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比较

毛玉娟

关键词: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母婴结局
摘要:目的: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采用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256例,根据指征分为阴道试产组(72例)与剖宫产组(184例),比较2组的母婴结局。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分别5.56%,4.17%,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的14.67%,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应合理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证,以改善母婴结局。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内科4例误诊报道

    急诊内科医生每天接触的患者较多,接触的病种较多,每位患者接触时间较短,询问病史较简单,急诊有许多检查项目不能开展。同一种疾病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外在表现,同一疾病不同的阶段表现亦不同,多数疾病越是早期诊断越困难,有些疾病到晚期出现各种继发性疾病,判断原发情况也会困难。同一患者可以有多种疾病,可以先后出现不同疾病,也可以同时出现。急诊患者的诊治除了受到医生、患者限制,还受到家属限制,家属的心理活动、情绪波动对诊治决策形成影响。还受到当时是日间还是夜间、就诊患者多少、医生精神状态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发生误诊现象并不少见[1]。现将笔者经历的4例误诊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马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血清总胆汁酸和胆固醇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中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胆固醇(CHO)含量的变化。方法检测155例肝硬化患者和160例健康对照组中TBA和CHO的水平。结果肝硬化组TB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HO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A、CHO在诊断肝硬化上有临床价值。

    作者:杨媛媛;傅春花;钟昌瑞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50例胃镜分析

    目的:研究胃镜应用于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实用价值,为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与同期年龄≤60岁的5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2组的溃疡类型、发生部位、病灶区大小、形态以及并发症等。结果老年组胃溃疡检出率高(52%),其发生部位以胃底部为常见(23.1%),溃疡病灶区域直径(d)≥2.0 cm者高达20%,以上体征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具有疼痛无规律、常出现高位溃疡、病灶面积深大、并发症较多等特点,应当加强常规胃镜检查,早确诊早治疗。

    作者:黄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心理护理在改善面部烧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面部烧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改善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面部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面部烧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付丽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310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住院患者,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RDW逐渐升高,双支和3支病变组RDW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DW是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以RDW中位数将所有病例分为RDW<13.15%组和RDW>13.15%组,比较2组患者Gensin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RDW>13.15%组Gensini评分高。结论 RDW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其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方存明;黄政;胡学俊;马小林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NICU中患儿家属焦虑状况分析与对策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患儿家属的焦虑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200名NICU住院患儿家属的相关信息,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进行焦虑情绪的调查。结果家属的焦虑情绪与自身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分娩方式和次数有关。结论医院在救治NICU患儿的同时,也有必要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以有效缓解其焦虑状况,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夏建新;胡娟娟;朱晓丽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面部除螨产品的人群认知及市场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人群对面部蠕形螨感染和除螨产品的认知及面部除螨产品的市场现状,为蠕形螨病防治和面部除螨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调查576人(在校大学生392人,社会人群184人)对面部蠕形螨感染和面部除螨产品的认知。通过走访实体店和访问大型购物网站调查除螨产品的品牌、价格、生产厂家、主要成分、功效和使用方法等。结果576人中,面部蠕形螨相关的知晓率为5.38%~67.53%不等,对面部除螨产品的知晓率为6.60%~79.86%不等,其中大学生人群和社会人群对于不同问题的认知略有差异。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50种除螨产品的调查发现主流品牌是肤美灵、满婷和曲博士等;产品中常见抑螨成分有植物抑螨素、茶树油、蛇床子等;94.00%的产品适用于各种类型皮肤;价格在16~30元的产品多占34.00%;霜类产品多占40.00%;所有产品标注功效除了除螨功效外均兼有美白、控油等其他功效;有卫生或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占74.00%。结论人群对蠕形螨感染和面部除螨产品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以利于蠕形螨病防治。面部除螨产品市场潜力较大,但仍需进一步科学研发和规范管理。

    作者:王子文;田晔;方鸿;姚孝玲;段永池;姚爱霞;刘东升;段宗新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血清GGT及与转氨酶比值在肝癌与肝硬化的差别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与转氨酶的比值在肝硬化与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和肝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ALT、AST、GGT检测,并计算(ALT+AST)/GGT比值。结果肝硬化组中GGT不高,但AST高,比值高;肝癌组中GGT高,但其比值不高。结论检测血清GGT值及其与转氨酶比值在肝硬化、肝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傅春花;陈爱静;杨媛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汇科HK-2003电解质分析仪测定血清电解质偏差评估

