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对策

胡圣国

关键词:妊娠, 输尿管结石, 治疗, 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妊娠期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保守治疗有效,4例行双J管置入术,1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结论 药物保守治疗,双J管置入术,输尿管镜术治疗孕妇输尿管结石均安全有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医院档案管理探讨

    2011年,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颁布实施,并启动了新一轮评审工作.新标准特别强调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机制建设,要求各项工作能够反映过程和结果,实行痕迹管理.因此,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对促进医院等级评审,收集整理全面、完整的资料非常重要.

    作者:胡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12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的优良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71.4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清创换药车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在我国医院的病房或换药室,医生或伤口护士要为患者清理伤口和换药时常常需要用到2个车,1个车主要用于辅助清创,1个车则主要用于辅助换药;而2个车均要占用换药室近0.3 m2左右的地面空间,这对于我国目前紧张的医院工作用房无疑是雪上加霜.而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在住院病区配备2个清创和换药车的病区非常少,医生、护士在为某些需要床旁清创、冲洗、换药的患者实施清创和冲洗时,常在床单上铺一无菌治疗巾,而治疗巾的吸水性有一定的限度,常常因冲洗液太多不能有效吸收而污染床单,增加医疗成本和护士的劳动负荷.另外,医生、护士在病房、换药室之间来回取物,浪费了大量时间,增加了工作量,耗费大量体力.

    作者:姜晓芬;宋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药学指导对糖尿病用药依从性和疾病知晓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学指导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疾病知晓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药学指导.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疾病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知晓度评分为(92.46±3.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7±4.57)分;且观察组中具有用药依从性的患者数量为30例(88.24%),较对照组的21例(61.76%)有明显提高,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药学指导,可显著促进其用药依从性与疾病知晓度的提高,从而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在临床治疗中需引起重视.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流产引产及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流产引产及产后宫内组织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经刮宫术病理确诊的64例流产引产及产后宫内组织残留患者的经阴道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诊断流产引产及产后宫内有无组织残留,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达100%(64/64),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内残留物准确率82.8%(53/64).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诊断流产引产及产后宫内组织物残留,对于早期诊断及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其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物提供借鉴.方法 对我院收集的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及总结,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5 237例患者中共出现药物不良反应68例,其中女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就药物分类来说,以抗菌药物使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报告数多,共35例,占总数的51.47%.结论 药剂科需要注意加强药物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有必要制定和出台行之有效的制度文件,确保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傅喜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卓越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卓越教学法在护理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价值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实习护生100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进行带教,观察组采用卓越教学法进行带教,比较2组出科考核成绩.结果 卓越教学法的运用得到护生的高度认可,出科考核成绩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卓越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更好地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质量,值得在护理临床教学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韩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TACE术后疼痛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栓(TACE)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睡眠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TACE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沈跃兰;徐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鼻饲路径降低神经外科患者鼻饲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鼻饲护理路径对降低神经外科鼻饲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8月-2014年3月鼻饲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可能引起鼻饲并发症的因素并采取鼻饲路径干预;并于2014年4月-2014年11月对鼻饲患者再次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干预措施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前,护士鼻饲正确执行率上升.结论 建立临床鼻饲护理路径,按护理路径操作,并现场干预,可以明显降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提高了护士的操作技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建秀;侯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胸腔积液ADA升高26例临床分析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多发病,导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其中结核和肿瘤为常见原因,而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经常规检查,确诊较困难,而治疗及预后完全不同,因此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2012年—2014年6月我院收治2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孔令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我院行政总值班现状分析

    医院行政总值班是每家医院都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为了不断规范和完善行政总值班制度,确保医院非正常工作期间的医疗及生产安全,我院对行政总值班做出了很多改进和完善.1 行政总值班的概念医院行政总值班又称“夜间代理院长”,工作任务是在非办公期间负责处理医院医务、行政和临时紧急事宜,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承接未办事宜.2 行政总值班的人员构成由各职能科室干事以上人员轮流当值,年满50周岁可不参与行政总值班.3 行政总值班的工作职责3.1 负责协调处理医院正常作息时间段以外的医疗、护理、行政事务和其他重大、突发事件.

