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孕产妇不良情绪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2例孕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6例,实行基础护理的孕产妇设为对照组,实行护理干预的孕产妇设为观察组,比对2组孕产妇的情绪控制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 SAS、SDS 评分和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孕产妇的不良情绪,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加快孕产妇在产后的恢复速度。
作者:李木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统计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血脂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检测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血糖与血脂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侯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与阿卡波糖联用治疗34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选取同期收治的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胰岛素日用量。结果2组患者的胰岛素日用量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门冬胰岛素30与阿卡波糖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康湘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三部六病学说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山西省四大名医之一的刘绍武先生在毕生研习中医《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唯物辩证法,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后总结出来的理法方药完备的全新中医学体系。刘绍武老先生1907年4月3日生于山西省襄垣县十字道村,2004年12月2日逝于海南省海口市,享年98岁。先生生前是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员,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经方大家。自幼酷嗜史学,稍长,始自学中医。1924年悬壶于乡梓,由于屡起沉疴,遂名声大振。1930年在长治市创办友仁医院,着手中药煎剂改革的研究,并附设友仁医社,为当地培养名医多人,后移壶于西安、天水等地。1944年应国家考试院在西安考试,以优异成绩取得中医师证书。解放后,任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并被选为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太原市政协常员、山西省中医学理事、山西省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1990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刘老经验丰富,尤对《伤寒论》有深入的研究,1945年前著有《仲景学术观》、《仲景证治观》、《仲景药能观》等,1971年以后,根据《伤寒论》之辨证思想,创立“三部六病”学说。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本次研究中的68例对象按照化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者采用 PICC 置管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浅静脉化疗,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静脉炎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 置管化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可降低肿瘤患者患者并发症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李玲敏;杨玉杰;闫冬;武入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血液透析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细节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置管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6%(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8/62),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6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47/6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素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行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和熊去氧胆酸的三联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远高于对照组的70%,2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联疗法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大大提升了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佑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口服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81.08%,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均明显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应用氨溴索口服液与抗生素联合,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改善,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方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在晚期肝癌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2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与个体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旻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扩张器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梗阻性狭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梗阻性狭窄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 A 组和 B组,A 组行输尿管扩张器治疗,B 组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石排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A 组患者手术用时长于 B 组、术后4周结石排净率高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 A 组术后血尿量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中术后发热、反流征、尿路刺激征等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输尿管扩张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梗阻性狭窄,结石排净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能减少对患者的再次手术打击,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作者:江海涛;陈德强;陈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对其患病的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作为调查工具,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73例年龄在50岁~69岁的高血压患者,调查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调查发现,疾病不确定感分数越高,伴有焦虑情绪的患者所占比例就越高,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心理之间成正比(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焦虑程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对其不确定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方案,就可以有效降低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刘杰萍;李燕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继发性肺曲菌球的 CT 诊断价值,提高对其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和手术证实肺曲菌球病例11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对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1例病例均符合肺曲菌球的 CT 表现,继发于结核性空洞7例,继发于支气管扩张3例,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伴肺大泡1例。结论肺曲菌球 CT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除外其他空洞或空腔性病变后,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作者:车红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所有患者在月经结束后的4 d~7 d 时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服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亮丙瑞林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1年之内的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用亮丙瑞林疗效更加确切,可提高患者妊娠率。
作者:张巧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2月—2014年12月采用常规护理的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更为积极,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翊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于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72例骨科压疮高危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给予常规压疮护理,后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36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之后,压疮发生率为2.8%;对照组接受常规压疮护理后,压疮发生率为16.6%,试验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科压疮高危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甄婧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受医学发展的限制,加之患者个体存在差异,病情多变,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遭遇护患纠纷的情况常有发生。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患者的不满与投诉,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给护理工作带来困扰与不便,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社会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本文着重从护患沟通的意义、护患纠纷存在的原因及如何加强护患沟通等几个方面来探析护患沟通在解决护患纠纷中的重要性。
作者:任翠仙;张淑芳;赵新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使用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12月治疗的3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服用丹黄祛瘀胶囊治疗,30 d 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340/350)。结论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且无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盈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并探讨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以掷硬币法随机分成2组,常规用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用药前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用药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与糖尿病症状,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文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全麻插管手术时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 分级Ⅰ~Ⅲ级,需要气管插管的全麻老年患者40例,年龄60岁~80岁,随机分为2组,A 组采用常规麻醉诱导,B 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 A组半量,并使用2%利多卡因3 mL,通过喉麻管分两步进行气管内表面喷雾麻醉,其余药物使用同 A 组。2组均监测患者入室时、麻醉诱导结束后、气管插管即刻及手术开始时的血压和心率。结果2组患者入室时和手术开始时的生命体征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A 组比较,B 组在诱导结束后和插管即刻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值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可以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反应,并减少插管刺激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韩书勤;徐家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用于手术室物品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实施护理标识前后手术室物品各500件,共计1000件,比较护理标识体系实施前后手术室物品准备完好率,一次性耗材及无菌物品过期情况,药品过期情况。结果实施后手术室物品准备完好率为97.8%,一次性耗材及无菌物品过期情况仅0.6%,药品过期情况零发生,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物品管理应用护理标识,可降低物品积压和过期现象,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应用。
作者:郑小燕;吴蓓蓓;吴小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