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甘利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赵国福;陈俊群

关键词:急性黄疸型肝炎,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甘利欣, 联合用药
摘要:目的: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甘利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甘利欣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对患者在治疗2周后进行检查,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都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较显著,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而言,选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甘利欣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对胃溃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7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1±1.7)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5±2.3)d。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增强临床护理效果,有效提升整体治疗水平,增加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莲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并探讨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以掷硬币法随机分成2组,常规用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用药前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用药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与糖尿病症状,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文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新生儿肺炎应用抗生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液疗效及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氨溴索口服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81.08%,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均明显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应用氨溴索口服液与抗生素联合,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改善,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方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马教授讲中医--三部六病基层医师园地第一讲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和三部划分

    三部六病学说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山西省四大名医之一的刘绍武先生在毕生研习中医《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唯物辩证法,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后总结出来的理法方药完备的全新中医学体系。刘绍武老先生1907年4月3日生于山西省襄垣县十字道村,2004年12月2日逝于海南省海口市,享年98岁。先生生前是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员,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经方大家。自幼酷嗜史学,稍长,始自学中医。1924年悬壶于乡梓,由于屡起沉疴,遂名声大振。1930年在长治市创办友仁医院,着手中药煎剂改革的研究,并附设友仁医社,为当地培养名医多人,后移壶于西安、天水等地。1944年应国家考试院在西安考试,以优异成绩取得中医师证书。解放后,任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并被选为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太原市政协常员、山西省中医学理事、山西省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1990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刘老经验丰富,尤对《伤寒论》有深入的研究,1945年前著有《仲景学术观》、《仲景证治观》、《仲景药能观》等,1971年以后,根据《伤寒论》之辨证思想,创立“三部六病”学说。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护理文书项目填写完整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护理文书项目填写完整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11人组成品管圈,按品管圈实施步骤对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现状进行把握分析,制定计划、对策并实施。结果手术室护理文书项目填写完整率由57.79%提升到95.45%,圈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手术室护理文书项目填写完整率得到持续改进,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新医改以来四川省医院床位配置与利用现况研究

    目的:分析新医改以来四川省不同类别医院的床位工作效率,为医院床位的合理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归一分析法判断医院床位工作效率,使用服务目标法计算医院床位的需求量。结果新医改以来四川省不同类别医院的床位总量不断增加;中西医结合医院床位效率指数排名第一,民族医院处于低效运行状态;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床位供求平衡,2014年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床位短缺。结论运用科学方法测算医院床位,可提升医院床位配置水平,提高不同类别医院床位的利用效率。

    作者:何思长;刘志会;赵大仁;孙渤星;张瑞华;徐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议护患沟通在解决护患纠纷中的重要性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受医学发展的限制,加之患者个体存在差异,病情多变,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遭遇护患纠纷的情况常有发生。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患者的不满与投诉,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给护理工作带来困扰与不便,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社会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本文着重从护患沟通的意义、护患纠纷存在的原因及如何加强护患沟通等几个方面来探析护患沟通在解决护患纠纷中的重要性。

    作者:任翠仙;张淑芳;赵新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对2组患者疗效、肝功能变化、治疗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肝功能指标2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对照组为10.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对重型肝炎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大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全麻气管插管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全麻插管手术时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 分级Ⅰ~Ⅲ级,需要气管插管的全麻老年患者40例,年龄60岁~80岁,随机分为2组,A 组采用常规麻醉诱导,B 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 A组半量,并使用2%利多卡因3 mL,通过喉麻管分两步进行气管内表面喷雾麻醉,其余药物使用同 A 组。2组均监测患者入室时、麻醉诱导结束后、气管插管即刻及手术开始时的血压和心率。结果2组患者入室时和手术开始时的生命体征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A 组比较,B 组在诱导结束后和插管即刻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值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可以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反应,并减少插管刺激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韩书勤;徐家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围术期的舒适护理措施和特点。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强化术前、术后的舒适护理。结果68例患者除6例有轻微疼痛和4例有恶心呕吐之外,其余均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和其他不适的发生,平均4 d~5 d 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发生率,提高舒适度,使患者安全地度过围术期。

    作者:靳新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快速康复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膀胱激惹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膀胱激惹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肛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从而起到快速康复的作用。

    作者:崔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对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诊的直肠癌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包括40例患者,施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包括40例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进食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手术时间延长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戈尔迪;孟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高血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心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对其患病的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作为调查工具,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73例年龄在50岁~69岁的高血压患者,调查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调查发现,疾病不确定感分数越高,伴有焦虑情绪的患者所占比例就越高,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心理之间成正比(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焦虑程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对其不确定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方案,就可以有效降低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刘杰萍;李燕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ICU 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 ICU 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 ICU 收治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 ICU 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86.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7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CU 患者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心情愉悦度,使之配合医疗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更快地恢复健康,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胃十二指肠穿孔行腹腔镜下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其中开腹组患者行传统开腹修补术,腹腔镜组患者则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穿孔修补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患者,且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粘连性梗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修补术,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多层螺旋 CT 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临床拟诊为泌尿系结石患者96例,进行多层螺旋 CT 扫描检查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多层螺旋 CT 检查确诊肾结石患者4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5例、膀胱结石患者17例、单纯肾盂结石8例;其总检出率为96.88%。静脉尿路造影确诊肾结石患者3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0例、膀胱结石患者13例、单纯肾盂结石5例,其总检出率为79.17%。多层螺旋 CT 检出率明显高于静脉尿路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螺旋 CT 作为无创伤检查,操作方便、持续时间短、诊断率高,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敏文;宋拉;周莹;刘虹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本次研究中的68例对象按照化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者采用 PICC 置管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浅静脉化疗,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静脉炎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 置管化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可降低肿瘤患者患者并发症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李玲敏;杨玉杰;闫冬;武入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个体化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提升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阶段性个体化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164例,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患者运用阶段性个体化护理措施予以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予以辅助治疗,对2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状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 Harri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采用阶段性个体化护理予以辅助治疗,患者不仅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到提高,且对于治疗效果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妍芳;宋友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手术用可调节式肢体固定架的制作与应用

    随着交通、建筑等事业的发展,车祸伤及意外伤也越来越多。手术室作为施行手术诊断、治疗的重要场合,也是感染高危科室之一,手术部位的感染已经是常见的医院感染和手术并发症之一,占据医院感染的前几位,也是手术患者病死率、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其中,手术野皮肤准备不当,无菌技术管理不严格,手术人员技术操作不当等都是手术部位感染的常见原因。以往手术时采用固定带(绷带)提拉患肢吊起消毒,该方式会引起消毒有盲区,造成消毒范围达不到要求,以及消毒液、冲洗液外流,溅湿手术人员的手术衣裤等;同时固定带的拉力还存在造成患者皮肤意外损伤的风险,以及肢体意外坠落等安全隐患。

    作者:徐晔;邱惠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全科医师家庭签约服务的现状浅析与对策

    自2010年家庭签约服务这个概念提出以来,其在国内一直作为一项惠及社区居民的“亮点”工程加以普及和推广,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现今早已被社区居民所熟知,居民签约的人数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对固定医患关系、方便患者询诊就医、增强全科医生责任心和患者的依从性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应当承认,在家庭签约服务的推广过程中,由于落实不到位,全科医师或其医疗服务团队执业能力还不能大化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加之签约后持续的医疗照顾相对滞后,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覆盖率还没有真正做实,家庭签约服务流于形式的并不在少数。如何全方位有效推进家庭签约服务,以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工作目标,是值得社区卫生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