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加康复新液贴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兰燕

关键词:糖尿病足, 胰岛素, 康复新液, 贴敷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加康复新液贴敷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7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患者情况采用胰岛素加康复新液贴敷治疗。结果7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胰岛素加康复新液贴敷对于治疗糖尿病足具有积极的作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快速康复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膀胱激惹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膀胱激惹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肛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从而起到快速康复的作用。

    作者:崔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重度牙周炎基础治疗的短期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重度牙周炎应用基础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20例(31颗牙186个位点)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和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患者的牙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丧失度(AL)及牙齿松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3个月,患者 PD>5 mm 的比率分别为63.44%,22.04%,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重度牙周炎患者应用基础治疗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有效改善牙龈症状及口腔健康状况。

    作者:韩锋;张君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血液透析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细节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置管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6%(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9%(8/62),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6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47/6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素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继发性肺曲菌球的 CT 诊断

    目的:分析继发性肺曲菌球的 CT 诊断价值,提高对其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和手术证实肺曲菌球病例11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对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1例病例均符合肺曲菌球的 CT 表现,继发于结核性空洞7例,继发于支气管扩张3例,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伴肺大泡1例。结论肺曲菌球 CT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除外其他空洞或空腔性病变后,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作者:车红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围术期的舒适护理措施和特点。方法对我院普外科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强化术前、术后的舒适护理。结果68例患者除6例有轻微疼痛和4例有恶心呕吐之外,其余均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和其他不适的发生,平均4 d~5 d 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发生率,提高舒适度,使患者安全地度过围术期。

    作者:靳新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3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12月治疗的3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服用丹黄祛瘀胶囊治疗,30 d 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340/350)。结论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且无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盈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甘利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甘利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甘利欣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对患者在治疗2周后进行检查,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都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较显著,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而言,选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甘利欣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国福;陈俊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新医改以来四川省医院床位配置与利用现况研究

    目的:分析新医改以来四川省不同类别医院的床位工作效率,为医院床位的合理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归一分析法判断医院床位工作效率,使用服务目标法计算医院床位的需求量。结果新医改以来四川省不同类别医院的床位总量不断增加;中西医结合医院床位效率指数排名第一,民族医院处于低效运行状态;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床位供求平衡,2014年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床位短缺。结论运用科学方法测算医院床位,可提升医院床位配置水平,提高不同类别医院床位的利用效率。

    作者:何思长;刘志会;赵大仁;孙渤星;张瑞华;徐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中药经皮给药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给药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治疗的婴儿迁延性腹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肠道黏膜保护剂、肠道益生菌及补液等治疗,对照组继续予以母乳或普通配方奶喂养,治疗组应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超声导入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同时改予无乳糖奶粉喂养。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治疗前后每日大便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经皮给药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开云;刘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在经尿道膀胱镜下取双J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经尿道膀胱镜下取双 J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膀胱镜下取双 J 管术治疗的62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对在经尿道膀胱镜下取双 J管术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德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多层螺旋 CT 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临床拟诊为泌尿系结石患者96例,进行多层螺旋 CT 扫描检查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多层螺旋 CT 检查确诊肾结石患者4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5例、膀胱结石患者17例、单纯肾盂结石8例;其总检出率为96.88%。静脉尿路造影确诊肾结石患者3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0例、膀胱结石患者13例、单纯肾盂结石5例,其总检出率为79.17%。多层螺旋 CT 检出率明显高于静脉尿路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螺旋 CT 作为无创伤检查,操作方便、持续时间短、诊断率高,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敏文;宋拉;周莹;刘虹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胃十二指肠穿孔行腹腔镜下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其中开腹组患者行传统开腹修补术,腹腔镜组患者则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穿孔修补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患者,且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粘连性梗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修补术,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缺血性结肠炎1例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单纯溃疡性结肠炎和缺血性结肠炎均不少见,但二者同时发生在一位患者身上比较少见,并且是一位青年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常柳祎;秦丽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新生儿肺炎应用抗生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液疗效及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氨溴索口服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81.08%,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均明显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应用氨溴索口服液与抗生素联合,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改善,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方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培训模式及效果评价

    目的:总结医院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开展多种模式培训的经验。方法制定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针对团队成员和联络员的特点,采用多种模式的培训方式,针对不同个体、阶段的护士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并采用集中理论操作考核、《糖尿病专科护理能力自评表》、《专科护士考评追踪表》等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28名团队成员及联络员糖尿病专科护理能力自评得分从培训前的平均17.7分上升至培训后的20.8分,糖尿病专科护理理论操作考核得分提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可有效提升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成员的糖尿病理论知识、临床护理能力、健康宣教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全院糖尿病专科护理水平,使不同护理单元的糖尿病患者得到同质、安全的护理。

    作者:温薇;张春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手术室护理对于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于2015年1月—6月收治的11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率为12.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曾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马教授讲中医--三部六病基层医师园地第一讲理论体系的学术渊源和三部划分

    三部六病学说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山西省四大名医之一的刘绍武先生在毕生研习中医《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唯物辩证法,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后总结出来的理法方药完备的全新中医学体系。刘绍武老先生1907年4月3日生于山西省襄垣县十字道村,2004年12月2日逝于海南省海口市,享年98岁。先生生前是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员,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经方大家。自幼酷嗜史学,稍长,始自学中医。1924年悬壶于乡梓,由于屡起沉疴,遂名声大振。1930年在长治市创办友仁医院,着手中药煎剂改革的研究,并附设友仁医社,为当地培养名医多人,后移壶于西安、天水等地。1944年应国家考试院在西安考试,以优异成绩取得中医师证书。解放后,任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并被选为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太原市政协常员、山西省中医学理事、山西省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1990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刘老经验丰富,尤对《伤寒论》有深入的研究,1945年前著有《仲景学术观》、《仲景证治观》、《仲景药能观》等,1971年以后,根据《伤寒论》之辨证思想,创立“三部六病”学说。

    作者:马文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三联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0例观察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行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和熊去氧胆酸的三联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远高于对照组的70%,2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联疗法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大大提升了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佑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对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接诊的直肠癌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包括40例患者,施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包括40例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进食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手术时间延长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戈尔迪;孟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并探讨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以掷硬币法随机分成2组,常规用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用药前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用药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与糖尿病症状,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文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