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眼科显微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

王云;苏涛

关键词:眼科显微器械, 清洗方法, 合格率, 报残率
摘要:目的:比较眼科显微器械两种不同清洗方法的合格率和报残率,探索适宜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方法。方法比较由我院眼科手术室负责清洗6个月和消毒供应室负责清洗6个月眼科显微器械的合格率和致残率。结果眼科手术室负责清洗的6个月共4408件显微器械,报残数12件(0.27%),抽检60件隐血阳性2件,目测全部合格;消毒供应室6个月清洗3884件,报残数33件(0.85%),抽检60件隐血阳性1件,目测全部合格。隐血阳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报残率(P<0.05)差异显著。结论眼科显微器械进消毒供应室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致残率高,除减少运送过程碰撞,加强清洗人员培训外,需要采用适合的清洗方法以保护显微器械。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80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80例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经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经腹组,差异明显;腹腔镜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腹组;2组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子宫肌瘤剔除率方面,经腹组优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广泛,肌瘤剔除率更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肌瘤情况,结合腹腔镜与经腹术式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

    作者:桑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电子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电子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内镜下止血过程中是否加用外套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出血量为(43.1±6.7)mL,平均住院时间为(14.5±5.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过程中加用外套管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瑞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奥扎格雷钠过敏致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过敏致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例奥扎格雷钠过敏致急性肾衰竭患者,予以及时治疗及合理护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肾功能基本恢复,顺利出院。结论奥扎格雷钠应用过程中加强护理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并予以合理治疗,有效护理,可以防止急性肾衰竭恶化,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付荣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的8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晁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2001年-2014年海口市0岁~6岁儿童铅中毒情况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0岁~6岁儿童铅中毒情况,描述其分布特征。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1年—2014年公开发表的关于海口儿童血铅水平和(或)铅中毒率研究的论文,按年份分类整理。按照纳入标准,入选文献有4篇:2001年1篇、2006年1篇、2007年1篇、2010年1篇、2011年1篇。结果2001、2006、2007、2010年海口市0岁~6岁儿童标准铅中毒率分别是:27.80%,8.72%,8.13%,1.11%,0岁~6岁儿童铅中毒率随年份增加而逐渐降低;0岁~1岁组儿童平均铅中毒率为6.16%,1岁~3岁组儿童平均铅中毒率为8.18%,3岁~6岁组儿童的铅中毒率为11.36%。不同年龄组儿童铅中毒率存在明显差别,高年龄组铅中毒率大于低年龄组;不同性别间,男性儿童平均铅中毒率为10.06%,女性儿童的铅中毒率为6.09%,男性铅中毒率高于女性,存在明显差异。结论2001年—2014年海口0岁~6岁儿童的铅中毒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儿童铅中毒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儿童高于女性儿童。预防儿童铅中毒仍然是我国今后应当重视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

    作者:于德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的临床处置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的处置方式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沁尿外科收治的36例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入院后均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其中14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差,视病情进展行外科干预治疗。随访结果表明:无流产发生,早产3例。结论保守治疗可使大部分妊娠肾绞痛患者病情得到缓解,间苯三酚、曲马多的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外科干预治疗以留置双J管为主要治疗方式,应有明确的手术适应证;适当的外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超;桂俊卿;单祖长;徐跃文;杨海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损伤残腔纤维性修复弥散成像和增强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脑损伤残腔纤维性修复的弥散加权成像(DWI、ADC)和增强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脑损伤后残腔出现纤维性修复患者的DWI、ADC和增强征象。结果20例出现残腔纤维性修复患者中,表现为结节状附于残腔内壁15例,蔓状附于残腔内壁5例,大小在5 mm~20 mm之间,边缘清楚。增强见4例明显强化,16例不强化。DWI呈高信号, ADC图呈低信号。随着复查时间延长残腔内壁纤维性修复不增大而且变小,有5例消失。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和增强征象可表现脑损伤后残腔纤维性修复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

    作者:胡健;姚毅;罗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眼科显微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眼科显微器械两种不同清洗方法的合格率和报残率,探索适宜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方法。方法比较由我院眼科手术室负责清洗6个月和消毒供应室负责清洗6个月眼科显微器械的合格率和致残率。结果眼科手术室负责清洗的6个月共4408件显微器械,报残数12件(0.27%),抽检60件隐血阳性2件,目测全部合格;消毒供应室6个月清洗3884件,报残数33件(0.85%),抽检60件隐血阳性1件,目测全部合格。隐血阳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报残率(P<0.05)差异显著。结论眼科显微器械进消毒供应室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致残率高,除减少运送过程碰撞,加强清洗人员培训外,需要采用适合的清洗方法以保护显微器械。

