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明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孕产妇不良情绪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2例孕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6例,实行基础护理的孕产妇设为对照组,实行护理干预的孕产妇设为观察组,比对2组孕产妇的情绪控制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 SAS、SDS 评分和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孕产妇的不良情绪,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加快孕产妇在产后的恢复速度。
作者:李木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比较外侧横行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54例,分为外侧横行小切口组38例,传统“L”形切口组1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第6天 VAS 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影像学结果及 Maryland 足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2组患者手术时间、末次影像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术后第6天 VAS 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情情况、Maryland 足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横行小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总体疗效相当,但外侧横行小切口组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切口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作者:黄锦;陈郑增;肖波;兰万亨;许灿康;周林锦;蔡德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新生儿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选择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新生儿使用早期综合护理方法,比较2组的退黄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新生儿黄疸的吸收,缩短退黄时间,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燕霞;王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临床拟诊为泌尿系结石患者96例,进行多层螺旋 CT 扫描检查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多层螺旋 CT 检查确诊肾结石患者4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5例、膀胱结石患者17例、单纯肾盂结石8例;其总检出率为96.88%。静脉尿路造影确诊肾结石患者3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0例、膀胱结石患者13例、单纯肾盂结石5例,其总检出率为79.17%。多层螺旋 CT 检出率明显高于静脉尿路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螺旋 CT 作为无创伤检查,操作方便、持续时间短、诊断率高,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敏文;宋拉;周莹;刘虹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给药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治疗的婴儿迁延性腹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肠道黏膜保护剂、肠道益生菌及补液等治疗,对照组继续予以母乳或普通配方奶喂养,治疗组应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超声导入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同时改予无乳糖奶粉喂养。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治疗前后每日大便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经皮给药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婴儿迁延性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开云;刘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腹式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腹式手术,比较2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文秀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口服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81.08%,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均明显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应用氨溴索口服液与抗生素联合,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症状改善,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方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与阿卡波糖联用治疗34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选取同期收治的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胰岛素日用量。结果2组患者的胰岛素日用量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门冬胰岛素30与阿卡波糖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康湘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护理文书项目填写完整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11人组成品管圈,按品管圈实施步骤对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现状进行把握分析,制定计划、对策并实施。结果手术室护理文书项目填写完整率由57.79%提升到95.45%,圈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手术室护理文书项目填写完整率得到持续改进,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针对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并探讨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将其以掷硬币法随机分成2组,常规用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用药前2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浆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用药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与糖尿病症状,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文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所有患者在月经结束后的4 d~7 d 时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服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亮丙瑞林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1年之内的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用亮丙瑞林疗效更加确切,可提高患者妊娠率。
作者:张巧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交通、建筑等事业的发展,车祸伤及意外伤也越来越多。手术室作为施行手术诊断、治疗的重要场合,也是感染高危科室之一,手术部位的感染已经是常见的医院感染和手术并发症之一,占据医院感染的前几位,也是手术患者病死率、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其中,手术野皮肤准备不当,无菌技术管理不严格,手术人员技术操作不当等都是手术部位感染的常见原因。以往手术时采用固定带(绷带)提拉患肢吊起消毒,该方式会引起消毒有盲区,造成消毒范围达不到要求,以及消毒液、冲洗液外流,溅湿手术人员的手术衣裤等;同时固定带的拉力还存在造成患者皮肤意外损伤的风险,以及肢体意外坠落等安全隐患。
作者:徐晔;邱惠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胃十二指肠穿孔行腹腔镜下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其中开腹组患者行传统开腹修补术,腹腔镜组患者则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穿孔修补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患者,且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粘连性梗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胃十二指肠穿孔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修补术,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对其患病的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状态焦虑量表作为调查工具,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73例年龄在50岁~69岁的高血压患者,调查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调查发现,疾病不确定感分数越高,伴有焦虑情绪的患者所占比例就越高,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心理之间成正比(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焦虑程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对其不确定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干预方案,就可以有效降低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刘杰萍;李燕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新医改以来四川省不同类别医院的床位工作效率,为医院床位的合理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归一分析法判断医院床位工作效率,使用服务目标法计算医院床位的需求量。结果新医改以来四川省不同类别医院的床位总量不断增加;中西医结合医院床位效率指数排名第一,民族医院处于低效运行状态;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床位供求平衡,2014年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床位短缺。结论运用科学方法测算医院床位,可提升医院床位配置水平,提高不同类别医院床位的利用效率。
作者:何思长;刘志会;赵大仁;孙渤星;张瑞华;徐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4例颅脑术后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的 GCS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上,研究组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痊愈率、发生颅内感染率和脑脊液漏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以及脑脊液漏情况,帮助患者获得更佳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韩宇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于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72例骨科压疮高危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给予常规压疮护理,后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36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之后,压疮发生率为2.8%;对照组接受常规压疮护理后,压疮发生率为16.6%,试验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科压疮高危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甄婧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本次研究中的68例对象按照化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者采用 PICC 置管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浅静脉化疗,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和静脉炎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 置管化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可降低肿瘤患者患者并发症以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李玲敏;杨玉杰;闫冬;武入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阶段性个体化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提升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164例,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患者运用阶段性个体化护理措施予以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予以辅助治疗,对2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状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 Harri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采用阶段性个体化护理予以辅助治疗,患者不仅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到提高,且对于治疗效果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杨妍芳;宋友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行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和熊去氧胆酸的三联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远高于对照组的70%,2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联疗法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大大提升了治疗总有效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佑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