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倩
目的 分析连续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症状均获得了明显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1%,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82.9%,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连续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极大地改善疾病情况,帮助患者有效提升妊娠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宏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划为2组,对照组44例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增加舒利迭,观察组34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孟鲁斯特,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舒利迭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可有效改善哮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贺素锦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方法 对4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重要性.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抗结核、降糖等对症治疗和护理后,45例患者血糖维持平稳,痰菌阳性者转为阴性,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均由住院强化期治疗转为门诊继续治疗.结论 通过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使患者增强了自我护理能力,在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补气活血法有解毒、活血、补气的功效,对预防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的效果,且中药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贾相锋;郑卫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由患者自行评定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3.4±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0.6)分,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8.3±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通过心理护理、舒适环境、体位护理、功能锻炼等多种措施,可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盐酸舍曲林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70例,分别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与脑卒中常规药物联合舍曲林治疗(治疗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即Barthel指数(B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结果 2组治疗8周后BI评分均增加,SSS评分均减少(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变化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国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会诊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我院其他科室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合并眼部疾病的50例患者采取护理会诊的形式,使其得到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总结护理会诊的成效.结果 通过护理会诊的实施,使需要应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合并眼病的其他科室的患者在佳时机得到救治,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建立护理会诊制度,解决了需要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的其他科室合并眼病患者的治疗问题,使眼病患者得到了同质护理和治疗,提高了护理质量,治疗效果也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蔡晓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63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105例孕产妇为对照.结果 ICP组平均年龄和经产妇比例均略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合并乙肝或其他肝胆疾病、有ICP病史、合并双胎以及妊娠合并症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4个因素的OR值3.490~8.966,双胎的OR值大(8.966),4个因素的OR 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1.结论 乙肝或其他肝胆疾病、ICP病史、双胎、妊娠合并症是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庭珍;王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14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除常规治疗外,A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B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溃疡愈合、症状缓解、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等情况.结果 A组治疗内镜下有效率、Hp转阴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临床症状有效率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均能改善上消化道酸性环境,缓解溃疡相关症状,但泮托拉唑作用更强,能促进溃疡愈合,抑制Hp的生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江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治疗的20例胎盘植入患者,分析孕妇产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本组20例孕妇均进行超声诊断,其中13例在检查中诊断或怀疑为胎盘植入,诊断符合率为6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完全性植入胎盘方面的符合率较高,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而在穿透性和粘连性胎盘诊断中符合率不高,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方法进行确认.
作者:罗巧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状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0月赣州市于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随机调查的100例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流动儿童基本情况、建预防接种卡和建预防接种证情况、基础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共调查100例流动儿童,其中,男57例,女43例;<3岁儿童57例,3岁~6岁儿童43例;外省户籍儿童82例,本市外县户籍儿童18例;62例在本县居住超过1年.调查儿童建预防接种卡率为83.00%,建预防接种证率为91.00%.流动儿童1剂卡介苗(BCG)、3剂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3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P)、1剂麻疹减毒活疫苗(MV)、3剂乙肝疫苗(HepB)、1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JEV)、1剂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接种率分别为86.00%,80.00%,77.00%,76.00%,77.00%,45.00%,36.00%.结论 赣州市于都县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欧阳石女;温素英;郭美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及减缓近视发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8例使用角膜塑形镜患者的临床验配及定期复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1年,5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近视度数在1年内的增长控制在青少年生理发育的限度之内,且未出现角膜溃疡、角膜斑痕、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安全有效地矫正视力及延缓近视发展,但必须合理选择配戴者,按照规范的验配流程,严格复查,及时解决配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不良影响降至低.
作者:李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小汗腺汗囊瘤(eccfine hidrocystoma)为一种来源于小汗腺的皮肤附属器良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少见. 目前,根据其皮疹数目多少及形态特点,临床分为两型,即Robinson型和Smith Chemosky型,前者皮损小而多发,后者皮损大而单发.现报道1例多发型小汗腺汗囊瘤,即Robinson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原晓红;邹媛媛;于燕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ICU)高位截瘫患儿的心理护理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33例高位截瘫患儿,分析其心理反应,并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ICU精心细致的治疗和护理,33例患儿无1例死亡,其基本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或部分恢复,均顺利转入后期康复治疗.结论 早期介入心理护理对高位截瘫患儿的治疗和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世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为试验组,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早期床旁隔离、不同时段患者卧位选择、洗必泰口腔护理、早期痰标本的正确留取、环境的清洁,并提高护理依从性.比较2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58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30例,感染率为51.72%;试验组66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22例,感染率为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取护理干预,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邓双艳;邓洁;张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在髌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试验组采用镍钛聚髌器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16例优,12例良,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12例优,14例良,优良率为86.67%)(P<0.05).结论 髌骨骨折患者采用镍钛聚髌器固定效果理想,固定稳定,操作也相对比较简单,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景哲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健康指数、情感指数、心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护理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永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胆囊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胆囊畸形患者,包括胆囊折叠畸形和萎缩畸形两种,均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成功率达到100%,且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7天痊愈出院.通过3个月~6个月随访,60例患者均恢复正常,没有出现腹泻、腹痛等并发症;经统计对比,患者术后胆囊收缩试验结果显著优于术前(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胆囊畸形患者效果确切,但必须加强相关适应证的掌握.
作者:刘万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在逐年增高. 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亡原因抽样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已经位居榜首,脑卒中治愈后复发率高达25%. 脑卒中看起来具有未知性,无法预测和有效防范,其实,其有一个明确的病理损害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明确发病的危险因素后,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大多数脑卒中的发生. 俗话说,不治已病治未病. 脑血管病三级预防中,一级预防的重点就是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早期改变人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人们积极主动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达到脑卒中不发病或迟发病的目的.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影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选择我县2003年—2014年底累计治疗的69例艾滋病病例中存活满1年以上的51例进行调查,按治疗效果分为2组,其中治疗失败12例为观察组,治疗有效39例为对照组.分别调查心理因素、家庭支持、漏服次数、药物毒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存在漏服次数多、情绪低落,家庭不支持、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等现象.结论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争取家庭支持、提醒患者服药、及时妥善处理毒副反应引起的痛苦,是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文锋;张晓娥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