    作者:王丹;陈雨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发展中国家药品费用和价格管理政策研究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历来都是各国所关注的重点,为了控制药品价格和费用,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一定的手段和措施.由于各个国家的人口学特征、经济发展状况和医药市场特点不尽相同,所以针对药品费用的管理政策也各不相同,即便相同的政策,在不同的国家实施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本文从市场的供方和需方两方面出发,以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巴西、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为典型代表,按照相关管理政策的不同进行分类,研究各国政策的异同点和实施效果,以期为我国的药品价格和费用的管理政策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宿怀予;宿鑫予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超声弹性成像Itoh五分法比值法和面积比法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Itoh五分法、比值法和面积比法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患乳腺肿块患者78例,利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临床鉴别诊断,分析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比值法与面积比法在乳腺肿块确诊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oh评分与比值法在确诊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上,Itoh评分与面积比法在确诊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临床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Itoh五分法与比值法、面积比法联合使用,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友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聚酯泡沫敷料预防神经外科术后压疮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使用聚酯泡沫敷料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收住我科的术后压疮高危患者9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住我科的术后压疮高危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使用聚酯泡沫敷料辅以常规护理.观察2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2例发生Ⅰ期压疮;对照组15例发生Ⅰ期压疮,6例发生Ⅱ期压疮,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聚酯泡沫敷料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压疮中疗效显著.

    作者:王素卿;吴细凤;吕凤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立普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多效性分析

    目的 评价立普妥在急性冠状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多效性,为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经筛选、脱离,29例未应用立普妥ACS患者纳入对照组,29例应用立普妥ACS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比术前、术后8h、术后24 h以及1个月相关指标,术后1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研究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研究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LDL-C、TC、CRP、IL-6水平低于治疗前、术后8h、术后24 h,TG低于治疗前、术后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CRP、IL-6低于术后8h、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加重住院率6.90%,低于对照组的2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应用立普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助于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心肌损伤,保障治疗效果,术后长期应用还同时具有调脂作用,有助于抑制疾病复发,缓解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杜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带教对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带教对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362名,按照不同的带教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模式.带教结束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2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思维能力总分以及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开放思想、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的7个维度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爱琼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肝硬化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50例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50例肝硬化未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医院感染分布;比较2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观察医院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医院感染构成分布为:呼吸系统感染14例(28.00%)、自发性腹膜炎13例(26.00%)、胆管系统感染10例(20.00%)、肠道感染6例(12.00%)、泌尿系感染4例(8.00%)、皮肤及软组织及其他感染3例(6.00%).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34.00%、Child-Pugh分级C级62.00%、实施侵入性操作38.00%、预防应用抗生素34.00%,高于对照组的10.00%,20.00%,20.00%,18.00%(P<0.05),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6.18±12.08)d,死亡10例(20.00%),高于对照组的(19.27±4.23)d、2例(4.00%)(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常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实施针对性措施以预防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屈宽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高专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师资建设初探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的调整,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国际交流日益紧密,双语人才已成为人才需求市场上的一个热点,国内高等专科医学院校纷纷开设涉外护理专业、涉外口腔护理等专业,大力培养与国际接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双语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培养双语人才的直接实施者,熟练运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是双语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就高专医学院校解剖学双语教学中师资建设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伟;黄俊;刘冬强;吴斌;易志勇;易德保;肖楚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评价

    目的 观察两种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采用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方法对65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内固定组Dienst功能评分总优良率84.8%、术后桡骨长度(7.16±0.85)mm,均高于外固定组的56.3%、(6.23±0.94)mm,2组Dienst功能评分、总优良率以及术后桡骨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内固定的临床疗效优于外固定,但是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要求.

    作者:王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危重患者护理中个体化约束的应用解析

    目的 探讨个体化约束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危重患者当中选取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约束护理,治疗组患者给予个体化约束护理,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约束部位皮肤出现异常情况占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治疗组发生意外拔管情况占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患者实施个体化约束护理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降低约束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