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辉
目的:分析继发性肺曲菌球的 CT 诊断价值,提高对其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和手术证实肺曲菌球病例11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对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1例病例均符合肺曲菌球的 CT 表现,继发于结核性空洞7例,继发于支气管扩张3例,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伴肺大泡1例。结论肺曲菌球 CT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除外其他空洞或空腔性病变后,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作者:车红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专职护士在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6月80例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2014年1月—6月80例手术患者设为研究组,使用专职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对2组患者访视前和手术当天入室后焦虑情况、心率、血压,及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2组患者访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日 SAS 评分、血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专职护士采用规范化流程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可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刘红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腹式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腹式手术,比较2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文秀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对2组患者疗效、肝功能变化、治疗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肝功能指标2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对照组为10.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对重型肝炎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大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用于手术室物品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实施护理标识前后手术室物品各500件,共计1000件,比较护理标识体系实施前后手术室物品准备完好率,一次性耗材及无菌物品过期情况,药品过期情况。结果实施后手术室物品准备完好率为97.8%,一次性耗材及无菌物品过期情况仅0.6%,药品过期情况零发生,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物品管理应用护理标识,可降低物品积压和过期现象,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应用。
作者:郑小燕;吴蓓蓓;吴小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于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72例骨科压疮高危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给予常规压疮护理,后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36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之后,压疮发生率为2.8%;对照组接受常规压疮护理后,压疮发生率为16.6%,试验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科压疮高危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甄婧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全麻插管手术时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 分级Ⅰ~Ⅲ级,需要气管插管的全麻老年患者40例,年龄60岁~80岁,随机分为2组,A 组采用常规麻醉诱导,B 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 A组半量,并使用2%利多卡因3 mL,通过喉麻管分两步进行气管内表面喷雾麻醉,其余药物使用同 A 组。2组均监测患者入室时、麻醉诱导结束后、气管插管即刻及手术开始时的血压和心率。结果2组患者入室时和手术开始时的生命体征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A 组比较,B 组在诱导结束后和插管即刻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值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可以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反应,并减少插管刺激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韩书勤;徐家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并探讨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以掷硬币法随机分成2组,常规用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用药前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用药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与糖尿病症状,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文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妊娠结局及围生儿预后与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孕妇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晚期羊水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羊水过少)和对照组(羊水正常),对2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羊水过少是一种妊娠晚期危险信号,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和围生儿预后。应结合产妇具体情况选择合理分娩方式,积极处理,并加强产前 B 超检查,以及时发现羊水及胎儿变化。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统计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血脂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检测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血糖与血脂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侯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单纯溃疡性结肠炎和缺血性结肠炎均不少见,但二者同时发生在一位患者身上比较少见,并且是一位青年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常柳祎;秦丽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在晚期肝癌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2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与个体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旻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阶段性个体化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164例,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患者运用阶段性个体化护理措施予以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予以辅助治疗,对2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状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 Harri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采用阶段性个体化护理予以辅助治疗,患者不仅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到提高,且对于治疗效果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妍芳;宋友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2月—2014年12月采用常规护理的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更为积极,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翊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甲氨蝶呤(MTX)治疗,观察组应用 MTX 联合米非司酮并辅以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异位妊娠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尿妊娠试验转阴以及盆腔包块消退的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能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生育功能,使患者免受手术的创伤,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治疗安全。
作者:戚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4例颅脑术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的 GCS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上,研究组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痊愈率、发生颅内感染率和脑脊液漏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以及脑脊液漏情况,帮助患者获得更佳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韩宇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胃溃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7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1±1.7)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5±2.3)d。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增强临床护理效果,有效提升整体治疗水平,增加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莲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本次研究中的68例对象按照化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者采用 PICC 置管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浅静脉化疗,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静脉炎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 置管化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可降低肿瘤患者患者并发症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李玲敏;杨玉杰;闫冬;武入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TP)的情况,为 HIV 多重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6年上饶市确诊 HIV 感染者400例,采用 ELISA 法检测 HBSAg、抗 HCV 抗体法检测,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TP 抗体)以及 RPR 实验检测(HBV)、HCV以及梅毒感染情况。了解上饶市 HIV 感染者的 HBV、HCV、TP感染率,发生重复感染的情况和特点。结果 HIV 感染合并HBV 感染104例,占26.00%;HIV 合并 HCV 感染20例,占5.00%;HIV 合并 TP 感染52例,占13.00%;HIV 合并 HBV 以及 HCV 感染8例,占2.00%;HIV 合并 HBV 以及 TP 感染7例,占1.75%;HIV 感染合并 HCV 以及 TP 感染3例,占0.75%,均为女性。无 HIV 感染合并三重感染者。结论本市 HIV 感染者免疫功能不同程度减低,合并 HBV 感染发生率较高,定期对HIV 感染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对于 HIV 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丽;叶晓燕;汪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孕产妇不良情绪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2例孕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6例,实行基础护理的孕产妇设为对照组,实行护理干预的孕产妇设为观察组,比对2组孕产妇的情绪控制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 SAS、SDS 评分和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孕产妇的不良情绪,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加快孕产妇在产后的恢复速度。
作者:李木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