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

吴晓娟

关键词:腰椎压缩性骨折, 老年, 舒适护理, 术后疼痛, 满意评分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由患者自行评定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3.4±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0.6)分,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8.3±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通过心理护理、舒适环境、体位护理、功能锻炼等多种措施,可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HIV/AIDS感染者62例性接触感染情况访谈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HIV/AIDS感染者经性接触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62例HIV/AIDS患者采用一对一访谈形式进行调查,对患者经性接触感染的方式、 途径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HIV/AIDS感染者经性接触感染的方式和途径与第一次不洁净性接触时间、地点,性交方式、频率、年龄,是否采用安全套、是否了解HIV感染、 是否高危行为后行HIV检测密切相关;HIV/AIDS感染者情况与HIV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临床分期、是否存在其他性传播疾病、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密切相关.结论 对HIV/AIDS感染者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及时制定有效地预防HIV感染的手段,强化全社会共同参与,对降低HI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凌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前期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835例进行健康体检并排除糖尿病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空腹血糖受损(FPG 5.6~6.9 mmol/L)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5.7%~6.4%)组以及联合两项指标为诊断标准进行糖尿病前期筛查,随访1年~5年观察其进展为糖尿病的概率.结果 835例体检者中,分别以空腹血糖受损、HbA1c(5.7%~6.4%)和联合两项指标为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的诊断率分别为19.04%(159/835)、7.31%(61/835)和3.83%(32/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述指标诊断的糖尿病前期患者5年以内发展成为糖尿病的概率分别为9.43%(15/159)、8.20%(5/61)和28.13%(9/32),前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联合两种指标检测诊断糖尿病前期患者5年内进展为糖尿病患者的概率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使用HbA1c 5.7%~6.4%为标准诊断糖尿病前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将空腹血糖受损联合HbA1c 5.7%~6.4%为标准,对于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曲涛;杨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为试验组,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早期床旁隔离、不同时段患者卧位选择、洗必泰口腔护理、早期痰标本的正确留取、环境的清洁,并提高护理依从性.比较2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58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30例,感染率为51.72%;试验组66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22例,感染率为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取护理干预,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邓双艳;邓洁;张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层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前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存在许多的问题,饮片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着治疗效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如何解决中药饮片中存在的假、乱、次现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基层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饮片掺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品种混乱、储存失当等,从生产流通环节、人员素质、联合监管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从流通环节以及管理上确保饮片质量,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实施资源共享,加强多环节管理,从而提高饮片质量.

    作者:亓备战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胃癌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 且发病机制复杂.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慢性炎症反应及相关细胞因子异常表达等多方面因素协同作用有关.

    作者:段霄杰;靳英;史增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绩效考核在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应用效果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绩效考核在妇幼保健专科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岗位系数、护理层级系数为关键指标,赋予其不同的分值权重,对护理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离职率、护理质量、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实施绩效考核的效果.结果 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离职率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护理人员和患者满意度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绩效考核应用在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理人员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离职率.

    作者:刘进娣;徐虹;张翠凤;朱跟娣;武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我院2013年—2014年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其规范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年—2014年门诊及住院患者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品种、 数量、 销售金额、使用频次(DDDs)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主要为苯二氮革和巴比妥类,使用总频次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艾司唑仑使用频次在2年均居首位,门诊患者以口服剂型为主,住院患者以注射剂型为主.结论 从上述分析来看,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吕宏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监测临床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和高危因素,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年来我院发生职业暴露者的基本情况、职业类别、科室分布、高风险操作环节、地点、暴露部位、暴露后处理措施、预防用药及随访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来我院发生职业暴露31例次,其职业类别主要是护士和医师,分别占58.06%和25.81%;以5年以下工龄人员为主,占64.51%;科室分布以外科系统多见,占58.06%,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手术室、治疗室、病房及处置间,分别占38.71%,25.81%,19.35%和16.13%.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高风险操作环节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穿刺抽血或注射操作时、整理医疗废物、拔针或更换针头时的锐器伤或针刺伤,分别占48.39%,19.35%,19.35%,12.90%.结论 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人群为低年资护理人员,需加强重点人群的管理,针对职业暴露的高风险操作环节进行有效防范.

