Hc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升高组贫血发生率为79.3%,明显高于CRP正常组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明显,持续透析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微炎症状态、纠正贫血,但是C反应蛋白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贫血发生率明显较高.

    作者:杨启;肖秋景;王兴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对56例艾滋病患者根据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56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不良情绪减轻,治疗依从性提高.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艾滋痛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作者:覃钟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普米克令舒配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在婴幼儿喘息治疗中应用普米克令舒配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喘息症状的患儿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实施普米克令舒配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并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2组呼吸状态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进行记录,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状态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5).结论 在婴幼儿喘息治疗中应用普米克令舒配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遵循医嘱率、规律生活方式、药物知识知晓率、饮食知识知晓率、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齐银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