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调强放疗剂量验证影响因素分析

张孝勇

关键词:调强放疗, 剂量, 验证,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对调强放疗剂量验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调强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应用传统调强放疗,80例患者应用改进后调强放疗,对比改进前后的调强放疗绝对剂量验证结果。结果改进后患者绝对剂量误差、误差范围、标准差和平均误差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改进前。结论对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可有效提高调强放疗的效果和其绝对剂量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血液净化科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4月我院血液科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120名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过程中记录观察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护理结束后通过随访收集患者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恢复情况均良好,但试验组效果更明显,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更高,无感染病例,内瘘穿刺的成功率明显提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增进患者与护士的关系,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普及意义。

    作者:陶容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对学校饮食卫生现状的思考与分析

    为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我国对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人数越来越多,这就对学校饮食卫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饮食卫生是否达到卫生安全标准,直接对在校师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同时也间接影响师生的工作与学习,甚至影响学校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学校卫生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作者:李淑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经胸腹壁静脉与外周静脉置入留置针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外周静脉穿刺与经胸腹壁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新生儿按常规采用外周静脉组(头皮静脉、四肢静脉等)置留置针,胸腹壁静脉组(胸腹壁静脉)置入留置针,比较2组的一次性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腹壁静脉穿刺成功率及保留时间显著优于外周静脉组(P<0.01),并发症少于外周静脉组(P<0.01)。结论经胸腹壁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血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保证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静脉通道的畅通,使各种药物及营养成分能及时输入。

    作者:魏彬彬;靳亚斌;陈燕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0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均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行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滑脱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个月~12个月取出内固定,骨折部位无炎症反应,心肺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呈现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

    作者:李东;窦学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声造影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动脉硬化血管相关疾病,并可因继发性的改变而进一步引发斑块内出血、动脉瘤、斑块破裂等,同时对脑实质性缺血性病变有重要的影响,且其还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相关性,因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行早期诊断与筛查在临床上有重要价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会出现新生血管,且在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针对斑块内的新生血管应用超声造影进行检测,评价超声造影检测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应用现状及国内进展。

    作者:张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的8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晁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和前列腺电切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bipolar plasma 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 B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患者8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80例,术前均进行评估测定,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PVP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低于 TURP 组,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发生率低于TURP组,术后血尿发生率小于TURP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TURP组,2组术后尿路感染、尿道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VP治疗BPH与TURP疗效相近,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史利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调强放疗剂量验证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调强放疗剂量验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调强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应用传统调强放疗,80例患者应用改进后调强放疗,对比改进前后的调强放疗绝对剂量验证结果。结果改进后患者绝对剂量误差、误差范围、标准差和平均误差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改进前。结论对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可有效提高调强放疗的效果和其绝对剂量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孝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半导体激光联合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TM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联合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同时予超声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结果治疗2个疗程,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叠加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半导体激光治疗。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谈住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美国国立过敏性及传染性疾病研究中心指出,如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每天接触8h持续6个月或每天接触24 h持续2个月,将有50%的可能感染结核[1]。耐多药结核患者带菌时间长,而且治疗时间也长,潜在传播人数会更多,危害日益凸显。为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对结核患者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是山西省惟一一所的结核病专科医院,从门诊到住院,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科学管理,着重从耐多药患者住院安置原则、消毒隔离管理、医护人员的防护等方面预防和控制传染源,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减少结核病对社会的危害。

    作者:关平华;解娅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眼科显微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眼科显微器械两种不同清洗方法的合格率和报残率,探索适宜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方法。方法比较由我院眼科手术室负责清洗6个月和消毒供应室负责清洗6个月眼科显微器械的合格率和致残率。结果眼科手术室负责清洗的6个月共4408件显微器械,报残数12件(0.27%),抽检60件隐血阳性2件,目测全部合格;消毒供应室6个月清洗3884件,报残数33件(0.85%),抽检60件隐血阳性1件,目测全部合格。隐血阳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报残率(P<0.05)差异显著。结论眼科显微器械进消毒供应室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致残率高,除减少运送过程碰撞,加强清洗人员培训外,需要采用适合的清洗方法以保护显微器械。

