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汪芳;陈丽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液, 白细胞计数,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经组织活检后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正常体检的男性健康志愿者5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前列腺液进行白细胞计数与pH测定,比较测定结果与诊断准确性。结果观察组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与pH值分别为(16.13±3.58)个/HP与6.72±1.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与病理诊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胆囊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3.88%(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高登有;宗德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宫颈长度预测无症状双胎妊娠早产

    目的探讨无症状的双胎妊娠应用阴道分泌物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联合经腹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共纳入98例双胎妊娠孕妇,于妊娠24周~35周检测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fFN、经腹B超检测宫颈长度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fFN联合宫颈长度检测预测双胎妊娠早产较两项单独检测预测早产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有所提高。结论 fFN及宫颈长度联合检测可用于筛查无症状的双胎妊娠孕妇早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雪箐;莫慧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行粪菌移植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难治性炎症性肠病行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MT)后的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5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另外2例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针对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使用粪菌移植治疗后出现的护理问题,需要采用全新的护理理念应对,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西药房误发药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西药房误发药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近2年来我院西药房按处方抓药时产生误发的医药处方笺共87376张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西药房误发药的原因和预防对策。结果统计发现,西药房误发药的原因主要有,西药房药师因素、患者自身取药因素、其他医务工作者因素和其他因素,比例分别为60.63%,10.78%,19.56%和9.03%。结论西药房误发药品的主要原因为西药房药师因素,应加强相关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和医院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对维持正常的就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珑玻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红花酒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神阙穴治疗痛经观察

    目的:探讨红花酒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神阙穴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将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痛经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均在发病期给予镇痛药及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红花酒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神阙穴进行治疗,4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酒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神阙穴治疗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方召云;郭田秀;高海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双侧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独特的间叶性肿瘤,发生于乳腺少见,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均不典型,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经过手术切除均能治愈,少数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因此术后需密切随访。

    作者:李姝墨;边莉;蒋爱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术前产前及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2256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孕产妇、手术患者以及输血患者中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性别年龄分布特点。方法对我院术(产)前、输血前检查的2256例标本传染性指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sAg阳性139例(6.16%),男性高于女性(103:36);抗-TP阳性48例(2.13%),女性高于男性(29:19);年龄均以20岁~60岁患者为主,乙肝和梅毒阳性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和抗-HIV阳性率(0.98%,0.27%)均较低,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产)前、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地区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作者:谢晓黎;张艺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均给予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好转率为87.5%,病死率为12.5%;患者治疗后的pH值、血氧饱和度、凝血酶原时间(PT)和体温各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结论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病患者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前锦;张毅飞;杨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析成人癫痫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成人癫痫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8例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行一般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应当进行合理及时的治疗,而护理干预也是恢复患者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杨颖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半导体激光联合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TM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联合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同时予超声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结果治疗2个疗程,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叠加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半导体激光治疗。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电子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电子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内镜下止血过程中是否加用外套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出血量为(43.1±6.7)mL,平均住院时间为(14.5±5.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过程中加用外套管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瑞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单纯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20岁~50岁,平均年龄38.2岁,均要求再治疗,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继续心理疗法的同时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试验组,n=30),另一组继续心理疗法(对照组,n=30),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后治愈率为70%,高于未服用的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后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依从性好且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值得推荐。

    作者:刘赫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对学校饮食卫生现状的思考与分析

    为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对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人数越来越多,这就对学校饮食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饮食卫生是否达到卫生安全标准,直接对在校师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同时也间接影响师生的工作与学习,甚至影响学校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学校卫生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作者:李淑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经阴道腹部联合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经阴道、腹部联合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诊断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正确为25例,正确率89.29%,误诊3例。结论经阴道、腹部联合超声诊断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妊娠是可靠的检查方法,并对临床选择后续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姚锡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的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的护理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4例老年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护理有效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减少老年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20例,路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患者的围术期,能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祖芳;伍向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1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进一步处理的临床路径。方法对19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患者,联合采用PCR-反向杂交法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 ASCUS主要分布在31岁~50岁年龄段,HPV基因检测及分型检查共检出62例阳性者,感染率为31.31%,HPV高危亚型的感染率≤30岁组与41岁~55岁组明显高于31岁~40岁组,为2个明显的高峰期。198例ASCUS中包含各种宫颈病变,具体组织学检查结果为:炎症158例(79.80%),CINⅠ级30例(15.15%),CINⅡ级3例(1.52%),CINⅢ级4例(2.02%),原位癌2例,浸润癌1例,共3例(1.52%)。HPV阳性患者中的宫颈CIN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HPV阴性患者。结论对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应联合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以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阳性率。

    作者:程大梅;朱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2001年-2014年海口市0岁~6岁儿童铅中毒情况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0岁~6岁儿童铅中毒情况,描述其分布特征。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1年—2014年公开发表的关于海口儿童血铅水平和(或)铅中毒率研究的论文,按年份分类整理。按照纳入标准,入选文献有4篇:2001年1篇、2006年1篇、2007年1篇、2010年1篇、2011年1篇。结果2001、2006、2007、2010年海口市0岁~6岁儿童标准铅中毒率分别是:27.80%,8.72%,8.13%,1.11%,0岁~6岁儿童铅中毒率随年份增加而逐渐降低;0岁~1岁组儿童平均铅中毒率为6.16%,1岁~3岁组儿童平均铅中毒率为8.18%,3岁~6岁组儿童的铅中毒率为11.36%。不同年龄组儿童铅中毒率存在明显差别,高年龄组铅中毒率大于低年龄组;不同性别间,男性儿童平均铅中毒率为10.06%,女性儿童的铅中毒率为6.09%,男性铅中毒率高于女性,存在明显差异。结论2001年—2014年海口0岁~6岁儿童的铅中毒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儿童铅中毒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儿童高于女性儿童。预防儿童铅中毒仍然是我国今后应当重视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

    作者:于德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地方医学院校卓越医师科研培训计划的思考

    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非常活跃,在现有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施行了“5+3”卓越医师培养。全国医学院校将培养既能掌握现有知识,又能探索医学新知识、诊疗新方法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地方医学院校肩负培养基层医学人才的重任,在立足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如何实施“卓越医师科研培养计划”是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对地方医学院校普通5年制医学本科生科研培训计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地方医学院校如何有效实施卓越医师科研培训计划。

    作者:李佳凌;龚舒;钟丽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低剂量强力霉素治疗眼眶炎性假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低剂量强力霉素治疗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确诊为眼眶炎性假瘤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皮质类固醇治疗,应用皮质类固醇的方法是口服泼尼松片;观察组采取强力霉素治疗,应用强力霉素的方法是口服低剂量强力霉素,2组疗程相同。随访2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眼眶CT、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异同。结果对照组完全治愈率31.25%,部分治愈率37.50%,总有效率68.75%,无效率18.75%,随访期内复发率12.50%,观察组完全治愈率25.00%,部分治愈率37.50%,总有效率62.50%,无效率18.75%;随访期内复发率18.7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重于观察组。结论低剂量强力霉素治疗眼眶炎性假瘤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作者:黄琼;陈根云;张愈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