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在高血压疾病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王海萍

关键词:高血压, 慢性病管理, 问题, 对策
摘要:目的 对高血压疾病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探讨有效应对措施. 方法 选择凤城镇2个村118例高血压患者,按慢性病管理规定进行随访. 结果 118例高血压患者中98例对高血压的危害、服药方法、生活饮食等方面均缺乏认识,占比为83.1%. 结论 要真正管理好高血压患者,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就必须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才能提高治疗率和治疗达标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瘤夹闭术中行终板造瘘预防慢性脑积水的探究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同时行终板造瘘术预防术后慢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0例,Hunt-Hess分级为Ⅱ~Ⅲ级并行动脉瘤夹闭术,按术中是否施行终板造瘘分成终板造瘘组和非终板造瘘组.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后2周~6周的CT或MRI来评价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 结果 7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为41.4%,而终板造瘘组发生率为19.2%, 非终板造瘘组为54.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同时施行终板造瘘,能够有效降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

    作者:祁宇;燕昆;郝政衡;王跃彬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1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甘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75例社区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效果并对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方法 对我社区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定期体检、电话随访、集中宣教、发放资料、上门服务等方式,观察护理效果并及时总结护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结果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保健意识显著提高, 参与体育锻炼情况明显有所改善,血压下降,并发症得到控制和改善.结论社区护理是提高老年患者健康指数和幸福度的重要保证,其不仅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延长寿命,而且是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秋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花辛散的抑菌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花辛散的抑菌效果, 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对化脓性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与外用西药利凡诺、呋哺西林等作比较.结果 花辛散对三种细菌均有抑菌作用, 且随浓度增加抑菌作用增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为中度敏感, 与利凡诺、庆大霉素比较无显著差异;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作用明显,与利凡诺、庆大霉素比较有显著差异. 结论 花辛散对化脓性细菌尤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杀菌效果,临床上治疗疔毒疮疡等化脓性感染时值得推广.

    作者:周剑莉;冯浩;王可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优质护理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6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急诊优质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急诊患者救治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缩短急救反应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29例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58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2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有效率为82.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哮喘雾化患儿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孙小叶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连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连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对72例连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观察6个月,比较强化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后,72例患者在合理饮食、水分及体重控制、遵医服药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 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 结论 对连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玉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蒙医护理临床带教工作现存问题与改进思路探究

    目的 探讨和研究蒙医护理临床带教方法, 对带教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思路. 方法 随机选取30名蒙医护理实习生交流,总结分析工作质量.结果经过分析发现蒙医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的现存问题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带教老师自身因素以及护生自身因素. 结论 应加强优质护理教育,增强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护生职业道德,健全带教管理体系,建立好护生呵护关系,保证带教质量,从而提高蒙医护理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玉晓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分层次管理对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成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护理人员10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分层次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2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主动性.结果 试验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质量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医院的护理管理中采用分层次管理可以明显提升护理水平及护理服务质量, 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作者:钟智荣;钟智华;钟考平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门诊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骨科门诊就诊的220例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 结果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98.18%,护士态度满意99.09%,护理技术满意95.45%,门诊环境满意91.82%,疾病知识掌握 88.18%, 均高于对照组的 72.73%,73.64%,75.45%, 60.91%,6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骨科门诊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的护理宗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耀珍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内科急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郡驰;尹永仁;徐国宜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电切术后尿管拔除的技巧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电切术后尿管拔除的技巧. 方法 抽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电切术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患者为39例. 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后的方法进行尿管拔除,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尿管拔除. 观察2组患者拔管后的不良反应及出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出院时间为(1.04±0.18)d,对照组为(2.68± 0.9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患者电切术后尿管拔除时采取一定的技巧, 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出院时间.

    作者:王玉林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精神疾病患者陪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陪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54例精神疾病患者陪护人员,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陪护人员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 54例精神疾病患者陪护人员SAS评分、SDS评分均超过临界值. 经过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焦虑自评量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精神疾病患者陪护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 抑郁心理,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

    作者:曾申娟;黄慧;雍小敏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 住院时间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杜凤芹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可脱球囊与覆膜支架在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中的应用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是指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动脉血大量流入海绵窦内,导致海绵窦内压力增高,临床上可引发搏动性突眼、颅内震颤与杂音、球结膜水肿、甚至致死性鼻衄等一系列症状[1,2]. 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中,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占75%,在颅脑创伤中发病率约为2.5%. 目前TCCF多采用介入治疗,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患者易接受的特点,介入采用的材料主要有可脱球囊、弹簧圈、覆膜支架等,本文主要讨论可脱球囊与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正兴;江宝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微创锁定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 探讨微创锁定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7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微创组和切开复位组, 微创组34例患者, 切开复位组33例患者. 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切开复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老年痴呆患者居家护理及其照顾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居家护理, 及其照顾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以及对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口头讲解、制作书面材料发给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家属、成立照顾者自助团体等方式减轻照顾者的重担,定期电话咨询或专职护士随访.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误吸、误服、走失发生率低于教育之前,生活自理人数明显增加;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教育之前有明显提高.结论 针对性地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实施护理指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也有助于改善照顾者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彭立萍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手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手创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手创伤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估2组术后第1,3,5天的疼痛程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5天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认知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手创伤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止痛药物使用.

    作者:朱晓青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分娩后早期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分娩后早期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早期给予预见性护理,可显著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

    作者:韦孟确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宫颈炎采用聚焦超声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对聚焦超声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将明确诊断的100例宫颈炎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50例, 参考组患者接受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参考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宫颈炎康栓. 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外阴及阴道出现烧灼感,停药后临床症状消失,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治疗期间5例出现外阴及阴道烧灼感,停药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超声联合宫颈炎康栓在宫颈炎的治疗中能够促进临床效果的提高,安全性好.

    作者:康连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