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靖娴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社区5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拉西地平组19例、美托洛尔组19例和联合治疗组19例3组.拉西地平组给予拉西地平片4 mg/d;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12.5 mg/次,2次/d;联合治疗组给予美托洛尔12.5 mg/次,2次/d和拉西地平片4 mg/d.3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3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降压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7%,10.5%,与美托洛尔组的68.4%和3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拉西地平组的63.2%和36.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拉西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铭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30例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完整切除乳腺腺体,观察术后患者的美容效果、Ⅰ期愈合率及术后乳头勃起、乳头乳晕是否感觉正常.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患者均较满意.结论 环乳晕切口乳腺皮下腺体切除术是一种美容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可靠的外科手术方法.
作者:钱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给予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于入院第1天、入院4周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于入院4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2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第1天2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4周2组SAS、SDS评分较入院第1天均有降低,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月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俱乐部活动对PCI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为PCI术后患者提供更有效的院外延续管理,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130例冠心病PCI术后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规范PCI术后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参加PCI俱乐部活动,进行综合康复指导.观察出院12个月后,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好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俱乐部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院外遵医行为,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可以为PCI术后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院外延续管理.
作者:吕晓春;郭任维;任艳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学营养治疗(MNT)与运动疗法联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MNT联合孕妇体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GDM饮食及运动指导.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孕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同时记录母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FBG、2 hPG、HbA1c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2 hPG、HbA1c测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子痫前期、妊娠期感染、羊水过多、巨大胎儿、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胎儿畸形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GDM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改善围生期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杜亚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会诊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我院其他科室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合并眼部疾病的50例患者采取护理会诊的形式,使其得到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总结护理会诊的成效.结果 通过护理会诊的实施,使需要应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的合并眼病的其他科室的患者在佳时机得到救治,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建立护理会诊制度,解决了需要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的其他科室合并眼病患者的治疗问题,使眼病患者得到了同质护理和治疗,提高了护理质量,治疗效果也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蔡晓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63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105例孕产妇为对照.结果 ICP组平均年龄和经产妇比例均略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合并乙肝或其他肝胆疾病、有ICP病史、合并双胎以及妊娠合并症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4个因素的OR值3.490~8.966,双胎的OR值大(8.966),4个因素的OR 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1.结论 乙肝或其他肝胆疾病、ICP病史、双胎、妊娠合并症是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庭珍;王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华法林治疗房颤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取88例房颤患者,采取华法林治疗,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4.5%)低于对照组(22.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华法林治疗房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及减缓近视发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8例使用角膜塑形镜患者的临床验配及定期复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1年,5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近视度数在1年内的增长控制在青少年生理发育的限度之内,且未出现角膜溃疡、角膜斑痕、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安全有效地矫正视力及延缓近视发展,但必须合理选择配戴者,按照规范的验配流程,严格复查,及时解决配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不良影响降至低.
作者:李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0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60例在常规护理中结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可明显改善其动脉血气水平及通气状况.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骨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3月—10月骨科手术病例32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 320例中使用抗菌药物129例,使用率40.31%.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22例,占17.0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择不当19例,占14.73%;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2例,占1.55%;预防给药时机不当36例,占27.91%;预防用药疗程过长97例,占75.19%;抗菌药物给药次数不合理11例,占8.53%;单次给药剂量不合理37例,占28.68%.结论 骨科存在不合理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应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干预和规范.
作者:姜兵;吴海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其规范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年—2014年门诊及住院患者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品种、 数量、 销售金额、使用频次(DDDs)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主要为苯二氮革和巴比妥类,使用总频次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艾司唑仑使用频次在2年均居首位,门诊患者以口服剂型为主,住院患者以注射剂型为主.结论 从上述分析来看,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吕宏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盐酸舍曲林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70例,分别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与脑卒中常规药物联合舍曲林治疗(治疗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即Barthel指数(B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结果 2组治疗8周后BI评分均增加,SSS评分均减少(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变化更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国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2014年2年中接受体检的育龄女性1600例进行TCT检查,并按TBS-2001细胞分类法系统进行细胞学判读,细胞学异常(阳性)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组织活检,将细胞学判读结果与宫颈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TCT检查判读结果阳性72例(4.5%),全部进行阴道镜下取活检,与病理结果符合69例(95.8%).结论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组织活检结果符合率高,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对TCT检查异常者应及时进行活检,防止漏诊或过度治疗.
作者:禾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选取接受尿常规检查妇科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尿液采集法和采取0.02%呋喃西林溶液对会阴部实施清洗后实施标本采集.对2组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检出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尿液标本中均未检出上皮细胞、蛋白质,对照组中上皮细胞、蛋白质检出率分别为4.08%和22.45%.结论 阴道分泌物会对尿常规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增加了检测阳性率,在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华艺芳;何梗秀;王春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酒石酸美托洛尔是白色或类白色的细结晶粉末,它的有效成分美托洛尔是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β1-受体有较强的阻滞作用,对β2-受体的亲和力较弱.因其能发挥β1-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轻中度高血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本文就美托洛尔的药理作用进行探讨,旨在明确其用药机制,指导临床用药,同时也研究美托洛尔的临床用药禁忌,以此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增强用药安全观念和规范意识.
作者:贾林珍;卫林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重度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体会,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措施,使骨质疏松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效果更为理想.方法 通过分析诊治的78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案例,总结归纳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结果 本组78例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给予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是保证患者达到良好功能康复的重要措施,规范护理、预防知识普及、适当锻炼、合理饮食可促进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并有效减少骨折的发生.
作者:王婕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有明显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90例.A组采用缩宫素治疗,B组采用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治疗.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P<0.05),B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欣母沛+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倪晓荣;刘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的影响,为其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的泌乳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充足率和母乳喂养率均比对照组产妇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剖宫产产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泌乳始动率、泌乳充足率和母乳喂养率,这对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和促进产后机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02例,用LEEP将患者的宫颈组织切除并且全部送检,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6个月的随访.结果 完成手术后1个月,患者宫颈上皮覆盖率达到82.00%;完成手术后2个月,患者宫颈上皮覆盖率达到100.00%.患者的宫颈全部光滑,临床一次性治愈率达到96.32%,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100%,患者的宫颈全部恢复正常.患者临床平均实施手术治疗的时间为(4.9±1.3)min,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为3~11 mL.结论 针对慢性宫颈炎患者,临床选择LEEP刀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疾病治愈率,此外表现出疾病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操作便捷、患者痛苦感少以及容易接受等优点.
作者:崔靖娴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