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成人癫痫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护理干预

杨颖

关键词:成人癫痫, 临床治疗, 护理干预,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癫痫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8例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行一般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应当进行合理及时的治疗,而护理干预也是恢复患者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4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49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约占同期47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10.4%,其中脑出血患者SAP发病率11.5%,脑梗死患者SAP发病率约8.0%;痰培养阳性者32例,约占65.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例,革兰阳性球菌8例;经治疗好转出院43例,死亡6例,病死率12.2%。结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为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临床应控制危险因素,早期诊治,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万新立;赵焕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电子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电子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内镜下止血过程中是否加用外套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出血量为(43.1±6.7)mL,平均住院时间为(14.5±5.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过程中加用外套管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瑞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血液净化科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4月我院血液科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120名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过程中记录观察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护理结束后通过随访收集患者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恢复情况均良好,但试验组效果更明显,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更高,无感染病例,内瘘穿刺的成功率明显提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增进患者与护士的关系,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普及意义。

    作者:陶容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眼科显微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眼科显微器械两种不同清洗方法的合格率和报残率,探索适宜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方法。方法比较由我院眼科手术室负责清洗6个月和消毒供应室负责清洗6个月眼科显微器械的合格率和致残率。结果眼科手术室负责清洗的6个月共4408件显微器械,报残数12件(0.27%),抽检60件隐血阳性2件,目测全部合格;消毒供应室6个月清洗3884件,报残数33件(0.85%),抽检60件隐血阳性1件,目测全部合格。隐血阳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报残率(P<0.05)差异显著。结论眼科显微器械进消毒供应室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致残率高,除减少运送过程碰撞,加强清洗人员培训外,需要采用适合的清洗方法以保护显微器械。

    作者:王云;苏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1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进一步处理的临床路径。方法对19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患者,联合采用PCR-反向杂交法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 ASCUS主要分布在31岁~50岁年龄段,HPV基因检测及分型检查共检出62例阳性者,感染率为31.31%,HPV高危亚型的感染率≤30岁组与41岁~55岁组明显高于31岁~40岁组,为2个明显的高峰期。198例ASCUS中包含各种宫颈病变,具体组织学检查结果为:炎症158例(79.80%),CINⅠ级30例(15.15%),CINⅡ级3例(1.52%),CINⅢ级4例(2.02%),原位癌2例,浸润癌1例,共3例(1.52%)。HPV阳性患者中的宫颈CIN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HPV阴性患者。结论对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应联合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以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阳性率。

    作者:程大梅;朱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9例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择1995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协同诊断而确诊,手术方法采用离断输尿管,剪去狭窄段,在下腔静脉前外侧行端端吻合复位矫正术,使输尿管恢复至正常位置。结果本组9例经多种影像学协同检查,术前即确诊,均行离断输尿管端端吻合复位矫正术,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随访6个月~36个月,血尿、腰胀、腰痛等症状消失,全部9例均经静脉肾盂造影(IVU)及B超复查,提示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明显狭窄,肾积水明显减轻,肾功能正常。结论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需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协同进行,可靠的诊断方法是逆行肾盂造影,采用离断输尿管端端吻合复位矫正术治疗该病,术后效果良好。

    作者:赵逢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健康体检人群45378例异常心电图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的异常心电图分布情况,为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45378例心电图检查结果,筛选异常心电图,分析其类型及与人群性别、年龄等的相关性。结果总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中老年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于青年组(P<0.01)。不同类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在不同年龄段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心电图的改变与年龄相关,中老年人尤其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可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疾病。

