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倪晓荣;刘旭

关键词:剖宫产, 产后出血, 预防, 缩宫素, 欣母沛葡萄糖酸钙
摘要:目的 观察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有明显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90例.A组采用缩宫素治疗,B组采用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治疗.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P<0.05),B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为试验组,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早期床旁隔离、不同时段患者卧位选择、洗必泰口腔护理、早期痰标本的正确留取、环境的清洁,并提高护理依从性.比较2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58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30例,感染率为51.72%;试验组66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22例,感染率为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取护理干预,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邓双艳;邓洁;张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学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医学营养治疗(MNT)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MNT联合孕妇体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GDM饮食及运动指导.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孕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同时记录母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FBG、2 hPG、HbA1c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2 hPG、HbA1c测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子痫前期、妊娠期感染、羊水过多、巨大胎儿、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胎儿畸形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GDM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改善围生期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杜亚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健康教育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方法 对4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重要性.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抗结核、降糖等对症治疗和护理后,45例患者血糖维持平稳,痰菌阳性者转为阴性,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均由住院强化期治疗转为门诊继续治疗.结论 通过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使患者增强了自我护理能力,在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连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连续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连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症状均获得了明显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1%,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仅为82.9%,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连续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极大地改善疾病情况,帮助患者有效提升妊娠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宏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美托洛尔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药禁忌

    酒石酸美托洛尔是白色或类白色的细结晶粉末,它的有效成分美托洛尔是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β1-受体有较强的阻滞作用,对β2-受体的亲和力较弱.因其能发挥β1-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轻中度高血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本文就美托洛尔的药理作用进行探讨,旨在明确其用药机制,指导临床用药,同时也研究美托洛尔的临床用药禁忌,以此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增强用药安全观念和规范意识.

    作者:贾林珍;卫林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63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105例孕产妇为对照.结果 ICP组平均年龄和经产妇比例均略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合并乙肝或其他肝胆疾病、有ICP病史、合并双胎以及妊娠合并症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4个因素的OR值3.490~8.966,双胎的OR值大(8.966),4个因素的OR 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1.结论 乙肝或其他肝胆疾病、ICP病史、双胎、妊娠合并症是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庭珍;王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有明显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90例.A组采用缩宫素治疗,B组采用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治疗.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P<0.05),B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倪晓荣;刘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前期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835例进行健康体检并排除糖尿病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空腹血糖受损(FPG 5.6~6.9 mmol/L)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5.7%~6.4%)组以及联合两项指标为诊断标准进行糖尿病前期筛查,随访1年~5年观察其进展为糖尿病的概率.结果 835例体检者中,分别以空腹血糖受损、HbA1c(5.7%~6.4%)和联合两项指标为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的诊断率分别为19.04%(159/835)、7.31%(61/835)和3.83%(32/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述指标诊断的糖尿病前期患者5年以内发展成为糖尿病的概率分别为9.43%(15/159)、8.20%(5/61)和28.13%(9/32),前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联合两种指标检测诊断糖尿病前期患者5年内进展为糖尿病患者的概率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使用HbA1c 5.7%~6.4%为标准诊断糖尿病前期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将空腹血糖受损联合HbA1c 5.7%~6.4%为标准,对于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曲涛;杨颖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均为我院内科2014年6月—2015年4月收治,将其随机分组,就单用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吲达帕胺治疗(观察组,n=50)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压、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的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呕吐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稳定血压、血糖水平,对保障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房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就诊需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法实施相关护理工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情况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感染、出血、导管脱落以及血栓栓塞现象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对于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管患者,使用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全面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有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苏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脑卒中的应用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在逐年增高. 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亡原因抽样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已经位居榜首,脑卒中治愈后复发率高达25%. 脑卒中看起来具有未知性,无法预测和有效防范,其实,其有一个明确的病理损害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明确发病的危险因素后,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大多数脑卒中的发生. 俗话说,不治已病治未病. 脑血管病三级预防中,一级预防的重点就是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早期改变人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人们积极主动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达到脑卒中不发病或迟发病的目的.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例拟诊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将其结果与病理检查对比,分析特异性、敏感度.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灶内血流0级9例,1级12例,2级5例,3级4例.病理检查24例为阳性,6例阴性,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6例,单纯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乳腺增生症1例,乳腺纤维瘤5例.病理阳性2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22例,误诊2例;阴性6例,超声按恶性1例,准确诊断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83.3%,准确度为90%,阳性预测值95.7%,阴性预测值71.4%.结论 针对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范文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补气活血法有解毒、活血、补气的功效,对预防治疗冠心病有良好的效果,且中药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贾相锋;郑卫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促进剖宫产产妇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妇产科诊治的剖宫产产妇121例,依据入院单双号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1)与研究组(n=60),其中对照组产妇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产妇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术后产妇心理状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疼痛发生情况,并对产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妇术后SAS评分平均为(31.4±4.3)分,VAS评分为(3.5±1.2)分;而对照组产妇术后SAS评分平均为(43.6±5.2)分,VAS评分为(5.5±2.3)分,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剖宫产产妇术后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产妇康复.

    作者:李波;吴利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舍曲林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70例,分别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与脑卒中常规药物联合舍曲林治疗(治疗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即Barthel指数(B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结果 2组治疗8周后BI评分均增加,SSS评分均减少(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变化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国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内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内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014年收治的食管癌性狭窄及瘘患者40例,其中14例为贲门癌术后或食管癌吻合口狭窄患者,10例为晚期食管贲门癌性狭窄患者,8例为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患者,8例为食管癌引发食管纵隔瘘或食管气管瘘患者.所有患者在X线透视监视下从口中置入自膨胀式覆膜金属支架,并于1年后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置入内支架,40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后期随访了解,14例吻合口狭窄患者恢复后通畅进食;8例食管纵隔瘘或气管瘘置入内支架后,瘘管口消失;10例晚期食管贲门癌性狭窄患者和8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患者的进食情况明显得到改善.结论 采用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及瘘操作简单有效,且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富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发型小汗腺汗囊瘤1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小汗腺汗囊瘤(eccfine hidrocystoma)为一种来源于小汗腺的皮肤附属器良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少见. 目前,根据其皮疹数目多少及形态特点,临床分为两型,即Robinson型和Smith Chemosky型,前者皮损小而多发,后者皮损大而单发.现报道1例多发型小汗腺汗囊瘤,即Robinson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原晓红;邹媛媛;于燕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泌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的影响,为其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的泌乳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充足率和母乳喂养率均比对照组产妇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剖宫产产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泌乳始动率、泌乳充足率和母乳喂养率,这对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和促进产后机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243例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4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给予催吐、洗胃等急救措施,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21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试验组(122例)实施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急救护理总有效率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率为8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P<0.05).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急救效果理想,同时在患者治疗时给予综合护理能够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兆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30例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完整切除乳腺腺体,观察术后患者的美容效果、Ⅰ期愈合率及术后乳头勃起、乳头乳晕是否感觉正常.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患者均较满意.结论 环乳晕切口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是一种美容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可靠的外科手术方法.

    作者:钱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