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体检人群45378例异常心电图情况分析

黄惠莉

关键词:健康体检人群, 异常心电图, 分析, 年龄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的异常心电图分布情况,为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45378例心电图检查结果,筛选异常心电图,分析其类型及与人群性别、年龄等的相关性。结果总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中老年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于青年组(P<0.01)。不同类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在不同年龄段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心电图的改变与年龄相关,中老年人尤其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可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疾病。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对学校饮食卫生现状的思考与分析

    为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对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人数越来越多,这就对学校饮食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饮食卫生是否达到卫生安全标准,直接对在校师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同时也间接影响师生的工作与学习,甚至影响学校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学校卫生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作者:李淑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经组织活检后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正常体检的男性健康志愿者5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前列腺液进行白细胞计数与pH测定,比较测定结果与诊断准确性。结果观察组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与pH值分别为(16.13±3.58)个/HP与6.72±1.3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与病理诊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汪芳;陈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80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80例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经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经腹组,差异明显;腹腔镜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腹组;2组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子宫肌瘤剔除率方面,经腹组优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广泛,肌瘤剔除率更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肌瘤情况,结合腹腔镜与经腹术式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

    作者:桑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90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辉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血液净化科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4月我院血液科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120名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过程中记录观察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护理结束后通过随访收集患者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恢复情况均良好,但试验组效果更明显,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更高,无感染病例,内瘘穿刺的成功率明显提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增进患者与护士的关系,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普及意义。

    作者:陶容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析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形成术手术过程中的医患配合以及术后的护理心得。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因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之前,医生要和患者做好术前沟通,交代好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将手术所用装置连接无误,手术器材认真查点好;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点在于患者的术前体位的摆放以及通过椎弓根再向椎体中灌注骨水泥的同时,患者出现的生命体征变化的记录观察。结果本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术后的护理中也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医生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患者的信息状态以及手术过程中医患的配合程度,手术器械的准备,当然,手术取得后成功的关键还在于患者术前体位以及在对椎体进行骨水泥灌注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与记录。

    作者:郑笛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4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49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约占同期47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10.4%,其中脑出血患者SAP发病率11.5%,脑梗死患者SAP发病率约8.0%;痰培养阳性者32例,约占65.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例,革兰阳性球菌8例;经治疗好转出院43例,死亡6例,病死率12.2%。结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为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临床应控制危险因素,早期诊治,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万新立;赵焕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和前列腺电切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bipolar plasma 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 B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患者8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80例,术前均进行评估测定,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PVP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低于 TURP 组,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发生率低于TURP组,术后血尿发生率小于TURP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TURP组,2组术后尿路感染、尿道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VP治疗BPH与TURP疗效相近,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史利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症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症(PD)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P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负性情绪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静;周阴娥;巩玉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20例,路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患者的围术期,能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祖芳;伍向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动脉硬化血管相关疾病,并可因继发性的改变而进一步引发斑块内出血、动脉瘤、斑块破裂等,同时对脑实质性缺血性病变有重要的影响,且其还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相关性,因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行早期诊断与筛查在临床上有重要价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会出现新生血管,且在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针对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应用超声造影进行检测,评价超声造影检测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应用现状及国内进展。

    作者:张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半导体激光联合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TM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联合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同时予超声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结果治疗2个疗程,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叠加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半导体激光治疗。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150例正常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因子分及总分方面均高于正常人群,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患者年龄、饮食习惯、抗生素应用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坚持治疗、合理用药、合理饮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0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均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行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滑脱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个月~12个月取出内固定,骨折部位无炎症反应,心肺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呈现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

    作者:李东;窦学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红花酒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神阙穴治疗痛经观察

    目的:探讨红花酒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神阙穴治疗痛经的疗效。方法将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痛经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均在发病期给予镇痛药及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红花酒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神阙穴进行治疗,4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酒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神阙穴治疗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方召云;郭田秀;高海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健康体检人群45378例异常心电图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的异常心电图分布情况,为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45378例心电图检查结果,筛选异常心电图,分析其类型及与人群性别、年龄等的相关性。结果总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中老年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于青年组(P<0.01)。不同类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在不同年龄段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心电图的改变与年龄相关,中老年人尤其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可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疾病。

    作者:黄惠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经胸腹壁静脉与外周静脉置入留置针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外周静脉穿刺与经胸腹壁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新生儿按常规采用外周静脉组(头皮静脉、四肢静脉等)置留置针,胸腹壁静脉组(胸腹壁静脉)置入留置针,比较2组的一次性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腹壁静脉穿刺成功率及保留时间显著优于外周静脉组(P<0.01),并发症少于外周静脉组(P<0.01)。结论经胸腹壁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血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保证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静脉通道的畅通,使各种药物及营养成分能及时输入。

    作者:魏彬彬;靳亚斌;陈燕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1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进一步处理的临床路径。方法对19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患者,联合采用PCR-反向杂交法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 ASCUS主要分布在31岁~50岁年龄段,HPV基因检测及分型检查共检出62例阳性者,感染率为31.31%,HPV高危亚型的感染率≤30岁组与41岁~55岁组明显高于31岁~40岁组,为2个明显的高峰期。198例ASCUS中包含各种宫颈病变,具体组织学检查结果为:炎症158例(79.80%),CINⅠ级30例(15.15%),CINⅡ级3例(1.52%),CINⅢ级4例(2.02%),原位癌2例,浸润癌1例,共3例(1.52%)。HPV阳性患者中的宫颈CIN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HPV阴性患者。结论对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应联合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以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阳性率。

    作者:程大梅;朱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MRI与CT在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对比MRI与CT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先行CT检查,后行MRI检查。观察对比不同发病时间、不同体积梗死灶、不同梗死部位的MRI及CT诊断情况。结果发病<24 h患者的MRI诊断率显著高于CT(P<0.05)。MRI对≤2 mm梗死灶的诊断率为90.91%,CT为15.15%;MRI对>2 mm梗死灶的诊断率为95.00%,CT为98.00%。 MRI对小脑及脑干梗死的诊断率为88.89%,100.00%,CT为11.11%,12.50%。结论 MRI及CT均是诊断多发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但MRI对后颅凹梗死灶、早期微小病灶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CT。

    作者:郗新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静脉全麻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80例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全麻,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出血量、进镜困难发生率、结石返回率以及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0.00%,对照组为75.00%,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不适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8.43±8.1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在进镜困难发生率、结石返回率、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静脉全麻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药物起效快,术中无痛苦,手术时间短,术后苏醒快,无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元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