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亓备战

关键词:基层, 中药饮片, 饮片质量管理, 流通环节, 完善法律法规, 中医药事业, 健康和安全, 资源共享, 治疗效果, 真伪优劣, 饮片掺假, 人员素质, 品种混乱, 联合监管, 环节管理, 政策, 生产, 患者, 储存, 程度
摘要:目前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存在许多的问题,饮片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着治疗效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如何解决中药饮片中存在的假、乱、次现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基层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饮片掺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品种混乱、储存失当等,从生产流通环节、人员素质、联合监管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从流通环节以及管理上确保饮片质量,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实施资源共享,加强多环节管理,从而提高饮片质量.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护理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健康指数、情感指数、心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护理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永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由患者自行评定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3.4±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0.6)分,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8.3±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通过心理护理、舒适环境、体位护理、功能锻炼等多种措施,可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1.5T磁共振对早期髌骨软化症的诊断研究

    目的 探讨1.5T磁共振在早期髌骨软化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初步诊断为髌骨软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关节镜检查后进行1.5T磁共振检查,并且将1.5T磁共振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关节镜检查证实80例髌骨软化症,早期45例,晚期35例.1.5T磁共振诊断出70例,漏诊10例,其中早期37例,晚期33例.1.5T磁共振早期诊断率82.2%,晚期诊断率94.3%.结论 1.5T磁共振在早期髌骨软化症诊断中具有较好诊断效果,整个检查属于无创检查,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魏东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连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连续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症状均获得了明显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1%,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82.9%,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连续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极大地改善疾病情况,帮助患者有效提升妊娠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宏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补气活血法有解毒、活血、补气的功效,对预防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的效果,且中药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贾相锋;郑卫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骨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骨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3月—10月骨科手术病例32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 320例中使用抗菌药物129例,使用率40.31%.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22例,占17.0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择不当19例,占14.73%;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2例,占1.55%;预防给药时机不当36例,占27.91%;预防用药疗程过长97例,占75.19%;抗菌药物给药次数不合理11例,占8.53%;单次给药剂量不合理37例,占28.68%.结论 骨科存在不合理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应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干预和规范.

    作者:姜兵;吴海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舍曲林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70例,分别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与脑卒中常规药物联合舍曲林治疗(治疗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即Barthel指数(B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结果 2组治疗8周后BI评分均增加,SSS评分均减少(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变化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国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及减缓近视发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8例使用角膜塑形镜患者的临床验配及定期复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1年,5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近视度数在1年内的增长控制在青少年生理发育的限度之内,且未出现角膜溃疡、角膜斑痕、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安全有效地矫正视力及延缓近视发展,但必须合理选择配戴者,按照规范的验配流程,严格复查,及时解决配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不良影响降至低.

    作者:李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异常与组织活检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2014年2年中接受体检的育龄女性1600例进行TCT检查,并按TBS-2001细胞分类法系统进行细胞学判读,细胞学异常(阳性)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活检,将细胞学判读结果与宫颈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TCT检查判读结果阳性72例(4.5%),全部进行阴道镜下取活检,与病理结果符合69例(95.8%).结论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组织活检结果符合率高,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对TCT检查异常者应及时进行活检,防止漏诊或过度治疗.

    作者:禾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在急诊输液中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8月间在我院进行急诊输液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预防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安全意识行为、心理状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行中断输液、自行调节滴速、异常紧急处理情况低于对照组;主动核实药物情况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的应用对于急诊输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邱斌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就诊需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法实施相关护理工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情况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感染、出血、导管脱落以及血栓栓塞现象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对于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管患者,使用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全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有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苏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63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105例孕产妇为对照.结果 ICP组平均年龄和经产妇比例均略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合并乙肝或其他肝胆疾病、有ICP病史、合并双胎以及妊娠合并症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4个因素的OR值3.490~8.966,双胎的OR值大(8.966),4个因素的OR 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1.结论 乙肝或其他肝胆疾病、ICP病史、双胎、妊娠合并症是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庭珍;王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胆囊畸形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胆囊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胆囊畸形患者,包括胆囊折叠畸形和萎缩畸形两种,均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成功率达到100%,且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7天痊愈出院.通过3个月~6个月随访,60例患者均恢复正常,没有出现腹泻、腹痛等并发症;经统计对比,患者术后胆囊收缩试验结果显著优于术前(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保胆治疗胆囊畸形患者效果确切,但必须加强相关适应证的掌握.

    作者:刘万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监测临床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和高危因素,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3年来我院发生职业暴露者的基本情况、职业类别、科室分布、高风险操作环节、地点、暴露部位、暴露后处理措施、预防用药及随访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来我院发生职业暴露31例次,其职业类别主要是护士和医师,分别占58.06%和25.81%;以5年以下工龄人员为主,占64.51%;科室分布以外科系统多见,占58.06%,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手术室、治疗室、病房及处置间,分别占38.71%,25.81%,19.35%和16.13%.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高风险操作环节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穿刺抽血或注射操作时、整理医疗废物、拔针或更换针头时的锐器伤或针刺伤,分别占48.39%,19.35%,19.35%,12.90%.结论 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人群为低年资护理人员,需加强重点人群的管理,针对职业暴露的高风险操作环节进行有效防范.

    作者:王玲;王作艳;陈峰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学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医学营养治疗(MNT)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MNT联合孕妇体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GDM饮食及运动指导.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孕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同时记录母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FBG、2 hPG、HbA1c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2 hPG、HbA1c测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子痫前期、妊娠期感染、羊水过多、巨大胎儿、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胎儿畸形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GDM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改善围生期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杜亚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前期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835例进行健康体检并排除糖尿病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空腹血糖受损(FPG 5.6~6.9 mmol/L)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5.7%~6.4%)组以及联合两项指标为诊断标准进行糖尿病前期筛查,随访1年~5年观察其进展为糖尿病的概率.结果 835例体检者中,分别以空腹血糖受损、HbA1c(5.7%~6.4%)和联合两项指标为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的诊断率分别为19.04%(159/835)、7.31%(61/835)和3.83%(32/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述指标诊断的糖尿病前期患者5年以内发展成为糖尿病的概率分别为9.43%(15/159)、8.20%(5/61)和28.13%(9/32),前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联合两种指标检测诊断糖尿病前期患者5年内进展为糖尿病患者的概率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使用HbA1c 5.7%~6.4%为标准诊断糖尿病前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将空腹血糖受损联合HbA1c 5.7%~6.4%为标准,对于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曲涛;杨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髌骨骨折几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在髌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试验组采用镍钛聚髌器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16例优,12例良,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12例优,14例良,优良率为86.67%)(P<0.05).结论 髌骨骨折患者采用镍钛聚髌器固定效果理想,固定稳定,操作也相对比较简单,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景哲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9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儿行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83%,2.17%,对照组分别为86.96%,13.04%,前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内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内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014年收治的食管癌性狭窄及瘘患者40例,其中14例为贲门癌术后或食管癌吻合口狭窄患者,10例为晚期食管贲门癌性狭窄患者,8例为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患者,8例为食管癌引发食管纵隔瘘或食管气管瘘患者.所有患者在X线透视监视下从口中置入自膨胀式覆膜金属支架,并于1年后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置入内支架,40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后期随访了解,14例吻合口狭窄患者恢复后通畅进食;8例食管纵隔瘘或气管瘘置入内支架后,瘘管口消失;10例晚期食管贲门癌性狭窄患者和8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患者的进食情况明显得到改善.结论 采用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瘘操作简单有效,且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富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变化情况.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平均得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平均得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以及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HAMA平均得分和HRSD平均得分与中国常模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有必要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作者:王俊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