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万琪;关江;闫婧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长期使用,近年来全球细菌耐药形势空前严峻,特别是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引起正常菌群失调和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多重耐药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往往导致临床治疗失败,使病死率上升、住院时间延长及医疗费用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1]。正确认识临床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及耐药趋势,对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2]。笔者经总结分析多年资料,阐述我县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流行趋势及治疗对策,加强对条件性致病菌和耐药性细菌的研究,在提出进一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旨减缓微生物耐药趋势的发展和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绘;郑晓彥;刘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的处置方式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沁尿外科收治的36例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入院后均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其中14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差,视病情进展行外科干预治疗。随访结果表明:无流产发生,早产3例。结论保守治疗可使大部分妊娠肾绞痛患者病情得到缓解,间苯三酚、曲马多的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外科干预治疗以留置双J管为主要治疗方式,应有明确的手术适应证;适当的外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超;桂俊卿;单祖长;徐跃文;杨海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护士择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方法选取福州某三级甲等医院共13位调查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获得的资料。结果护士的工作内容、护士的交际圈、医生在婚姻市场的地位、护士的性别以及护士择偶期望等构成了护士择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结论可以从社会舆论、护士收入和医院管理三个方面来解决护士择偶难的问题,以稳定护士队伍,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罗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过敏致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例奥扎格雷钠过敏致急性肾衰竭患者,予以及时治疗及合理护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肾功能基本恢复,顺利出院。结论奥扎格雷钠应用过程中加强护理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并予以合理治疗,有效护理,可以防止急性肾衰竭恶化,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付荣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出院患儿在延伸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9月期间的出院患儿采取人性化电话回访式护理服务模式。结果2014年第3季度共回访患儿640例,护士可及时了解患儿出院后的病情变化,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健康指导,以促进康复。结论电话回访能够增进护患沟通,提升患者满意度,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延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进一步处理的临床路径。方法对19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患者,联合采用PCR-反向杂交法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 ASCUS主要分布在31岁~50岁年龄段,HPV基因检测及分型检查共检出62例阳性者,感染率为31.31%,HPV高危亚型的感染率≤30岁组与41岁~55岁组明显高于31岁~40岁组,为2个明显的高峰期。198例ASCUS中包含各种宫颈病变,具体组织学检查结果为:炎症158例(79.80%),CINⅠ级30例(15.15%),CINⅡ级3例(1.52%),CINⅢ级4例(2.02%),原位癌2例,浸润癌1例,共3例(1.52%)。HPV阳性患者中的宫颈CIN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HPV阴性患者。结论对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的患者,应联合HPV基因检测及分型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以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阳性率。
作者:程大梅;朱春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压力调整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职的儿科护士28名,接受为期4周,每周1次,共4次的规范化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前,对28名儿科护士使用我院护理部自制心理压力调查表,统计出比较突出的压力问题,根据排名前4位的压力问题确定每周的心理辅导活动主题。辅导活动前后,对28名护士采用自制心理压力调查表、SCL-90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经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后,自制心理压力调查表,SCL-90量表总分、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前。结论经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后,儿科护士抗压能力较前有明显提高,职业倦怠感下降。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帮助护士找到合理的发泄途径,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常万琪;关江;闫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外周静脉穿刺与经胸腹壁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新生儿按常规采用外周静脉组(头皮静脉、四肢静脉等)置留置针,胸腹壁静脉组(胸腹壁静脉)置入留置针,比较2组的一次性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胸腹壁静脉穿刺成功率及保留时间显著优于外周静脉组(P<0.01),并发症少于外周静脉组(P<0.01)。结论经胸腹壁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血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保证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静脉通道的畅通,使各种药物及营养成分能及时输入。
作者:魏彬彬;靳亚斌;陈燕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眼科显微器械两种不同清洗方法的合格率和报残率,探索适宜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方法。方法比较由我院眼科手术室负责清洗6个月和消毒供应室负责清洗6个月眼科显微器械的合格率和致残率。结果眼科手术室负责清洗的6个月共4408件显微器械,报残数12件(0.27%),抽检60件隐血阳性2件,目测全部合格;消毒供应室6个月清洗3884件,报残数33件(0.85%),抽检60件隐血阳性1件,目测全部合格。隐血阳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报残率(P<0.05)差异显著。结论眼科显微器械进消毒供应室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致残率高,除减少运送过程碰撞,加强清洗人员培训外,需要采用适合的清洗方法以保护显微器械。