    作者:王云;苏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行粪菌移植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难治性炎症性肠病行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MT)后的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5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另外2例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针对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使用粪菌移植治疗后出现的护理问题,需要采用全新的护理理念应对,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经胸腹壁静脉与外周静脉置入留置针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外周静脉穿刺与经胸腹壁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新生儿按常规采用外周静脉组(头皮静脉、四肢静脉等)置留置针,胸腹壁静脉组(胸腹壁静脉)置入留置针,比较2组的一次性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腹壁静脉穿刺成功率及保留时间显著优于外周静脉组(P<0.01),并发症少于外周静脉组(P<0.01)。结论经胸腹壁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血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保证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静脉通道的畅通,使各种药物及营养成分能及时输入。

    作者:魏彬彬;靳亚斌;陈燕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新生儿真菌败血症1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探讨其早期诊断、防治方法。方法对2007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期间住我院新生儿科确诊的新生儿真菌败血症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白色假丝酵母菌5例,光滑假丝酵母菌2例,其他假丝酵母菌2例,克柔假丝酵母菌1例。使用有创呼吸机3例,无创呼吸机4例,中心静脉置管8例,持续使用广谱抗菌药物8例,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10例(100%),粒细胞减少4例,可能为相关因素;死亡1例。结论新生儿真菌败血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属为主,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比例增多,早产儿是NICU中真菌感染高危儿,深部真菌感染病例中中心静脉置管率较高,与呼吸机应用相关。对于有高危因素疑诊深部真菌感染者应早期开始经验性治疗、预防。

    作者:郁春;吴明赴;符明凤;欧青林;刘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半导体激光联合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TM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联合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同时予超声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结果治疗2个疗程,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叠加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半导体激光治疗。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症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症(PD)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P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负性情绪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静;周阴娥;巩玉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健康体检人群45378例异常心电图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的异常心电图分布情况,为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45378例心电图检查结果,筛选异常心电图,分析其类型及与人群性别、年龄等的相关性。结果总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中老年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于青年组(P<0.01)。不同类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在不同年龄段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心电图的改变与年龄相关,中老年人尤其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可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疾病。

    作者:黄惠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士择偶不利因素的质性研究

    目的:分析护士择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方法选取福州某三级甲等医院共13位调查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获得的资料。结果护士的工作内容、护士的交际圈、医生在婚姻市场的地位、护士的性别以及护士择偶期望等构成了护士择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结论可以从社会舆论、护士收入和医院管理三个方面来解决护士择偶难的问题,以稳定护士队伍,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罗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ISO9000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医院评审准备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组织构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构建更加安全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是新一轮医院评审的核心理念。我院将ISO9000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运用于医院复核迎检准备工作中,着力推动医院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提升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焱生;邱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1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进一步处理的临床路径。方法对19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患者,联合采用PCR-反向杂交法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 ASCUS主要分布在31岁~50岁年龄段,HPV基因检测及分型检查共检出62例阳性者,感染率为31.31%,HPV高危亚型的感染率≤30岁组与41岁~55岁组明显高于31岁~40岁组,为2个明显的高峰期。198例ASCUS中包含各种宫颈病变,具体组织学检查结果为:炎症158例(79.80%),CINⅠ级30例(15.15%),CINⅡ级3例(1.52%),CINⅢ级4例(2.02%),原位癌2例,浸润癌1例,共3例(1.52%)。HPV阳性患者中的宫颈CIN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HPV阴性患者。结论对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应联合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以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阳性率。

    作者:程大梅;朱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电话回访出院患儿在延伸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出院患儿在延伸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9月期间的出院患儿采取人性化电话回访式护理服务模式。结果2014年第3季度共回访患儿640例,护士可及时了解患儿出院后的病情变化,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健康指导,以促进康复。结论电话回访能够增进护患沟通,提升患者满意度,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延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0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健康教育1年后比较2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和自我管理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自我管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秋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非化脓性甲状腺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以甲状腺部位剧烈疼痛及触痛为主要表现,伴随发热、疲劳、食欲缺乏、肌痛、关节痛等,实验室检查多见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等表现,超声回报多为甲状腺一侧或双侧肿大,内部回声不均匀。该病病程长短不一,可持续数周至半年以上,复发率高。目前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多以激素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但在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易复发,长期使用激素还会出现满月脸、骨质疏松、高血糖、消化道溃疡等副作用。祖国医学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很快控制病情,减少激素用量,减轻激素的副作用,降低停药后的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