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的应用体会

李丽丽

关键词:近视, 矫正, 角膜塑形镜, 效果,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及减缓近视发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8例使用角膜塑形镜患者的临床验配及定期复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1年,5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近视度数在1年内的增长控制在青少年生理发育的限度之内,且未出现角膜溃疡、角膜斑痕、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安全有效地矫正视力及延缓近视发展,但必须合理选择配戴者,按照规范的验配流程,严格复查,及时解决配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不良影响降至低.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溶血标本对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20例,抽取空腹静脉血10 mL,分别装到2个试管标记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常规血检,研究组标本实施人工溶血,对比2组标本的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 在2组标本的血常规检验指标方面,对照组标本检测结果显著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标本会直接影响到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在检测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应当采取的措施避免发生标本溶血问题.

    作者:卫克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前期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835例进行健康体检并排除糖尿病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空腹血糖受损(FPG 5.6~6.9 mmol/L)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5.7%~6.4%)组以及联合两项指标为诊断标准进行糖尿病前期筛查,随访1年~5年观察其进展为糖尿病的概率.结果 835例体检者中,分别以空腹血糖受损、HbA1c(5.7%~6.4%)和联合两项指标为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的诊断率分别为19.04%(159/835)、7.31%(61/835)和3.83%(32/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述指标诊断的糖尿病前期患者5年以内发展成为糖尿病的概率分别为9.43%(15/159)、8.20%(5/61)和28.13%(9/32),前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联合两种指标检测诊断糖尿病前期患者5年内进展为糖尿病患者的概率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使用HbA1c 5.7%~6.4%为标准诊断糖尿病前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将空腹血糖受损联合HbA1c 5.7%~6.4%为标准,对于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曲涛;杨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会诊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会诊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我院其他科室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合并眼部疾病的50例患者采取护理会诊的形式,使其得到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总结护理会诊的成效.结果 通过护理会诊的实施,使需要应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合并眼病的其他科室的患者在佳时机得到救治,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建立护理会诊制度,解决了需要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的其他科室合并眼病患者的治疗问题,使眼病患者得到了同质护理和治疗,提高了护理质量,治疗效果也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蔡晓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异常与组织活检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2014年2年中接受体检的育龄女性1600例进行TCT检查,并按TBS-2001细胞分类法系统进行细胞学判读,细胞学异常(阳性)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活检,将细胞学判读结果与宫颈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TCT检查判读结果阳性72例(4.5%),全部进行阴道镜下取活检,与病理结果符合69例(95.8%).结论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组织活检结果符合率高,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对TCT检查异常者应及时进行活检,防止漏诊或过度治疗.

    作者:禾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析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选择我县2003年—2014年底累计治疗的69例艾滋病病例中存活满1年以上的51例进行调查,按治疗效果分为2组,其中治疗失败12例为观察组,治疗有效39例为对照组.分别调查心理因素、家庭支持、漏服次数、药物毒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存在漏服次数多、情绪低落,家庭不支持、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等现象.结论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争取家庭支持、提醒患者服药、及时妥善处理毒副反应引起的痛苦,是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文锋;张晓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给予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于入院第1天、入院4周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于入院4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2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第1天2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4周2组SAS、SDS评分较入院第1天均有降低,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月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监测临床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和高危因素,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年来我院发生职业暴露者的基本情况、职业类别、科室分布、高风险操作环节、地点、暴露部位、暴露后处理措施、预防用药及随访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来我院发生职业暴露31例次,其职业类别主要是护士和医师,分别占58.06%和25.81%;以5年以下工龄人员为主,占64.51%;科室分布以外科系统多见,占58.06%,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手术室、治疗室、病房及处置间,分别占38.71%,25.81%,19.35%和16.13%.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高风险操作环节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穿刺抽血或注射操作时、整理医疗废物、拔针或更换针头时的锐器伤或针刺伤,分别占48.39%,19.35%,19.35%,12.90%.结论 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人群为低年资护理人员,需加强重点人群的管理,针对职业暴露的高风险操作环节进行有效防范.

    作者:王玲;王作艳;陈峰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重度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体会,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使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效果更为理想.方法 通过分析诊治的78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案例,总结归纳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78例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给予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患者达到良好功能康复的重要措施,规范护理、预防知识普及、适当锻炼、合理饮食可促进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并有效减少骨折的发生.

    作者:王婕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由患者自行评定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3.4±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0.6)分,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8.3±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通过心理护理、舒适环境、体位护理、功能锻炼等多种措施,可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物切除患者80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扫查结节大小、性状、边缘以及内部结构等,回声特点、血流、颈部淋巴结等情况,分析其对良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 低回声、中回声、高回声、无钙化、微钙化、颈部淋巴结肿大、圆形、纵横比(>1)、光滑、模糊等超声检查特征比例在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对于恶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恶性结节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7%、96.9%、86.7%.结论 超声对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可区别良恶性,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赵和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采用利塞膦酸钠防治的有效性和药理解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采用利塞膦酸钠防治的有效性和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92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钙尔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利塞膦酸钠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及碱性磷酸酶(ALP)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6,12个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12个月AL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轻微消化道反应,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惠苏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我院2013年—2014年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其规范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年—2014年门诊及住院患者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品种、 数量、 销售金额、使用频次(DDDs)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主要为苯二氮革和巴比妥类,使用总频次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艾司唑仑使用频次在2年均居首位,门诊患者以口服剂型为主,住院患者以注射剂型为主.结论 从上述分析来看,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吕宏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学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医学营养治疗(MNT)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MNT联合孕妇体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GDM饮食及运动指导.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孕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同时记录母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FBG、2 hPG、HbA1c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2 hPG、HbA1c测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子痫前期、妊娠期感染、羊水过多、巨大胎儿、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胎儿畸形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GDM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改善围生期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杜亚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30例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完整切除乳腺腺体,观察术后患者的美容效果、Ⅰ期愈合率及术后乳头勃起、乳头乳晕是否感觉正常.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患者均较满意.结论 环乳晕切口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是一种美容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可靠的外科手术方法.

    作者:钱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治疗的20例胎盘植入患者,分析孕妇产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本组20例孕妇均进行超声诊断,其中13例在检查中诊断或怀疑为胎盘植入,诊断符合率为6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完全性植入胎盘方面的符合率较高,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而在穿透性和粘连性胎盘诊断中符合率不高,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方法进行确认.

    作者:罗巧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影响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影响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急诊入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同时测定入院时的△SBP、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出血量、血肿增大情况,分析影响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结果 入组的110例患者中,复查颅脑CT共有33例出现脑出血血肿扩大情况,影响血肿扩大因素分析主要与入院时NIHSS评分、不规则血肿形态及入院时△SBP≥50 mm Hg密切相关.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导致血肿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NIHSS评分、 不规则血肿形态、△SBP,其中△SBP是血肿扩大主要的危险因素,通过危险因素分析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泌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的影响,为其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的泌乳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充足率和母乳喂养率均比对照组产妇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剖宫产产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泌乳始动率、泌乳充足率和母乳喂养率,这对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和促进产后机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健康教育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方法 对4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重要性.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抗结核、降糖等对症治疗和护理后,45例患者血糖维持平稳,痰菌阳性者转为阴性,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均由住院强化期治疗转为门诊继续治疗.结论 通过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使患者增强了自我护理能力,在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有明显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90例.A组采用缩宫素治疗,B组采用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治疗.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P<0.05),B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倪晓荣;刘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243例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4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给予催吐、洗胃等急救措施,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21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试验组(122例)实施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急救护理总有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率为8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P<0.05).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急救效果理想,同时在患者治疗时给予综合护理能够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兆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