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肝肾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养生

王晶

关键词:肝肾亏虚,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关节软骨, 自身免疫性疾病, 治疗, 症状, 医疗技术, 腰膝酸软, 生活质量, 生活水平, 软骨下骨, 慢性炎症, 历代医家, 缓解疼痛, 关节疼痛, 关节畸形, 关节滑膜, 功能丧失, 多关节炎, 调补肝肾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目前仍属于无法根治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需求不仅仅是缓解疼痛,控制症状,而是在治疗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历代医家又将其称为历节、尪痹、顽痹、鹤膝风等。痹证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甚至变形,肌肉瘦削,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状。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虚者以调补肝肾为治疗之原则,本文将从中药、饮食、音乐、导引这几方面做具体的阐述。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黔南地区农村居民牙本质过敏症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牙本质过敏症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黔南地区39328名≥20岁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牙本质过敏症患者16391例,患病率为41.68%。16391例牙本质过敏症患者因酸刺激敏感诱发9986例占60.92%、冷刺激2985例占18.21%、热刺激1398例占8.53%、甜刺激1246例占7.60%、刷牙刺激776例占4.7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30岁~39岁、水族、喜欢酸性食物、胃肠道反酸(长期食新鲜水果、使用牙刷较硬、刷牙力量重)和6个月换1次牙刷是黔南地区农村居民牙本质过敏症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黔南地区农村居民牙本质过敏症患病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应引起重视。

    作者:谢雄伟;潘兴富;丁舒;郭秋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PTC培训教学法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麻醉学教学中应用初级创伤救治(PTC)培训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我院麻醉科48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应用PTC培训教学法,对2组实习生的技能、理论进行考核,并观察2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与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操作成绩与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团队协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语言组织与领导能力、学习兴趣等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习生对教学方法认可度为75.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培训教学法应用于麻醉学教学中,效果满意,实习生认可度高,可提高实习生操作与理论考核成绩,也可提高各项综合素质,值得推广。

    作者:张琳;朱宇航;史文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2013年收治的11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本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方法,具体术式视术中探查及分型而定,关键是掌握手术原则,避免胆漏及胆管狭窄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驾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8月门诊血常规检验中经显微镜复检的1200个标本的实验室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血细胞形态学镜检是判断血细胞形态病理变化的金标准。质量高的“镜检”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检验信息,以协助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只能作为血常规检验的筛查,对符合镜检标准的标本必须进行镜检。

    作者:李瑞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2013年-2015年龙岩市麻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龙岩市麻疹监测工作情况,为我市麻疹防治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对龙岩市2013年—2015年收集的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全市共收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360份,麻疹IgM抗体阳性12份,阳性率为3.33%。麻疹发病呈散发,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发病有明显季节分布,发病高峰在3月~7月。成人麻疹发病占有相当的比例(33.33%)。结论我市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要关注<8月龄的儿童和成人麻疹发病情况,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为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

    作者:何云;林星;陈庭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试论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试论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行超声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分析超声诊断的价值。结果超声诊断在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59%和93.58%,且二者在结节数量、形态还有回声等各项目的诊断结果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诊断应用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中,能够对患者结节肿瘤类型实行准确的判断,值得推广。

    作者:郑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CMJA在梅毒检测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感染血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统计我院2015年1月—12月同时做CMIA和TPPA的标本数据,按CMIA检测数值的不同分为阴性组(<1 s/CO)、低数值组(1~3 s/CO)、较低数值组(3~5 s/CO)、中数值组(5~10 s/CO)、高数值组(>10 s/CO),并以TPPA为金标准对CMI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CMIA与TPPA的符合率。结果阴性组经CMIA初筛阴性的520例标本经TPPA检测阴性514例,二者的符合率为98.85%;低数值组经CMIA初筛阳性的297例标本经TPPA检测阳性180例,二者的符合率为60.61%;较低数值组经CMIA初筛阳性的88例标本经TPPA检测阳性71例,二者的符合率为80.68%;中数值组经 CMIA 初筛阳性的135例标本经 TPPA 检测阳性132例,二者的符合率为97.78%;高数值组经CMIA初筛阳性的628例标本经TPPA检测阳性628例,二者的符合率为100%。结论标本中低数值CMIA与TPPA结果有部分不符,CMIA检测阴性的标本有1.15%经TPPA 检测阳性,较弱阳性的标本有26.35%经TPPA检测阴性,阳性标本CMIA与TPPA的一致性随浓度升高而升高,强阳性的标本与TPPA完全一致。故笔者认为浓度值>10 s/CO的标本可以直接报告梅毒抗体检测阳性,而<10 s/CO的标本需补充做TPPA加以互相验证。

    作者:阙庆和;钟昌瑞;兰金花;毛翊翔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3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5年1月6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术治疗,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单侧手术时间、切口数量、术中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单侧手术时间、切口数量、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显著优于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而且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的复发率也显著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之远;谭婕;林永忠;程海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两种不同根管预备方法术后疼痛发生率的临床评估

