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爱平
目的 探讨自制拔罐器拔罐结合三棱针点刺治疗蜜蜂蜇伤的疗效.方法 将清洁的一次性注射器制作成拔罐器,同时配合三棱针点剌对37例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既往火罐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首次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可防止病情发展.结论 自制的拔罐器拔罐配合三棱针点刺治疗蜜蜂蜇伤操作简单,疗效肯定,花费低廉.
作者:原宇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应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9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泮托拉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呕血、黑便以及周围循环障碍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冀俊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在肝胆外科疾病中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重症肝胆创伤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损伤控制手术.对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重症肝胆损伤,能够有效控制脏器损伤程度和出血情况,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三对症、三支持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用于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显著的疗效,能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且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锁良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平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值为(8.16±3.13)分;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44%,平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值为(14.92±5.19)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理想,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极为有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云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大批量标本梅毒筛查的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以TP-ELISA、TRUST法同时检测门诊及住院患者梅毒标本3 070例,单种方法阳性或两种方法同时阳性的都用TPPA法进行确认.结果 共检出TP-ELISA阳性71例,阳性率为2.31%(71/3 070);TPPA检测出阳性68例,阳性率2.21%(68/3 070);TRUST检测出48例,阳性率为1.56%(48/3 070).68例TPPA阳性者TP-ELISA也呈阳性,二者符合率为95.8%(68/71);TRUST阳性且TPPA阳性者共35例,二者符合率为51.5%(35/68).结论 为了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和正确率,TP-ELISA是门诊及住院人群筛查梅毒的首选方法,但梅毒患者可同时采用TRUST方法监测治疗效果.
作者:张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的治疗和围术期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2组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整个围术期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2%,栓塞手术成功率为97.7%,护理满意度为9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在整个围术期给予科学、针对性的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召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12月间收治的门急诊输液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门急诊输液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秋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76例,将其以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细节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操作总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实施手术室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梅英;肖菊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臭氧前列腺被膜下注射治疗前列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臭氧及利多卡因通过会阴部注入前列腺被膜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前列腺疼痛进行评分,观察临床治疗前列腺疼痛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3,6,12个月随访治愈率分别为81.25%,75%,70.83%,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8.96%,96.88%,治疗1年后治疗前列腺疼痛的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5.83%.结论 臭氧前列腺被膜下注射能够有效治疗男性前列腺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守平;魏健;李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对布鲁菌病误诊病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其误诊原因,从而为提高布鲁菌病的诊断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2014年所收治的23例布鲁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布鲁菌病患者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关节炎、风湿热、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疾病;经过治疗4 d~7 d开始退热,且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结束2个疗程的治疗后,有1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已完全消失,4例好转.结论 由于临床医生对布鲁菌病的认识不足、过于依赖辅助检查等原因,因而极易发生误诊;所以,需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提升专业水平,避免误诊的发生.
作者:娄云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实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围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对照组则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便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实施时,较之传统护理模式,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缩短康复所需时间,降低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建立医患和谐的医疗新局面.
作者:逯树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对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采用枸橼酸铋钾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以枸橼酸铋钾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时间及病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胃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李亚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整体性自我护理,以提高患者在心理、饮食、生活等方面的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结果 本组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能正确做到良好的自我护理,更好地配合透析治疗.结论 加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使之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从而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韩淑艳;张琳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定为乙类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痰里查出结核分枝杆菌才有传染性,且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痰内菌量的多少[1].我科2015年2月收治了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者发热盗汗、乏力、咳嗽咳痰、体重减轻、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将其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黄巧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产妇72例,依照随机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常规组产妇实行常规化护理,对研究组产妇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好,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后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方式.
作者:乔军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产科无保护会阴分娩操作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无保护会阴分娩组与传统会阴保护分娩组,对比2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 无保护会阴分娩组产妇的会阴伤口情况良好,会阴侧切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会阴保护分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保护会阴分娩接生法可以对产妇会阴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不仅能够降低会阴侧切率,还能够降低产后尿潴留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燕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组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均给予相应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提供系统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患者自觉实施相应功能锻炼,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均顺利完成外科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6.67%(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仍是目前临床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首选方法,同时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眭怀清;梁拥军;郭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胸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各监测时点的鼓膜温度,麻醉复苏情况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麻醉前核心体温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监测时点对照组均显著低于干预组(P<0.01);对照组术毕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的时间显著长于干预组(P<0.01),寒战、高血压、心律失常、低氧血症、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胸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围术期低体温,提高麻醉复苏质量,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红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60分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重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对并发症的发生有防范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丽芬 刊期: 2015年第36期