作者:王云;苏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美国国立过敏性及传染性疾病研究中心指出,如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每天接触8h持续6个月或每天接触24 h持续2个月,将有50%的可能感染结核[1]。耐多药结核患者带菌时间长,而且治疗时间也长,潜在传播人数会更多,危害日益凸显。为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对结核患者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是山西省惟一一所的结核病专科医院,从门诊到住院,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科学管理,着重从耐多药患者住院安置原则、消毒隔离管理、医护人员的防护等方面预防和控制传染源,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减少结核病对社会的危害。
作者:关平华;解娅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电子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内镜下止血过程中是否加用外套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出血量为(43.1±6.7)mL,平均住院时间为(14.5±5.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过程中加用外套管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瑞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60例,80例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80例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经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经腹组,差异明显;腹腔镜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腹组;2组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子宫肌瘤剔除率方面,经腹组优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广泛,肌瘤剔除率更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肌瘤情况,结合腹腔镜与经腹术式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
作者:桑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150例正常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因子分及总分方面均高于正常人群,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患者年龄、饮食习惯、抗生素应用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坚持治疗、合理用药、合理饮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炎症性肠病行粪便微生物菌群移植(FMT)后的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5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另外2例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针对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使用粪菌移植治疗后出现的护理问题,需要采用全新的护理理念应对,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患者压力性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0例骨科患者,实施下列护理干预措施:强化管理、风险评估、健康教育、重点预防措施、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干预,骨科所有护士充分认识了预防压力性溃疡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92.31%的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压力性溃疡预防知识,并积极配合参与自我护理;98.46%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无护理纠纷发生;发生Ⅰ度压力性溃疡0.77%。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压力性溃疡预防知识并积极配合,参与自我护理,增强护理满意度,减少压力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徐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鼻部手术引起眼科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鼻内窥镜手术中38例术后出现眼科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鼻内窥镜手术引起眼科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2%,其中眼眶内侧壁骨折15例,眼化学伤6例,眼眶内出血6例,眼外肌损伤8例,眶内蜂窝织炎3例。结论根据术后不同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蔡小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单纯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20岁~50岁,平均年龄38.2岁,均要求再治疗,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继续心理疗法的同时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试验组,n=30),另一组继续心理疗法(对照组,n=30),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后治愈率为70%,高于未服用的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后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依从性好且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值得推荐。
作者:刘赫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损伤残腔纤维性修复的弥散加权成像(DWI、ADC)和增强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脑损伤后残腔出现纤维性修复患者的DWI、ADC和增强征象。结果20例出现残腔纤维性修复患者中,表现为结节状附于残腔内壁15例,蔓状附于残腔内壁5例,大小在5 mm~20 mm之间,边缘清楚。增强见4例明显强化,16例不强化。DWI呈高信号, ADC图呈低信号。随着复查时间延长残腔内壁纤维性修复不增大而且变小,有5例消失。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和增强征象可表现脑损伤后残腔纤维性修复不同时期的病理改变。
作者:胡健;姚毅;罗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转归。方法我院2014年1月—12月诊治302例手足口病患儿,对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以小于3岁为主,男多于女;发病高峰5月份~6月份,多有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史;发热发生率70.5%,所有患儿均有皮疹,分布于手、足、臀、及肛周,部分并发心肌损害。结论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流行性高,对患儿早期诊治及采取隔离、消毒,可有效控制其传播。该病治疗以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若无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
作者:李万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APACHEⅣ评分在预测心肌梗死冠脉支架介入手术后患者预后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98例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计算APACHEⅣ评分和死亡危险系数,使用ROC曲线分析APACHEⅣ评分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2周内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0.768,当以预测病死率大于70%为死亡标准时预测实际病死率准确度高,高于以预测病死率大于30%和大于50%为死亡标准时的准确性。APACHEⅣ得分小于60分组的存活者和死亡者APACHEⅣ分值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全部研究对象的死亡组APACHEⅣ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APACHEⅣ评分对心肌梗死冠脉支架介入手术中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陈建良;谷欣;杨飞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