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浅析

李亚芳

关键词:胃溃疡, 泮托拉唑, 枸橼酸铋钾,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 对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采用枸橼酸铋钾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以枸橼酸铋钾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及病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并发症的影响对比

    目的 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和气管插管全麻对老年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2级或3级择期进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在65岁~85岁,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对照组(气管插管全麻组)各40例.记录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异常、术后苏醒延迟、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生率、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后苏醒延迟、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成功率高、效果确切、可控性强、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9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泮托拉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呕血、黑便以及周围循环障碍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冀俊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浅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整体性自我护理,以提高患者在心理、饮食、生活等方面的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结果 本组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能正确做到良好的自我护理,更好地配合透析治疗.结论 加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使之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从而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韩淑艳;张琳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脑卒中患者偏瘫康复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60分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重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对并发症的发生有防范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丽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三对症、三支持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用于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显著的疗效,能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且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锁良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丹参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分析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生活能力评分(ADL)、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22%,显著高于西药组72.41% (P<0.05);2组治疗后NHISS评分、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降低(P<0.05),西药组血清Hcy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后NHISS评分、血清Hcy水平、hs-CRP水平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能力,减轻炎性反应,降低再梗死风险,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秦润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及其辨证治疗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辨证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症候特征将其分为脾胃不和组(38例)、脾胃虚弱组(38例)和脾胃湿热组(38例),由中医消化专家和高年资主任医师对患者进行辨证后开具中医药方.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病理积分和胃镜积分.结果 治疗前后各组患者主要症状均得以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变化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更为明显.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各有不同,应根据具体特征对患者进行辨证治疗,这样可使用药更加准确、客观且及时.

    作者:闫立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临床效果、肺功能变化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对照组8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第1秒大肺活量(FEV1)%、第一秒大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较之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气流受限和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刘玉秀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和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目的 中性粒细胞增多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该现象对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尚未确定.需要检测STEMI患者血液中细胞炎症反应与住院病死率及不良临床事件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368例STEMI患者,评估总白细胞数、细胞亚群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细胞炎症反应与心肌梗死后病死率及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高龄(P=0.002),低射血分数(P=0.0008)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P=-0.03)均为死亡的预测因子.白细胞(P=0.02)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P=0.02)以及高NLR(P=0.01)为心力衰竭的预测因子.多变量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2.9,1.1~8.2,P=0.03),而中性粒细胞计数[OR=1.14,CI (1.01~1.2),P=0.02],糖尿病[OR=2.54,CI (1.21~5.2),P=-0.003]是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血常规可以帮助评估STEMI患者死亡及心力衰竭风险,中性粒细胞计数是预测两者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袁晖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产后出血9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在娩出后24h内,产妇失血量在500 mL以上的情况,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1],产妇病死率较高,在我国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产后出血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胎盘因素等造成的,分娩后2h是高发阶段,应密切监护.

    作者:赵兴华;赵文华;陶左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组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均给予相应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提供系统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患者自觉实施相应功能锻炼,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均顺利完成外科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6.67%(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仍是目前临床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首选方法,同时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眭怀清;梁拥军;郭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9例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的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实施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的治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新陈代谢能力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素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胸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胸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各监测时点的鼓膜温度,麻醉复苏情况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麻醉前核心体温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监测时点对照组均显著低于干预组(P<0.01);对照组术毕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的时间显著长于干预组(P<0.01),寒战、高血压、心律失常、低氧血症、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胸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围术期低体温,提高麻醉复苏质量,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红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规范化全程护理干预对母婴结局及产时认知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化全程护理干预对母婴结局及产时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全程护理干预,对2组的母婴结局、产时认知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产时认知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产妇进行规范化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对其母婴结局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可以改善孕妇产时的认知行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娥;韩润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按随机单盲法分成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2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DNA数量正常、AFP值正常以及B超正常等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其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郝晓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胶质肉瘤1例报告并诊断探讨

    胶质肉瘤(gliosarcoma,GSa)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度恶性肿瘤,是胶质母细胞瘤的亚型,相当于WHO分级Ⅳ级,约占胶质瘤的1.7%~2.3%、胶质母细胞瘤的8%.其表现为在分化差的胶质瘤基础上,同时合并间叶组织肉瘤,即胶质母细胞瘤间混有肉瘤成分.

    作者:高银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中药熏洗治疗48例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中药熏洗治疗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同症的患者48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阴道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熏洗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70.83%,临床总有效率为97.9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对照组分别为37.5%,87.5%,16.66%.2组数据对比,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而言,采取中药熏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许爱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平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值为(8.16±3.13)分;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44%,平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值为(14.92±5.19)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理想,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极为有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云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密达莫治疗脑血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脑血栓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肠溶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记录2组脑血栓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与对照组12.5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栓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时加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明利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5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48例,对照组患儿47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试验组患儿采取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患儿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佳,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武韬;何宗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