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文菊

关键词: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糖尿病, 复方丹参滴丸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针对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并探讨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以掷硬币法随机分成2组,常规用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用药前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用药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与糖尿病症状,建议广泛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于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72例骨科压疮高危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给予常规压疮护理,后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36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之后,压疮发生率为2.8%;对照组接受常规压疮护理后,压疮发生率为16.6%,试验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科压疮高危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甄婧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全科医师家庭签约服务的现状浅析与对策

    自2010年家庭签约服务这个概念提出以来,其在国内一直作为一项惠及社区居民的“亮点”工程加以普及和推广,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现今早已被社区居民所熟知,居民签约的人数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对固定医患关系、方便患者询诊就医、增强全科医生责任心和患者的依从性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应当承认,在家庭签约服务的推广过程中,由于落实不到位,全科医师或其医疗服务团队执业能力还不能大化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加之签约后持续的医疗照顾相对滞后,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覆盖率还没有真正做实,家庭签约服务流于形式的并不在少数。如何全方位有效推进家庭签约服务,以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工作目标,是值得社区卫生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血液透析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细节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置管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6%(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8/62),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6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47/6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素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本次研究中的68例对象按照化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者采用 PICC 置管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浅静脉化疗,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静脉炎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 置管化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可降低肿瘤患者患者并发症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李玲敏;杨玉杰;闫冬;武入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在经尿道膀胱镜下取双J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经尿道膀胱镜下取双 J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膀胱镜下取双 J 管术治疗的62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对在经尿道膀胱镜下取双 J管术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德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对黄疸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新生儿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选择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新生儿使用早期综合护理方法,比较2组的退黄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新生儿黄疸的吸收,缩短退黄时间,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燕霞;王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9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甲氨蝶呤(MTX)治疗,观察组应用 MTX 联合米非司酮并辅以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异位妊娠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尿妊娠试验转阴以及盆腔包块消退的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能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生育功能,使患者免受手术的创伤,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治疗安全。

    作者:戚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腹式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腹式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腹式手术,比较2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文秀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在晚期肝癌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2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与个体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旻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议护患沟通在解决护患纠纷中的重要性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受医学发展的限制,加之患者个体存在差异,病情多变,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遭遇护患纠纷的情况常有发生。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患者的不满与投诉,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给护理工作带来困扰与不便,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社会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本文着重从护患沟通的意义、护患纠纷存在的原因及如何加强护患沟通等几个方面来探析护患沟通在解决护患纠纷中的重要性。

    作者:任翠仙;张淑芳;赵新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门冬胰岛素30与阿卡波糖联用治疗3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与阿卡波糖联用治疗34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选取同期收治的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胰岛素日用量。结果2组患者的胰岛素日用量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门冬胰岛素30与阿卡波糖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康湘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胰岛素加康复新液贴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胰岛素加康复新液贴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7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患者情况采用胰岛素加康复新液贴敷治疗。结果7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胰岛素加康复新液贴敷对于治疗糖尿病足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兰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马教授讲中医--三部六病基层医师园地第一讲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和三部划分

    三部六病学说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山西省四大名医之一的刘绍武先生在毕生研习中医《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唯物辩证法,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后总结出来的理法方药完备的全新中医学体系。刘绍武老先生1907年4月3日生于山西省襄垣县十字道村,2004年12月2日逝于海南省海口市,享年98岁。先生生前是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员,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经方大家。自幼酷嗜史学,稍长,始自学中医。1924年悬壶于乡梓,由于屡起沉疴,遂名声大振。1930年在长治市创办友仁医院,着手中药煎剂改革的研究,并附设友仁医社,为当地培养名医多人,后移壶于西安、天水等地。1944年应国家考试院在西安考试,以优异成绩取得中医师证书。解放后,任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并被选为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太原市政协常员、山西省中医学理事、山西省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1990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刘老经验丰富,尤对《伤寒论》有深入的研究,1945年前著有《仲景学术观》、《仲景证治观》、《仲景药能观》等,1971年以后,根据《伤寒论》之辨证思想,创立“三部六病”学说。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甘利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甘利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甘利欣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对患者在治疗2周后进行检查,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都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较显著,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而言,选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甘利欣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国福;陈俊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对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重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对2组患者疗效、肝功能变化、治疗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肝功能指标2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变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对照组为10.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对重型肝炎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大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ICU 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 ICU 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 ICU 收治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 ICU 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86.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7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 ICU 患者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心情愉悦度,使之配合医疗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更快地恢复健康,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三联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0例观察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行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和熊去氧胆酸的三联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远高于对照组的70%,2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联疗法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大大提升了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佑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3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12月治疗的3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服用丹黄祛瘀胶囊治疗,30 d 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340/350)。结论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且无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盈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输尿管扩张器改善输尿管下段结石梗阻性狭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输尿管扩张器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梗阻性狭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梗阻性狭窄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 A 组和 B组,A 组行输尿管扩张器治疗,B 组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石排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A 组患者手术用时长于 B 组、术后4周结石排净率高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 A 组术后血尿量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中术后发热、反流征、尿路刺激征等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输尿管扩张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梗阻性狭窄,结石排净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能减少对患者的再次手术打击,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作者:江海涛;陈德强;陈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HIV 感染者乙肝丙肝梅毒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TP)的情况,为 HIV 多重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6年上饶市确诊 HIV 感染者400例,采用 ELISA 法检测 HBSAg、抗 HCV 抗体法检测,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TP 抗体)以及 RPR 实验检测(HBV)、HCV以及梅毒感染情况。了解上饶市 HIV 感染者的 HBV、HCV、TP感染率,发生重复感染的情况和特点。结果 HIV 感染合并HBV 感染104例,占26.00%;HIV 合并 HCV 感染20例,占5.00%;HIV 合并 TP 感染52例,占13.00%;HIV 合并 HBV 以及 HCV 感染8例,占2.00%;HIV 合并 HBV 以及 TP 感染7例,占1.75%;HIV 感染合并 HCV 以及 TP 感染3例,占0.75%,均为女性。无 HIV 感染合并三重感染者。结论本市 HIV 感染者免疫功能不同程度减低,合并 HBV 感染发生率较高,定期对HIV 感染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对于 HIV 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丽;叶晓燕;汪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