    作者:王云;苏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减轻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压力调整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职的儿科护士28名,接受为期4周,每周1次,共4次的规范化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前,对28名儿科护士使用我院护理部自制心理压力调查表,统计出比较突出的压力问题,根据排名前4位的压力问题确定每周的心理辅导活动主题。辅导活动前后,对28名护士采用自制心理压力调查表、SCL-90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经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后,自制心理压力调查表,SCL-90量表总分、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前。结论经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后,儿科护士抗压能力较前有明显提高,职业倦怠感下降。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帮助护士找到合理的发泄途径,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常万琪;关江;闫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士择偶不利因素的质性研究

    目的:分析护士择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方法选取福州某三级甲等医院共13位调查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获得的资料。结果护士的工作内容、护士的交际圈、医生在婚姻市场的地位、护士的性别以及护士择偶期望等构成了护士择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结论可以从社会舆论、护士收入和医院管理三个方面来解决护士择偶难的问题,以稳定护士队伍,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罗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

    医院文化已经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增强职工凝聚力、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及调节功能,但总体上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医院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及表面。应通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完善医院制度;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尊重人格、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构筑双赢平台);创造人性化服务(塑造环境文化、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知识型医院;规范服务行为,促进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徐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150例正常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因子分及总分方面均高于正常人群,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患者年龄、饮食习惯、抗生素应用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坚持治疗、合理用药、合理饮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8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部位、影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等。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70例,包括呼吸系统30例、泌尿系统25例、消化道10例、皮肤及其他5例,具有感染典型症状及体征41例。医院感染组年龄(64.06±12.42)岁、空腹血糖(8.20±1.64)mmol/L、不良心理反应37.14%、侵入性操作25.71%、依从性差42.86%、住院时间(24.11±5.80)d,明显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56.11±14.39)岁、(6.42±1.38)mmol/L、10.27%、5.47%、25.07%、(14.65±4.78) d(P<0.05);医院感染患者病死率11.43%,明显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1.47%(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因素复杂,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实施针对性措施减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汉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双侧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独特的间叶性肿瘤,发生于乳腺少见,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均不典型,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经过手术切除均能治愈,少数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因此术后需密切随访。

    作者:李姝墨;边莉;蒋爱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新生儿真菌败血症1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探讨其早期诊断、防治方法。方法对2007年3月1日—2012年3月1日期间住我院新生儿科确诊的新生儿真菌败血症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白色假丝酵母菌5例,光滑假丝酵母菌2例,其他假丝酵母菌2例,克柔假丝酵母菌1例。使用有创呼吸机3例,无创呼吸机4例,中心静脉置管8例,持续使用广谱抗菌药物8例,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10例(100%),粒细胞减少4例,可能为相关因素;死亡1例。结论新生儿真菌败血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属为主,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比例增多,早产儿是NICU中真菌感染高危儿,深部真菌感染病例中中心静脉置管率较高,与呼吸机应用相关。对于有高危因素疑诊深部真菌感染者应早期开始经验性治疗、预防。

    作者:郁春;吴明赴;符明凤;欧青林;刘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多排螺旋CT与气钡双重造影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与气钡双重造影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经胃镜活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多排螺旋CT扫描诊断及气钡双重造影诊断。观察2组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70.83%,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以及增厚胃壁表面同时合并有深浅不一的凹陷,凹陷边缘明显隆起呈堤状,均发生于胃体和胃窦部。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58.33%,主要表现为腔壁线僵直,腔壁线毛糙,双边征,充盈缺损,龛影以及胃腔狭窄或梗阻。2组诊断符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钡双重造影与CT扫描相结合,应是提高胃癌诊断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艾志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中的效果体现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阑尾炎患者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和满意度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闫麒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