    目的:探讨镍钛器械逐步深入技术与手用K锉逐步后退技术两种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于根管预备术后反应的差异。方法选择95例磨牙的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B 2组,分别采用镍钛器械逐步深入技术与手用K锉逐步后退技术进行根管预备,观察2组术后反应差异。结果 A组活髓牙发生约诊间疼痛率为17.6%,B组为2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χ2=0.130,P>0.05);但A组死髓牙发生约诊间疼痛的比例为16.7%,B组为30.3%,A组显著低于B组(χ2=3.680,P<0.05)。A组术后1周内疼痛反应发生率为12.7%,显著低于B组的35.4%(χ2=6.730,P<0.05)。结论采镍钛器械逐步深入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可以降低牙本质碎屑及感染组织被推出根尖孔所导致的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冰封;杨子贤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2011年-2015年四川省民营医院发展现状研究

    目的:分析“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促进民营医院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11年—2015年四川省民营医院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四川省民营医院数量不断增加,于2012年首次超过公立医院,但69.98%的医院未评级;2015年民营医院床位已实现20%的目标,但其提供的诊疗服务量与其拥有的硬件资源不相匹配,尚未与公立医院形成共同竞争的格局。结论尽快完善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的配套措施,优化民营医院的区域布局,提升不同区域内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作者:何思长;刘志会;赵大仁;孙渤星;张瑞华;徐鑫;李娇月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磁共振成像伪影的应对措施

    磁共振伪影是指在MR扫描或信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被检部位本身没有的图像信息。磁共振伪影使图像变形、模糊、缺失或重叠,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无法分析诊断;或掩盖病灶,出现漏诊;或出现假病灶,导致误诊。鉴于此,笔者结合对磁共振伪影的特点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有助于今后工作。

    作者:梁晔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比索洛尔对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对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应用地高辛与比索洛尔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左房内径(LA)、舒张末期内径(LVIDd)、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以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应用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能够明显改善左房室重构与心功能。

    作者:叶文成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基层医院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并发症和随访率。方法将入选心内科住院并服用华法林的房颤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门诊房颤合并瓣膜病并行换瓣手术后服用华法林患者14例作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随诊率、出血发生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病死率。结果2组患者均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对照组按时随诊率100%,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按时随诊率69.4%,发生出血并发症高达30.95%,其中脑出血死亡1例(2.4%);出血并发症全部发生在未按时随诊患者中,其中农村患者占84.60%。结论华法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肯定,出血并发症主要出现在未按时随诊农村患者中,患者的依从性是华法林在基层医院应用的主要挑战。

    作者:龚福汉;肖小强;张学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斑块的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病变斑块形成的超声特征。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分别评估21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A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B组)、单纯性高血压组(C组),分析3组患者之间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检出率)、病变范围、斑块性质,动脉管壁及彩色血流充盈特点,观察3组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差异。结果 B组斑块检出率高于A组与C组;A组与B组斑块主要累及膝关节以下小动脉,C组主要见于膝关节以上大中动脉;A组患者血管内斑块性质以硬斑为主,B组与C组患者血管内斑块性质以混合型斑块为主;膝关节平面以上动脉病变中,3组均以混合型斑块为主;膝关节平面以下动脉斑块中,A组以硬斑为主,B组混合斑为主,C组以软斑为主。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的发生率增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彩凤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肠梗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肠梗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14例腹部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18(P<0.05)。观察组胃肠减压引流量、置胃管时间、腹胀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止吐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较观察组少(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可以提高腹部术后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邱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对顺产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愈合及疼痛程度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顺产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愈合及疼痛程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顺产行会阴侧切分娩的初产妇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会阴侧切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3 d的切口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7.96%,术后3 d切口轻度疼痛率为75.5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愈合,减轻术后切口疼痛,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促进产妇产后的恢复。

    作者:赵慧;侯保梅;李东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肱骨距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肱骨距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2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Neer分型,Ⅱ型13例、Ⅲ型12例,伴肩关节脱位2例,均采用肩关节前侧手术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3天肩关节被动活动锻炼,术后2周钟摆式锻炼,术后3周肩关节主动锻炼,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恢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并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5个月,平均11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9例,可3例,差1例。结论肱骨距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可成为解剖复位标志,可在术后早期行康复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隋杰;刘针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β2微球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各56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放射比浊法对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对比测定结果和阳性率。结果研究组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阳性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β2微球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文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在诊断产后胎盘植入的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产后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胎盘植入患者的MRI表现和诊断。全部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结果均为胎盘植入患者,典型表现为子宫胎盘交界面信号缺失,动态增强扫描后异常强化的胎盘组织与子宫相比, DWI图像上可见高信号胎盘组织突入子宫肌层。结论多种成像方式的MRI在诊断产后胎盘植入方面有重要价值。

    作者:董非;张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7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可大大降低患者的发作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淼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