    作者:王玲;王作艳;陈峰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例拟诊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将其结果与病理检查对比,分析特异性、敏感度.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灶内血流0级9例,1级12例,2级5例,3级4例.病理检查24例为阳性,6例阴性,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6例,单纯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乳腺增生症1例,乳腺纤维瘤5例.病理阳性2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22例,误诊2例;阴性6例,超声按恶性1例,准确诊断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3.3%,准确度为90%,阳性预测值95.7%,阴性预测值71.4%.结论 针对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范文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7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组,对照组施以传统手术,共有37例;余37例入组研究组,施以髌骨环内固定.对比2组疗效.结果 2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3.78%,94.59%,研究组的优良率高,差异有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髌骨环内固定对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佳,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内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内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014年收治的食管癌性狭窄及瘘患者40例,其中14例为贲门癌术后或食管癌吻合口狭窄患者,10例为晚期食管贲门癌性狭窄患者,8例为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患者,8例为食管癌引发食管纵隔瘘或食管气管瘘患者.所有患者在X线透视监视下从口中置入自膨胀式覆膜金属支架,并于1年后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置入内支架,40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后期随访了解,14例吻合口狭窄患者恢复后通畅进食;8例食管纵隔瘘或气管瘘置入内支架后,瘘管口消失;10例晚期食管贲门癌性狭窄患者和8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患者的进食情况明显得到改善.结论 采用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瘘操作简单有效,且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富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30例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完整切除乳腺腺体,观察术后患者的美容效果、Ⅰ期愈合率及术后乳头勃起、乳头乳晕是否感觉正常.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患者均较满意.结论 环乳晕切口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是一种美容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可靠的外科手术方法.

    作者:钱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位截瘫患儿33例的早期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ICU)高位截瘫患儿的心理护理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33例高位截瘫患儿,分析其心理反应,并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ICU精心细致的治疗和护理,33例患儿无1例死亡,其基本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或部分恢复,均顺利转入后期康复治疗.结论 早期介入心理护理对高位截瘫患儿的治疗和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世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及减缓近视发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8例使用角膜塑形镜患者的临床验配及定期复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1年,5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近视度数在1年内的增长控制在青少年生理发育的限度之内,且未出现角膜溃疡、角膜斑痕、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安全有效地矫正视力及延缓近视发展,但必须合理选择配戴者,按照规范的验配流程,严格复查,及时解决配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不良影响降至低.

    作者:李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健康教育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方法 对4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重要性.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抗结核、降糖等对症治疗和护理后,45例患者血糖维持平稳,痰菌阳性者转为阴性,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均由住院强化期治疗转为门诊继续治疗.结论 通过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使患者增强了自我护理能力,在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溶血标本对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健康体检人员120例,抽取空腹静脉血10 mL,分别装到2个试管标记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常规血检,研究组标本实施人工溶血,对比2组标本的血常规检验指标.结果 在2组标本的血常规检验指标方面,对照组标本检测结果显著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标本会直接影响到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在检测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应当采取的措施避免发生标本溶血问题.

    作者:卫克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重度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体会,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使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效果更为理想.方法 通过分析诊治的78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案例,总结归纳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78例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给予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患者达到良好功能康复的重要措施,规范护理、预防知识普及、适当锻炼、合理饮食可促进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并有效减少骨折的发生.

    作者:王婕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治疗的20例胎盘植入患者,分析孕妇产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本组20例孕妇均进行超声诊断,其中13例在检查中诊断或怀疑为胎盘植入,诊断符合率为6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完全性植入胎盘方面的符合率较高,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而在穿透性和粘连性胎盘诊断中符合率不高,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方法进行确认.

    作者:罗巧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异常与组织活检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2014年2年中接受体检的育龄女性1600例进行TCT检查,并按TBS-2001细胞分类法系统进行细胞学判读,细胞学异常(阳性)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活检,将细胞学判读结果与宫颈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TCT检查判读结果阳性72例(4.5%),全部进行阴道镜下取活检,与病理结果符合69例(95.8%).结论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组织活检结果符合率高,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对TCT检查异常者应及时进行活检,防止漏诊或过度治疗.

    作者:禾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PCI俱乐部的院外延续管理对PCI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俱乐部活动对PCI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为PCI术后患者提供更有效的院外延续管理,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130例冠心病PCI术后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规范PCI术后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参加PCI俱乐部活动,进行综合康复指导.观察出院12个月后,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好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俱乐部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院外遵医行为,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可以为PCI术后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院外延续管理.

    作者:吕晓春;郭任维;任艳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