    作者:黄惠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均给予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好转率为87.5%,病死率为12.5%;患者治疗后的pH值、血氧饱和度、凝血酶原时间(PT)和体温各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结论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病患者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前锦;张毅飞;杨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非化脓性甲状腺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以甲状腺部位剧烈疼痛及触痛为主要表现,伴随发热、疲劳、食欲缺乏、肌痛、关节痛等,实验室检查多见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等表现,超声回报多为甲状腺一侧或双侧肿大,内部回声不均匀。该病病程长短不一,可持续数周至半年以上,复发率高。目前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多以激素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但在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易复发,长期使用激素还会出现满月脸、骨质疏松、高血糖、消化道溃疡等副作用。祖国医学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很快控制病情,减少激素用量,减轻激素的副作用,降低停药后的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调强放疗剂量验证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调强放疗剂量验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调强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应用传统调强放疗,80例患者应用改进后调强放疗,对比改进前后的调强放疗绝对剂量验证结果。结果改进后患者绝对剂量误差、误差范围、标准差和平均误差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改进前。结论对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可有效提高调强放疗的效果和其绝对剂量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孝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单纯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20岁~50岁,平均年龄38.2岁,均要求再治疗,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继续心理疗法的同时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试验组,n=30),另一组继续心理疗法(对照组,n=30),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后治愈率为70%,高于未服用的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后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依从性好且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值得推荐。

    作者:刘赫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术前产前及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2256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孕产妇、手术患者以及输血患者中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性别年龄分布特点。方法对我院术(产)前、输血前检查的2256例标本传染性指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sAg阳性139例(6.16%),男性高于女性(103:36);抗-TP阳性48例(2.13%),女性高于男性(29:19);年龄均以20岁~60岁患者为主,乙肝和梅毒阳性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和抗-HIV阳性率(0.98%,0.27%)均较低,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产)前、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地区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作者:谢晓黎;张艺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半导体激光联合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TM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联合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同时予超声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结果治疗2个疗程,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叠加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半导体激光治疗。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地方医学院校卓越医师科研培训计划的思考

    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非常活跃,在现有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施行了“5+3”卓越医师培养。全国医学院校将培养既能掌握现有知识,又能探索医学新知识、诊疗新方法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地方医学院校肩负培养基层医学人才的重任,在立足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如何实施“卓越医师科研培养计划”是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对地方医学院校普通5年制医学本科生科研培训计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地方医学院校如何有效实施卓越医师科研培训计划。

    作者:李佳凌;龚舒;钟丽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宫颈长度预测无症状双胎妊娠早产

    目的探讨无症状的双胎妊娠应用阴道分泌物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联合经腹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共纳入98例双胎妊娠孕妇,于妊娠24周~35周检测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fFN、经腹B超检测宫颈长度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fFN联合宫颈长度检测预测双胎妊娠早产较两项单独检测预测早产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有所提高。结论 fFN及宫颈长度联合检测可用于筛查无症状的双胎妊娠孕妇早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雪箐;莫慧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的8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晁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皮肤镜在寻常型银屑病与慢性湿疹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寻常型银屑病与慢性湿疹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68例头皮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62例头皮慢性湿疹患者均采用皮肤镜技术检测。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慢性湿疹患者皮损颜色、低倍下血管形态、低倍下血管模式、高倍下血管形态(肾小球样血管、细分支血管)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倍下血管形态的非典型血管无统计学差异(P>0.05)。寻常型银屑病、慢性湿疹患者皮肤镜下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指标分别为低倍下血管模式的规则排列、不规则排列。结论皮肤镜低倍下血管模式下是否规则排列可能是鉴别寻常型银屑病与慢性湿疹的重要依据。

    作者:芦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视频健康教育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多媒体手段行健康教育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试验组,对其行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的分阶段视频健康教育;同时设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传教育方式,对患者疑问行逐一解答。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健康教育患者依从性问卷》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频健康教育更利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和理解,不仅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以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奥扎格雷钠过敏致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过敏致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例奥扎格雷钠过敏致急性肾衰竭患者,予以及时治疗及合理护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肾功能基本恢复,顺利出院。结论奥扎格雷钠应用过程中加强护理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并予以合理治疗,有效护理,可以防止急性肾衰竭恶化,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付荣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士择偶不利因素的质性研究

    目的:分析护士择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方法选取福州某三级甲等医院共13位调查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获得的资料。结果护士的工作内容、护士的交际圈、医生在婚姻市场的地位、护士的性别以及护士择偶期望等构成了护士择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结论可以从社会舆论、护士收入和医院管理三个方面来解决护士择偶难的问题,以稳定护士队伍,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罗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