    目的:对比汇科HK-2003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与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电解质钾、钠、氯结果,评估其偏差大小。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EP9-A2要求,临床工作中每天随机抽取10份新鲜血清标本,分别用两仪器检测其K+、Na+、Cl-含量,连续5 d,记录检验结果,对两仪器进行偏差评估。结果在对比试验中,两仪器所测结果基本一致,配对检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K-2003电解质分析仪与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仪电解质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适合基层医院广泛使用。

    作者:王长海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HepB与HBIG联合免疫预防围生期HBV传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疫苗(HepB)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在围生期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5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观察组采取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测定患者治疗前、分娩前血清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测定婴儿6个月龄、12个月龄时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观察其阳性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BcAb、HBeAg、HBV-DNA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患者血清HBcAb、HBeAg、HBV-DNA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出生24 h内,观察组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出生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HBs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出生24 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出生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pB与HBIG联合免疫在围生期HBV传播预防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符斌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地方性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探讨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其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启发与契机。面对新形势,地方性医学院校应该根据临床医学的学科特点,适当引入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元素,客观自评,合理定位,突出地方特色,以市场为主导,以学生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彰显时代特色,不断革新教学方式,构建新型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多元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作者:陈根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抗生素联合微波理疗及中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微波理疗及中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抗生素联合微波理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抗生素联合微波理疗及中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微波理疗及中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佳,不良反应少。

    作者:曾芳兰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医院是面向社会大众、维系百姓民生、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之一。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对提升医院精神文明水平、提高医院服务百姓健康的能力、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要着眼新形势,把握新特点,适应新需求,积极寻找与医院日常工作的结合点。近年来我院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涵,健全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在内容选择上紧贴卫生工作实际,形成长效完善的运行机制,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扎实有效的落实,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业务、服务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稳步推进思想政治建设,为医院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李欣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急性踝关节损伤X线检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X线诊断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临床高度怀疑为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以渥太华踝关节准则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以X线检查进行诊断,观察并比较2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查正确率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X线诊断急性踝关节损伤,可较准确地判定患者是否出现关节脱位或骨折症状,具有无创、安全、准确性高等优势,有很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余钟楠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心理干预对70例肛肠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肛肠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焦虑变化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指标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辅以常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肛肠手术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而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对患者满意度也有较好的帮助,适宜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红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

    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术后复发和转移,而乳腺癌在肿瘤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发生了转移,在乳腺癌外周血中发现肿瘤细胞,对早期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循环肿瘤细胞已经被证明是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的标志物。然而,新研究表明循环肿瘤细胞在早期乳腺癌中亦可提示预后不良。目前,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主要由富集分离法和分析鉴定法两部分组成,应选择合适的方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以提高检测效率。探索循环肿瘤细胞与乳腺癌的关系,有助于乳腺癌早期检测及合理治疗。

    作者:杨健;郝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进行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1年随访,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9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患者术后能够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等优势,特别适合在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实行,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东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4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和营养支持等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93.8%,护理满意率为96.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围术期,可以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琴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订单式”培养教材编写的研究与探索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趋向白热化。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教育在办学方式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既响应国家政策又顺应时代发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正逐步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订单式”培养作为校企合作的形式之一,充分调动了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所投入的资源,其人才培养模式更具针对性,“订单式”就业大大缓解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1],这种人才培养方式逐渐得到了广大高职院校的认可。

    作者:蒋大鹏;孙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医院风险管理探析

    1背景1.1医院情况介绍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办于1925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是昆山市历史悠久、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的医教研中心。医院拥有一院三区,总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16.9万m2,设置床位1500张。全院拥有员工2000余名,设有27个临床专科、33个病区、7个医技科室。2012年医院成立了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协调工作。由一把手院长担任主任,其他班子领导担任副主任,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大科主任担任组员。委员会下设工作办公室,地点设在质控办,日常工作由医院质控办负责。2013年医院修订并完成了医院工作制度汇编,详实记录了医院各科室工作制度80余条。

    作者:李翀;王丹 刊期: 2015年第2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